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細節《新編傳說》◎蔣勳

傳說之所以能不斷傳頌,就在於它往往觸及人類的生存情境。如果我們假設原型故事的最初開端應該存在著諸多細節和可能性,那麼,在故事傳播、流衍的過程中,真實感隨著細節流失而趨於薄弱,最後留下的故事輪廓和象徵外殼,卻往往成了神話或傳說。本書講述的是一則則在歷史上行之有年的傳說或神話,透過漫長歲月的浸泡,這些傳說原先的細節屢經刻蝕,像是古蹟牆上難以辨識的痕跡。作者如古蹟修復技師般書寫一系列新編傳說,為的不是增添傳說的光彩和不可逼人,毋寧是將傳說再次恢復成故事,讓那些逸失的細節再度重生,因此也提供了另一種解讀傳說的可能性。(黃崇凱/文)

新中國現在記
《盛世──中國,二○一三年》
◎陳冠中
麥田出版

政治寓言小說難寫,難就難在於「未來的事」變幻莫測,而寫作者對於「現在的事」又時常欠缺洞燭機先。百年前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呈現的是他對於國家機器經由現代化而再度富強的想望;百年後的陳冠中書寫「新中國現在記」則不再對國家如何富強感興趣,反代之以挖掘國家機器暴力的無所不在為焦點。在此,陳冠中顯然也銜接了魯迅──唯有瘋狂、患病、邊緣的少數人才能察覺太平盛世裡的一絲漏洞和縫隙。描寫邊緣人因為不願失憶而痛苦,甚至被視為有待追捕的異類,頗有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況味。陳冠中自承小說乃是要思考當中國盛世成為現實,「中國人特別是知識分子該如何自處?」然而在本書中,陳冠中的答案可能是讓人沮喪的。(黃崇凱/文)

唯一浮著的笑聲
《沉》◎曹冠龍
天下文化

故事仍然回到新中國六○年代的政治狂熱裡。面對眾多書寫新中國政治熱病的小說,尤其經歷了近幾年余華《兄弟》和莫言《生死疲勞》的頻繁轟炸,中國六○年代似乎暫時是焦土一片,難以開創新局。相對於其他凝視文革傷痕的作品,本書較為特殊的是無所不在的笑聲腔調。然而那並非令人愉悅的歡笑,而是逼人寒顫的冷笑。作者以極度冷眼的態度書寫人如何吃人的諸項細節,形成頗為銳利的譏諷控訴。小說圍繞著「廣希湖」啟動描繪一篇篇人物群像,又不斷回到那座詭譎的湖泊,似乎是在說:有些記憶和傷痛儘管積沉湖底,笑聲卻始終是輕盈地浮在湖水上。(黃崇凱/文)

政治關不住的小說旋風
《旋風》(增訂本)
◎姜貴
九歌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