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傳承的曙光 因為他們綻放

對照前輩對世代交替的憂心,有一批年輕人義無反顧地栽進傳統戲曲這一行。他們平均年齡三十出頭,或是正規科班,或是家族戲班,或是半路出家,對傳統充滿熱情,對創新也很有想法,既不墨守成規,也不譁眾取寵,穩紮穩打,一步一腳印,走出屬於這一代戲曲演員的傳承之路。有別於前輩藝人的養成環境與時代氛圍,這些年輕演員,要面對的挑戰更大。在不對的時空,選擇做對的事,需要更多的勇氣。一路走來,步履雖然艱辛,但戲曲的未來因為有了他們,而讓人看見曙光。
去年六月,京劇名角魏海敏、吳興國、李寶春,罕見地同時出現在鎂光燈前。他們不是要同台唱戲,而是為了國內戲曲教育不彰,人才大量流失,走上街頭,拉起白布條,替戲曲傳承請命,懇請教育部重視戲曲教學的問題。這場搶救戲曲教育大作戰,突顯的不僅是國內唯一的京劇人才搖籃——台灣戲曲學院的辦學不力,更曝露出傳統戲曲界,從京劇、歌仔戲、豫劇到布袋戲等主流劇種,所面臨的普遍困境——當現今活躍於舞台上的名角日漸凋零,以演員為核心的傳統戲曲,是否就此後繼無人?這門老祖宗留下來的梨園技藝,會不會斷在我們這一代手上?

人才培育不力 後繼何在憂心忡忡
過去,通常「無錢才送子去學戲」,入門拜師就得老實學戲、唱戲,再苦也要咬牙撐下去,因為除了這一行,別無選擇。如今,時空環境變了,少有年輕人能吃得了練功的苦。要成就一個舞台上的角兒,通常要十年到廿年的基本功才能養成,學戲過程中折損的不說,能堅持到最後,甚至選擇以戲曲舞台為終生行業,憑藉的不僅是祖師爺賞飯吃,還要多一份超乎常人的毅力和使命感。即使是台灣近年的傳統戲曲以新編戲為主流、強調劇本,導演到舞台元素整合的總體劇場思維,藉以揚長補短。然而,作為創新根柢的傳統不能斷、老功夫不能喪。
究竟,戲曲人才斷層的現象究竟有多嚴重?吳興國說,當代傳奇劇場甄選年輕演員,來了三、四十人,結果一個都不合格,唱也不會,唸也不會,腳步也不會走,看對岸不斷培養出新生代優秀京劇演員,台灣唯一的戲曲學校卻十二年卻培養不出一個人才,他心都急了。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私下透露,劇團招考新演員,上得了檯面的屈指可數。戲曲學者林鶴宜也為文提出憂慮:在我們忘情地為這些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歌仔戲演員拍手叫好時,在我們讚嘆經過了數十年,為什麼演員們的造型依舊美麗,唱腔依舊甜美,身段依舊精準到位時,也正在面臨一個疑慮:會不會,「只剩我們這些人」?


(全文詳見《PAR表演藝術》雜誌第228期)

訂閱方式
1.信用卡訂閱:請填妥訂閱單,直接郵寄或傳真02-33939879
2.郵政劃撥:帳號19854013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3.網路訂閱:兩廳院售票系統、博客來網路書店
4.零售通路:全國各大書店、兩廳院禮品店(音樂廳地面層)
5.電子雜誌:UDN數位閱讀網、遠通KOOBE、摩客資訊

讀者服務 專線(02)3393-9874 傳真 (02)3393-9879
請於周一至周五9:30-18:30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