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浦.香堤:我的戲,是一個內在狀態與情感的旅程
提到法國偶劇,就不能不令人想到「香堤偶劇場」,多年前訪台演出,就以超越想像的舞台呈現令人驚艷,而這些創意的源頭,多半來自劇團創辦人菲利浦.香堤(Philippe Genty),這個學繪畫出身、從來沒有上過偶戲學校的偶戲大師。多年來以夢幻般的舞台場景征服不同國度與文化的觀眾。趁著香堤偶劇場再度訪台演出前夕,本刊特邀沙丁龐客劇團團長馬照琪,獨家專訪香堤大師,請他告訴我們他如何與「偶」相遇、如何創造與思考。
香堤視覺偶劇場《直到世界的盡頭》
4/9~11 19:45
4/12 14:30
台北國家戲劇院
INFO 02-25772568
採訪整理 馬照琪 沙丁龐客劇團團長
圖片提供 新象文教基金會
Q:您最早是如何進入偶的世界的?生命中的哪些事件開啟了您對偶戲興趣與鑽研?聽說您從六歲的時候就做了生平的第一隻偶?
A:我小時候是一個極度安靜又內向的小孩、甚至有點自閉傾向。偶就變成我自我保護的出口、也是我藉此與外界溝通的管道。但其實,真正讓我決定走上偶戲這條路的,是我二十出頭的那一次環遊世界的旅行。我大學念的是繪畫,與偶戲一點關係都沒有,完全是個門外漢。但在我廿二歲那一年的時候,我計畫去全世界旅行。為了籌措旅費,我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了一個計畫,自編自導了一個小偶戲,一路上邊旅行邊演出,並且拍攝一部關於世界各地不同偶戲的影片。接下來在四年的時間裡,我開著一部小車,旅行了四十七個國家,穿越八個沙漠,橫跨四大洲。這一次的旅行對我的影響非常深遠,一路上遇到了許多精采的人事物,包括偶戲家、舞者、導演、演員……他們每一個人都給我帶來極大的感動與學習。在這次旅行之前,我不過是一個憤世嫉俗的毛頭小子,但這次的旅行讓我眼界大開,更重要的是讓我對於人道(humanity)有了更深刻的體悟。尤其在亞洲,人們的善良、慷慨與好客讓我深受感動。這次旅行的所見所聞成為我日後所有創作的土壤。我所有的創作都在呈現旅行中所體會到的內在風景。
Q:在這次的旅行中,您是否對於亞洲的偶戲有更深的認識?對您日後的創作是否造成影響?
A:有。當我在日本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了日本傳統偶戲「人形淨流璃」(Bunraku)。對我造成極大的震撼,沒想到十七世紀傳下來的偶戲竟是充滿了現代性與後設,連劇本都很有趣。我在日本待了六個月,在看了淨?璃的演出後,回去自己試圖刻了一個偶的頭,拿去給劇團看。那些日本專業的操偶師傅看了之後大為訝異,不了解一個從未受過訓練的外國人如何能這麼細緻地刻出日本傳統淨?璃的偶頭。最後他們還幫我完成了假髮與身體、我也與他們變成了好朋友。二十五年後,當我們又回到日本去表演時,一位淨?璃大師也來看,看完後他說,我們的戲吸取了淨?璃的精神,但又加入了操偶者與偶之間的關係,讓我們十分感動。當然,除了日本之外、印度、印尼等等其他國家的偶戲傳統都帶給我很大的影響。
Q:您的製偶與操偶技巧是從何學來的呢?
香堤視覺偶劇場《直到世界的盡頭》
4/9~11 19:45
4/12 14:30
台北國家戲劇院
INFO 02-25772568
採訪整理 馬照琪 沙丁龐客劇團團長
圖片提供 新象文教基金會
Q:您最早是如何進入偶的世界的?生命中的哪些事件開啟了您對偶戲興趣與鑽研?聽說您從六歲的時候就做了生平的第一隻偶?
A:我小時候是一個極度安靜又內向的小孩、甚至有點自閉傾向。偶就變成我自我保護的出口、也是我藉此與外界溝通的管道。但其實,真正讓我決定走上偶戲這條路的,是我二十出頭的那一次環遊世界的旅行。我大學念的是繪畫,與偶戲一點關係都沒有,完全是個門外漢。但在我廿二歲那一年的時候,我計畫去全世界旅行。為了籌措旅費,我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了一個計畫,自編自導了一個小偶戲,一路上邊旅行邊演出,並且拍攝一部關於世界各地不同偶戲的影片。接下來在四年的時間裡,我開著一部小車,旅行了四十七個國家,穿越八個沙漠,橫跨四大洲。這一次的旅行對我的影響非常深遠,一路上遇到了許多精采的人事物,包括偶戲家、舞者、導演、演員……他們每一個人都給我帶來極大的感動與學習。在這次旅行之前,我不過是一個憤世嫉俗的毛頭小子,但這次的旅行讓我眼界大開,更重要的是讓我對於人道(humanity)有了更深刻的體悟。尤其在亞洲,人們的善良、慷慨與好客讓我深受感動。這次旅行的所見所聞成為我日後所有創作的土壤。我所有的創作都在呈現旅行中所體會到的內在風景。
Q:在這次的旅行中,您是否對於亞洲的偶戲有更深的認識?對您日後的創作是否造成影響?
A:有。當我在日本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了日本傳統偶戲「人形淨流璃」(Bunraku)。對我造成極大的震撼,沒想到十七世紀傳下來的偶戲竟是充滿了現代性與後設,連劇本都很有趣。我在日本待了六個月,在看了淨?璃的演出後,回去自己試圖刻了一個偶的頭,拿去給劇團看。那些日本專業的操偶師傅看了之後大為訝異,不了解一個從未受過訓練的外國人如何能這麼細緻地刻出日本傳統淨?璃的偶頭。最後他們還幫我完成了假髮與身體、我也與他們變成了好朋友。二十五年後,當我們又回到日本去表演時,一位淨?璃大師也來看,看完後他說,我們的戲吸取了淨?璃的精神,但又加入了操偶者與偶之間的關係,讓我們十分感動。當然,除了日本之外、印度、印尼等等其他國家的偶戲傳統都帶給我很大的影響。
Q:您的製偶與操偶技巧是從何學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