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河與細流

在2009年底回顧這一整年的散文出版,儘管景氣尚未復甦,電子閱讀器e-Book 、Kindle或Nook威脅著紙本書的前景,但與小說、新詩相較,散文集奇蹟似的質量俱優,大概稱得上2009年度表現最佳的文類。這再度印證了散文的內在性與個人化有利於在大環境下存活。銷量不多,文學出版社壓力想必是不小的,但是許多年輕新秀──陳允元、林金萱、張經宏、楊富閔、黃婉瑜、林力敏,兩眼晶亮,競相奔來,老幹新枝,共同提示了散文一個可以預期的精采來年。

一、大敘述與私散文

2009年的散文,首先最具代表性的是大敘述與私散文的分庭抗禮。在這兩岸分隔六十周年的各自表述中,王鼎鈞《文學江湖》、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與齊邦媛《巨流河》,不約而同以重量級的篇幅,書寫了大時代的戰亂遷徙,外省族群來台的集體記憶。三人都從自身推展出去,王鼎鈞著重描寫隻身渡海來台後,經歷的政治險惡與文壇風雲,龍應台重新定義戰爭,正視老兵的傷痕,齊邦媛書寫父女兩代人生,從東北到台灣的流離路途。字字血淚遠不足以道出其中艱辛,在長久的反芻與醞釀下,沉澱出智慧與人性的光。這種寫作,簡直是生死以之的壯烈,集畢生心血於一役的決絕,堪稱2009年超級震撼彈,在引發話題的同時,也點亮了新世紀第一個十年將盡時的夜空。
和歷史大敘述反向的,是叨叨從自身寫起的回憶錄與記事本,切入點雖小,卻頗見哲思與情味,最典型的是周志文《同學少年》、閻連科《我與父輩》、隱地《回頭》、《遺忘與備忘》、李明璁《物裡學》,還應該加上一本陳芳明《晚天未晚》。
《同學少年》見證了一個外省第二代小孩的後山童年,用白描的文字寫童稚心靈的啟蒙與幻滅,周志文此一系列往下銜接將於2010年初出版的《記憶之塔》,堪稱中文學界「三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燭顯了知識與人性的幽光,也反省了教育扭曲心靈的事實,極為耐人尋味。大陸小說家閻連科《我與父輩》是一組回憶的輓歌,在父親、伯父、叔父相繼去世後,把這老一輩在河南農村艱困時代頂住的半邊天,如實呈現。就題材來說,僅僅聚焦在家族長輩三、四人身上,施力點是很小的,簡直是前兩年夏曼.藍波安《航海家的臉》的翻版。然而無論是蘭嶼海風或耙耬山歌,題材的特殊與情感的真摯,造就了這種私散文的不可取代性,小處著眼,明擺著和大河散文與長篇傳記分庭抗禮的態勢。
要說小處著眼,李明璁新人新作《物裡學》可最是精微,像縮小版的楚門世界。玻璃杯、迴紋針、湯匙、叉子和碗公,是一種專心致志,鑽牛角尖式的冥思,同時也是摒絕雜念,回歸事物本質的單純,人之役物,也役於物,這是後現代的異化(同時物化)的過程吧!《物裡學》以微物見大千,是一支出入哲學、社會與文化思考的輕騎兵,脫俗亮眼。
資深出版人隱地年頭年尾各一本《回頭》、《遺忘與備忘》,則近似「微型文學史」。在他的文學老抽屜裡,有文壇失蹤已久的人口舒凡、江玲,也有早被遺忘的水芙蓉、星光、大業、大雁出版社傳奇。這種依年度序列的「作家與書的故事」,雖然較以自身出版社為軸心,未能涵蓋文壇所有邊邊角角,畢竟是一個逝去年代的見證,被季季戲稱「憤怒老年」的隱地,堪稱當今文壇掌故的最佳執筆人。自己也是作家,品味不俗的他津津樂道王鼎鈞《開放的人生》當年預約就有四千餘本,而今往事早成煙雲,正如《紙上風雲高信疆》、《人間風景陳映真》帶我們回到那七○、八○年代氛圍,格外有著暮晚的感傷。
說到散文的內向性,陳芳明《晚天未晚》詩意飽滿,是2002與2007年心境的雙拼,是非常私散文風格的作品。「晚天之旅」從篇題到內文都像音韻精美的四字聯句,喃喃獨白,並與虛擬的讀者對話;「未晚之歌」蒼涼憶往,人事的浮光片羽,像去年《昨夜雪深幾許》的側錄帶。這樣的風格,延伸至《2007/夢境書》的流水帳本,生活瑣記,到融短論與書評於一爐的《楓香夜讀》,文字基底詩化到了極致,也美化到了極致。像「陽光要如何煨紅慾望,花落要如何攜走夢想,已不是我能夠輕易干涉的了」。「夏天的樹,以一傘印象派的蔭涼覆蓋我,以一首無韻詩的象徵迷惑我」這樣的句法,基本上近於詩而遠於散文,情感感染力特強。

二、知性與抒情

知性與抒情各有擅場,也是2009年散文另一項表徵。楊照《理性的人》與蔣勳《美的曙光》走知性說理路線,抒情美文今年除陳芳明外,以楊牧《奇萊後書》、林文義《迷走尋路》最稱經典。
在2009年看林文義沉澱自我,回歸文學的《迷走尋路》,特別有「此身雖在堪驚」的滄桑感,民進黨與施明德已經夠沉重了,再加一個異域孤星般的郭松棻。從新聞媒體的喧囂中撤退下來,林文義在平凡家居中開始有了一點年輪日深的沉鬱蒼茫。《迷走尋路》嘗試詩文交錯的模式,速寫功力不凡,寫人寫景都細膩靈動,胡品清、李梅樹、張清志、黃國峻或葉石濤,無不神韻獨具,《迷走尋路》無論質量,都稱得上2009年抒情散文佳作。
論篇幅之巨大,蓄積多年,承《奇萊前書》而下,作為楊牧近二十年來類自傳散文代表的《奇萊後書》,可就無人能出其右。洋洋四百頁巨幅,耐心的慢鏡頭,加無止盡的心靈獨白,重點不是外在事件的具體性與時序連接,而是心靈的思辯過程。楊牧文筆恣肆,揮灑自如,像「恆動的日光照我以一襲長久預備、伺候的新衣,於是我聽到那週而復始的歌的旋律正漫過東邊遠方翻伏而去……」這種句式,充分展現詩文交融的本質。《奇萊後書》結構像一幅山水卷軸,亭台飛簷,水榭樓閣,徐徐開展而出。開篇〈設定一個起點〉與終章〈中途〉兩山對峙,〈抽象疏離〉則是全書意念的核心,鎖定「我如何寫詩?」這一主題深入剖析,堪稱2009年抒情散文之最。
知性散文,在2009年相當特殊,雖然評議時事,引經據典,發揮理論,但少了知識的優越感與距離感,是一種硬中帶軟的哲學。楊照《理性的人》與蔣勳《美的曙光》,甚至何寄澎雜糅抒情與議論的《等待》,張曉風插科打諢,綿裡針刺的《送你一個字》都屬之。
正如蔣勳《美的曙光》〈美是心靈的覺悟〉所言,「美是平衡,是感性跟理性的平衡,也是快感與美感的平衡」。楊照《理性的人》(上)(下)兩大冊,時間橫跨六年,集聯合報「故事與新聞」三百多篇專欄文字而成,誠意與份量感十足。面對紛亂的社會,急躁的群眾與變化中的價值觀,楊照採取用故事說解時事的方法,那些有趣的小典故、笑話或軼事,適切搭配急驚風一般隨風而逝的爆炸性話題。吸引讀者目光的同時,往往能按下節奏,深入思考事情的本質,真正能做到感性與理性平衡,意味深長,值得再三閱讀。
與楊照相較,蔣勳《美的曙光》就是結合史學、考古、藝術的三合一極品咖啡,內在已經調好了比例,奶香濃郁,立即可飲的芳醇。從舊石器時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到埃及金字塔與中國青銅時代,從文明綻現曙光的同異,歸結到「美學」即是「感覺學」,人應該追求一種感官與心靈的平衡。和楊照一樣說理意味很濃,卻讀來容易,至為可親。
難得出散文集的何寄澎,《等待》一書表現亦不俗。前半部靜夜讀詩、晨起喝粥、夜雨中趕搭公車、椰林大道逍遙自適,有一種抒情的細緻感,鏡頭慢,光影層疊,頗見市井凡俗之趣。輯五「書憤」以下,見時事昏濁,發為書生義憤,文字遂濃重起來,說理說得有點拍桌子了。張曉風《送你一個字》也是性情之作,像活潑無敵百變風格的老奶奶,時而戲謔,時而怒斥,時而溫婉,特擅古事今說(像極近年之黃永武),抒情好文筆的底子,事事都有點兒意見,也是一絕。

三、女性‧新秀銳減

2009年散文奇怪的是女性作品少了,曹又方戲劇性出版《瀟灑過情關》於猝逝之後,可惜未能引發情感議題的波瀾,較受矚目的是林文月《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千載難逢竟逢》、周芬伶《青春一條街》、張小虹《身體褶學》。林文月老派沉穩,無懈可擊,《千載難逢竟逢》記譯介《源氏物語》及周邊,稍嫌學術,《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書名和內容大異其趣,卻是難得的逸品。書中收錄老照片搭配懷人近作,最具份量的是寫臺靜農的〈身經喪亂〉,抒感懷舊兼作學問,光影澹澹,像午後木造房子窗櫺上的餘暉,古早味極了,和中年都會熟女周芬伶《青春一條街》、張小虹《身體褶學》的紅塵雜沓,飲食喧囂,完完全全兩個世界。
《青春一條街》和《身體褶學》有著近似的主題與背景,作者的筆意和南北地域卻大異其趣。周芬伶在吃穿購物中,流暢寫意,也在地生猛,透著一股茫茫人海中穿藍白拖的庶民味。洗去前幾年《母系銀河》時期女性與悲情的印記,周芬伶文字愈見流暢自然,即使是〈沉靜的歌〉自述身世,〈胡茄十八拍〉談母子親情,也是洗淨了鉛華的真心,無半點作態。張小虹《身體褶學》同樣有著鑊氣人煙,卻是設計感很強,標誌明顯的低調奢華。在溫州街巷弄裡,一個女學者邊寫論文邊修眉剪指甲,自烹自食兼打後現代的太極拳和禪功。文字褶縫裡華麗深藏,和張愛玲一樣,女性主義化顯為隱,兼有塵世與幽默,相當成功。
2009年主題散文偃旗息鼓,同時新秀銳減。焦桐《暴食江湖》鼎鑊飄香,為飲食文學再下一城,廖鴻基《南方以南》續談屏東海生館,劉克襄《11元的鐵道旅行》是背包旅遊的悠閒小品,洪素麗《哈瑪星》仍然維持詩畫短文結合的形製。新人中只有黃信恩《游牧醫師》品質甚佳。《游牧醫師》結合專欄短文和得獎作品為一帙,水準整齊可觀,從醫學著眼,結合人文思考,雖然在長短文字之間摸索,卻已是相當熟成且耐讀的一家了。

四、蛻變與轉機

或許有人要問,駱以軍《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夢遊街》出了什麼問題?正如李欣倫《重來》一樣,在面臨轉型時,該捨棄還是固守?《重來》走出嬌嬌女的書房,到印度與尼泊爾兒童之家當志工,尋求身心的安頓。類似的閱讀感受,就像謝旺霖單車輕騎闖高原的《轉山》。而駱以軍文字和主題都像七彩霓虹燈,拼湊出一幅幅斷裂殘軀的都市邊緣景象,與之前「我們」系列重疊得厲害,敏銳度還是有的,卻予人「不知為何而寫」的感覺。
2009年,或許陳浩節奏快,充滿在地生活感的《女兒父親》,稱得上一種文體與主題的突襲。影劇、電視、大眾傳播文化,多元混搭。青春期女兒和中年老爹的三人脫口秀,無厘頭兼實境收音,一種類似蔡康永和小S的外省台味,也像星光三班徐佳瑩唱電音歌仔戲「身騎白馬」,充滿新舊元素衝突對立的驚奇感。
在2009年的寒冬歲暮,想起這一年中還能讀到這許多好散文,寧非奇蹟?破敗景氣中,猶見豐饒的文學能量。散文這種文類,果真是不死鳥,巨河與細流,共同匯成了文學的大江大海,正如枯枝上的新綠嫩芽,昭示的永遠是下個未知的繁花滿天。


◎作者簡介
張瑞芬
1962年生,台南麻豆人,東吳大學中文博士,現為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近年寫作書評,參加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台灣現當代作家評論資料」整理,為《台灣文學年鑑》撰寫年度散文概況,並致力於台灣當代散文整理與名家訪談,作品收入九歌《評論30家:台灣文學三十年菁英選》。著有《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台灣當代文學論集》、《鳶尾盛開──文學評論與作家印象》。目前正在全力寫《台灣男性散文50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