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絲路的好奇從未停止

十九世紀末,德國地理學家里希托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首次把古代連結中國和西方的通路稱為「絲路」。此後有關「絲路」的研究,就成了世界顯學之一,「絲路」也成了一個文化記號。
例如,浪漫主義詩人柯立芝讀了馬可孛羅的《東方記行》,就在夢中神遊忽必烈汗的「上都」,夢醒後留下〈忽必烈汗〉這首名作。卡爾維諾也由此而寫出他的傑作《看不見的城市》。十五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許多人也都是抱著「絲路」情懷而走向探險的旅程。縱使到了今天,人們對「絲路」也未忘情,企圖透過跨國合作,再現新的「絲路」文明。最有突破性的,乃是2008年1月,歐亞十九國在日內瓦集會,通過了230項合作計畫,動支430億美元,來打造「新絲路計畫」;而更值得注意的,乃是中日韓三方現已開始研究,要透過海底隧道相連,終極目的是要藉此建造出由日本直達歐洲的陸上通道,這是「新新絲路」。在有些著作裡,甚至將「絲路」改稱更有概括性的「歐亞陸橋」,俾建造出一個新的「陸權時代」。從全球大文明的角度來看,這些計畫的漸次展開,歐亞大陸的一體化,必將使世界發生可觀的改變。
正因對絲路古文明充滿了好奇與憧憬,長期以來「絲路閱讀」一直是我的偏好。中亞及印度到中國的這一段通稱為「絲路東段」,除了正史記載外,還有法顯、玄奘、義淨、長春真人等的遊記,以及西方人斯文赫定、斯坦因、伯希和等人的考古記行,至於地中海到中亞這個「絲路西段」,則有馬可孛羅遊記,以及蒙古帝國、帖木兒帝國、鄂圖曼帝國等時代的紀錄。除了路上絲路外,我們也知道從唐代起,由中國經南中國海、麻六甲海峽到印度、波斯灣、地中海東岸的海上絲路即已形成。
由於長期以來對絲路的未能忘情,今(2009)年,我遂在「敏隆講堂」開了八節有關絲路的課,也趁著這個機會,重讀了有關絲路和絲路考古的新舊著作。隔了遙遠的時空回溯古代種種,單單絲路的變遷,就已道盡了許多人文與自然的變遷。
例如,縱使在唐代,許多西域地方,如高昌、吐魯番地區,都還水草茂盛;許多中亞地區也都人文鼎盛,佛教發達。但到了十世紀後,由於戰亂,許多古文明都告消失,絲路也告中斷,只有橫跨歐亞的短命蒙古大帝國時代,才一度短期暢通。陸上絲路的中斷,乃是大航海時代的開始,這也印證了一個歷史規律,那就是歷史上的路,其實乃是僧侶、商人、士兵、冒險家所開創的。絲路的變遷,其實與歐洲大陸中古時代的僧侶、朝聖貿易、十字軍貿易等有著相同的歷史規律。因此,研究交通史,應該要有更大的視野。
在中國有關絲路的記載已多,但無論法顯、義淨、長春真人等的記行都失之簡略,只有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才完整而詳盡;西方的著作裡,也只有馬可孛羅記載詳盡。由於詳盡,它們的信息量才夠多,歷史價值也才夠大。這其實也提醒了寫作者一個重要的指標,那就是無論遊記寫作、歷史或新聞寫作,甚至文學寫作,對瑣碎的事務,對各種細節,都不容掉以輕心。細節乃是信息量的載體,缺乏了細節,寫作就會變得單薄貧瘠。當細節多了,古代的神話、生活風俗,甚至制度,就會得到呈現。這也是玄奘及馬可孛羅歷久彌新的道理。
絲路乃是歐亞陸權時代的最大成就。十五世紀末海權興起後,陸權式微,絲路也開始變得只有探險考古價值。二十世紀末,以「歐亞陸橋」這種新提法而出現的「新絲路」概念興起,以德俄中及伊朗為主體的國際合作重新展開。歐亞大陸已出現一種新的可能,那就是透過國際合作,也能完成過去那種只有一個大帝國始能造就的交通大事。近年來絲路研究日興,有許多都是我們不知道的事。這也使我對絲路文明的好奇得以持續!


◎作者簡介
南方朔
本名王杏慶,1946年生,台大森林系、森林研究所畢業,文化大學實業計劃研究所博士結業。曾任中國時報記者、專欄組主任、副總編輯、主筆等職,以及《新新聞》總主筆。著有《憤怒之愛》、《另一種英雄》、《文化啟示錄》、《自由主義的反思批判》、《語言是我們的居所》、《詩戀記》、《回到詩》、《魔幻之眼》、《靈犀之眼》、《新野蠻時代》等多種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