大師傅聰揭幕 鋼琴熱力南北延燒!

格指揮大師閻惠昌是黃土地的傳奇與典範,他的藝術成就橫跨指揮與作曲,藝術魅力橫掃東西方樂壇。《華盛頓郵報》曾經讚譽「閻惠昌流暢與細膩的指揮之下,樂團發揮力量,為音樂賦與電影感」,《溫哥華太陽報》則是禮讚「最適切地形容樂團指揮閻惠昌的,莫過於他演繹音樂的精到與魅力」。睽違台灣將近十年,現任香港中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的閻惠昌,將在二○○八年十月二十一日與NCO(臺灣國家國樂團)攜手演出。

NCO風格大師系列─非常閻惠昌
10/21 19:30 台北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文字 黃醒醒 藝術文字工作者
圖片提供 臺灣國家國樂團

究竟閻惠昌有哪些「非常」的成就呢?香港中樂團整理的「簡」介裡洋洋灑灑地佔滿一張A4紙張,然而其中並無他的生日、籍貫…等敘述,多的是他歷年來在指揮、作曲上的成就和殊榮,最近的一次是二○○八年他指揮山西戲劇職業學院華夏之根藝術團錄製的唱片《華夏之根》榮獲「第六屆中國金唱片獎綜合類」中的評委會特別獎指揮類。

他錄製的唱片《如來世家》、《二胡現代作品集》曾獲得台灣唱片金鼎獎。他指揮的中國中央交響樂團與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合作錄製的電影配樂《大紅燈籠高高掛》、《黃河謠》、《五個女子和一根繩子》也曾榮獲中國及國際電影節大獎。

來自歷史悠久黃土地,E化腳步不落後

黃土地是閻惠昌的故鄉,是哺育和滋養他音樂的搖籃。攤開中國地圖,在陜西省西安市東北的方向和山西省接壤處找到一個名為「合陽」的地名,那是閻惠昌的出生地,一個距離黃河岸約莫六十公里的地方,合陽再往東北是太史公司馬遷的祠和墓。陜西省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從西元前十一世紀起就有十一個王朝曾在境內建都,合陽原來寫做「郃陽」,是個古老的周邑,《詩經.大雅大明》記載的「在郃之陽,在渭之涘」說的正是閻惠昌的故鄉。然而,曾經在周朝時期就作為諸侯封地的合陽,和二十世紀科技的接軌明顯地慢了幾拍,一直到一九九九年才通電。那一年的三月十三日閻惠昌和NCO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古韻今傳音樂會」。

故鄉的科技進度拍子慢,閻惠昌的音樂路子並沒有。在我所認識的中壯代音樂家當中,閻惠昌的E化是極早的,一九九二年他移居新加坡受聘為「拿索斯唱片公司音樂總監」,那時候他就玩起電腦,先後製作完成《雲》、《月》、《黃河音樂之旅》、《將軍令》…等個人電腦音樂專輯。一九九九年三月訪問他時,只見他手機、手提電腦刻不離身,這和刻板印象中搞中國音樂都是「LKK」的模樣,是大相逕庭的。猶記得,當年手機是NOKIA「股票機」獨霸天下,閻惠昌當時就慷慨陳言:未來手機會做的像名片那樣大小、厚薄也是……。

雖然,E化的腳步他是激進地走在前端,學習音樂他卻是從一項古老的樂器——「三弦」下手。樂界說「千日琵琶百日箏,一世三弦彈不成」,可見其難度,而他不但學三弦,後來還完成三弦協奏曲《儺》,他也學二胡,後來又有二胡協奏曲《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