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後回想三毛──難以理解的時代之歌
在台灣的文學閱讀史上,若要舉三位女性作家,從創作力之旺盛,從原先被定位成通俗作家而後因緣際會轉入正典化,亦即成為一個世代或幾個世代的讀者記憶,我一定會想到張愛玲、瓊瑤與三毛。
張愛玲由於跨身大陸與台灣的認同交替,該不該列入台灣文學作家,容或有不同意見,不過,張愛玲的正典化過程,兼具比瓊瑤、三毛更戲劇化,比瓊瑤、三毛更讀者決定論,顯然是瓊瑤與三毛所不能企及的。一方面,是張愛玲有比瓊瑤、三毛更為堅定的文學性讀者,包括了替她奠定文學史地位的夏志清,以及一再推薦她的白話文學大師胡適;另方面呢,毫無疑問,夏志清在具有歷史開創性《中國現代小說史》裡,羅列專章討論她,為她的文學正典化,寫下關鍵一頁。
相形之下,瓊瑤與三毛,便沒那麼幸運了。
這跟瓊瑤、三毛的作品,遠比張愛玲更為通俗,更不易被文學社群接受,不無關係。
也跟瓊瑤、三毛的作品,欠缺一位類似夏志清的正典化大師,來替她們兩人立傳,也有關係。
不過,瓊瑤與三毛,卻遠比張愛玲擁有專屬於自己的時代,那就是無遠弗屆的影視文化、迎向通俗口味之大眾媒體的青睞。還有,透過出版閱讀的市場炒作與行銷手法,促成年輕女性讀者或粉絲的追星化,造就了瓊瑤與三毛要比張愛玲「享受」更多,在世時便深受矚目的光環與榮耀,當然連帶的,亦包括如影隨形的八卦與是非。
一定的程度上,張愛玲、瓊瑤、三毛都很傳奇。這與她們個人擁有的特質,以及時代對她們的枷鎖,具有某些共同性脫不了關聯。
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對現代女性的限制。張愛玲畢生孤獨,傳奇在她以「張氏風格」的文字和敘述,寫出了超越時代的小說,她的正典化殆無疑義。瓊瑤與三毛,還在讀者市場肯定與專業文學社群遲疑的過程裡掙扎,但瓊瑤以一介女性的獨立眼光,透過當時遠不被知識分子一屑的愛情小說,卻由於影視文化的推波助瀾,竟從上世紀七○、八○年代的三廳電影原作,從大學生不看、工廠女工看的言情小說,一躍為爾後九○年代,乃至穿越世紀之交,甚而進入改革開放之中國大陸的暢銷作品!成為能與金庸、高陽鼎足而三的華人世界級作家。在好幾個世代讀者的心目中,已成為不可抹滅的生命記憶。瓊瑤的正典化經歷,跳過文學社群的認證,可說比張愛玲辛苦得多,卻又比張愛玲幸運得多。
三毛有著跟瓊瑤接近的時代氛圍。她的孤僻,與張愛玲迥異,但透過媒體與「她的友人」的怪異鋪陳,平添了詭異的神祕感;她的作品可供影視文化複製、再造的能量,雖遠不及瓊瑤,不過絕對比張愛玲更具通俗感染力。若把她放在她所屬的時代裡觀察,必須承認,她集結了張愛玲的孤絕色彩與瓊瑤的女性召喚,而成功的在她的時代裡,塑造自己的「衝決網羅」形象。
三毛的作品,明顯是時代的投射,值得一提的是,從往後的歷史回顧,三毛的特色,又與她當年衝決之時代,其後的主旋律,大異其趣,而愈顯突兀。
張愛玲的文字有獨特魅力,對女性細緻心理的掌握,使她的作品可以超越時代氛圍,而成為較永恆的文本,不斷被重新詮釋,這一點頗為近似我自己極為喜歡的女作家維吉尼亞.吳爾夫(Virginia Woolf)。瓊瑤以當代華人社會結構、家庭價值與個人意識之衝突為背景的小說,在走進個人主義蔚為主流的新時代後,後續可讀性同樣受制於時代變遷,不過她以清宮當場景的影視小說,仍延續一系列家族桎梏男女個性與情愛的主題,則仍可在純娛樂的效果中,繼續取得發聲的位置。
相較之下,三毛作品的處境就仄迫多了。三毛的作品以散文為主,先天上,比起小說所具有的故事性、戲劇性要弱很多。而三毛主要動人的主題,例如撒哈拉沙漠系列,野性非洲、奇幻沙漠、異國情調等,基本上,是與她的時代,台灣處於威權體制下,相對仍封閉,卻又由於稍稍嚐到經濟成長的果實,於是社會蠢蠢欲動欲走出六○年代之苦悶,隱然潛伏一股默默之騷動,是遙相呼應的。
那年代,直接衝撞體制,仍是要付出代價的,即便是「文化頑童」李敖、即便是「社會寫實小說泰斗」陳映真,他們自己衝決體制網羅,身陷囹圄的陰影,仍籠罩於台灣的文壇,於是,最為拘謹、安全的方式,毋寧是寄託個性解放於一種悠遠的遐想,若能解放個人禁錮之心靈於一種優遊於海外的烏托邦冒險,那則是最保險的夢幻。
三毛以她清麗的文筆,加上個人類似吉普賽式的浪漫、波希米亞式的風格,以及充滿飄搖激盪的感情表達,以投身於黑色非洲這樣廣袤而傳奇的土地、寄情於異國虯髯豪邁男子的愛戀探險,種種足以打破一般女子、一般青年苦悶之當下的嘗試,似乎三毛都領頭嘗試了!她那一篇篇如夢如幻、清揚飄遠的散文,怎能不在台灣迎向解嚴開放的二十世紀七○、八○年代,怎能不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突然綻放心靈的八○、九○年代,如空中彩虹、如沙漠綠洲一般地,勾串起當年滿心抑鬱,渴求自由的兩岸年輕人的靈魂呢!
或許,最能以簡單意象,總綰她最好作品之精神的,莫過於傳唱至今的民歌〈橄欖樹〉了。這首歌曲,由李泰祥作曲、三毛填詞,為了證明我的推論,我們不妨看看歌詞全文:
不要問我從那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流浪
還有還有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那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為什麼流浪遠方
為了我夢中的橄欖樹
這首曲子,出版於1979年,是民歌正夯的年代,但要記住,那一年對台灣也是非常激盪的一年,台美斷交、美麗島事件衝擊仍在,然而在流行音樂、一般年輕人的生命裡,傳唱的〈橄欖樹〉般三毛式風格,則既不見激越情緒,也不見在地關懷,通篇文字,主題意象的橄欖樹,不僅與台灣土地無涉,文字中流露的自由渴望,亦非常之飄渺、空靈。多年後再細細回顧當年時空,實在很難想像,何以在大論述都極其強調那年代台灣處於劇變轉型之際,相較於時代的洪流,當時社會卻有另一股清幽的溪流、婉轉的黃鶯、脫世的遐想、遙遠的渴望,在那裡傳唱?
回顧三毛,對我個人最大的體悟,或許有兩點:
其一,每個時代的大論述,並不能真實反映時代的全貌。多年後,我們「設想」了昔日某一階段的主旋律,細細去端詳、去爬梳,才赫然發現,其實我們在輕易接受時代論述定調之際,也輕易遺漏掉更多當時的傳唱之音。難怪,米蘭.昆德拉要提醒我們,記憶就是選擇遺忘。三毛大概難以有張愛玲般被正典化的幸運,但還好,她那時代接受她召喚的讀者,透過她的文字、她填詞的歌曲,依舊替她樹立了三毛紀念碑。
其二,三毛的孤絕、自戀,三毛個性上、精神上的閉鎖,在網路數位的新年代,或可契合於「宅本位」的氛圍。「我孤絕,所以我存在」,這年代,大論述已不易再激盪人心,三毛那種只在乎我自己感受、只存活於我自己追求之夢幻的個人小哲學,反而能鼓舞更多宅男宅女,勇於追逐人生的夢想,雖然那多半已是自己人生的空靈之夢了。
◎作者簡介
蔡詩萍
台大政治研究所碩士。曾任《聯合晚報》總主筆、《聯合文學》社務顧問、大學講師。曾主持過電視及廣播節目,現為建國一百年基金會副董事長、台北之音台長。著有《愛,在天堂與地獄之間》、《Mr. Office 歐菲斯先生》、《不夜城市手記》、《三十男人手記》、《男回歸線》等書。
張愛玲由於跨身大陸與台灣的認同交替,該不該列入台灣文學作家,容或有不同意見,不過,張愛玲的正典化過程,兼具比瓊瑤、三毛更戲劇化,比瓊瑤、三毛更讀者決定論,顯然是瓊瑤與三毛所不能企及的。一方面,是張愛玲有比瓊瑤、三毛更為堅定的文學性讀者,包括了替她奠定文學史地位的夏志清,以及一再推薦她的白話文學大師胡適;另方面呢,毫無疑問,夏志清在具有歷史開創性《中國現代小說史》裡,羅列專章討論她,為她的文學正典化,寫下關鍵一頁。
相形之下,瓊瑤與三毛,便沒那麼幸運了。
這跟瓊瑤、三毛的作品,遠比張愛玲更為通俗,更不易被文學社群接受,不無關係。
也跟瓊瑤、三毛的作品,欠缺一位類似夏志清的正典化大師,來替她們兩人立傳,也有關係。
不過,瓊瑤與三毛,卻遠比張愛玲擁有專屬於自己的時代,那就是無遠弗屆的影視文化、迎向通俗口味之大眾媒體的青睞。還有,透過出版閱讀的市場炒作與行銷手法,促成年輕女性讀者或粉絲的追星化,造就了瓊瑤與三毛要比張愛玲「享受」更多,在世時便深受矚目的光環與榮耀,當然連帶的,亦包括如影隨形的八卦與是非。
一定的程度上,張愛玲、瓊瑤、三毛都很傳奇。這與她們個人擁有的特質,以及時代對她們的枷鎖,具有某些共同性脫不了關聯。
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對現代女性的限制。張愛玲畢生孤獨,傳奇在她以「張氏風格」的文字和敘述,寫出了超越時代的小說,她的正典化殆無疑義。瓊瑤與三毛,還在讀者市場肯定與專業文學社群遲疑的過程裡掙扎,但瓊瑤以一介女性的獨立眼光,透過當時遠不被知識分子一屑的愛情小說,卻由於影視文化的推波助瀾,竟從上世紀七○、八○年代的三廳電影原作,從大學生不看、工廠女工看的言情小說,一躍為爾後九○年代,乃至穿越世紀之交,甚而進入改革開放之中國大陸的暢銷作品!成為能與金庸、高陽鼎足而三的華人世界級作家。在好幾個世代讀者的心目中,已成為不可抹滅的生命記憶。瓊瑤的正典化經歷,跳過文學社群的認證,可說比張愛玲辛苦得多,卻又比張愛玲幸運得多。
三毛有著跟瓊瑤接近的時代氛圍。她的孤僻,與張愛玲迥異,但透過媒體與「她的友人」的怪異鋪陳,平添了詭異的神祕感;她的作品可供影視文化複製、再造的能量,雖遠不及瓊瑤,不過絕對比張愛玲更具通俗感染力。若把她放在她所屬的時代裡觀察,必須承認,她集結了張愛玲的孤絕色彩與瓊瑤的女性召喚,而成功的在她的時代裡,塑造自己的「衝決網羅」形象。
三毛的作品,明顯是時代的投射,值得一提的是,從往後的歷史回顧,三毛的特色,又與她當年衝決之時代,其後的主旋律,大異其趣,而愈顯突兀。
張愛玲的文字有獨特魅力,對女性細緻心理的掌握,使她的作品可以超越時代氛圍,而成為較永恆的文本,不斷被重新詮釋,這一點頗為近似我自己極為喜歡的女作家維吉尼亞.吳爾夫(Virginia Woolf)。瓊瑤以當代華人社會結構、家庭價值與個人意識之衝突為背景的小說,在走進個人主義蔚為主流的新時代後,後續可讀性同樣受制於時代變遷,不過她以清宮當場景的影視小說,仍延續一系列家族桎梏男女個性與情愛的主題,則仍可在純娛樂的效果中,繼續取得發聲的位置。
相較之下,三毛作品的處境就仄迫多了。三毛的作品以散文為主,先天上,比起小說所具有的故事性、戲劇性要弱很多。而三毛主要動人的主題,例如撒哈拉沙漠系列,野性非洲、奇幻沙漠、異國情調等,基本上,是與她的時代,台灣處於威權體制下,相對仍封閉,卻又由於稍稍嚐到經濟成長的果實,於是社會蠢蠢欲動欲走出六○年代之苦悶,隱然潛伏一股默默之騷動,是遙相呼應的。
那年代,直接衝撞體制,仍是要付出代價的,即便是「文化頑童」李敖、即便是「社會寫實小說泰斗」陳映真,他們自己衝決體制網羅,身陷囹圄的陰影,仍籠罩於台灣的文壇,於是,最為拘謹、安全的方式,毋寧是寄託個性解放於一種悠遠的遐想,若能解放個人禁錮之心靈於一種優遊於海外的烏托邦冒險,那則是最保險的夢幻。
三毛以她清麗的文筆,加上個人類似吉普賽式的浪漫、波希米亞式的風格,以及充滿飄搖激盪的感情表達,以投身於黑色非洲這樣廣袤而傳奇的土地、寄情於異國虯髯豪邁男子的愛戀探險,種種足以打破一般女子、一般青年苦悶之當下的嘗試,似乎三毛都領頭嘗試了!她那一篇篇如夢如幻、清揚飄遠的散文,怎能不在台灣迎向解嚴開放的二十世紀七○、八○年代,怎能不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突然綻放心靈的八○、九○年代,如空中彩虹、如沙漠綠洲一般地,勾串起當年滿心抑鬱,渴求自由的兩岸年輕人的靈魂呢!
或許,最能以簡單意象,總綰她最好作品之精神的,莫過於傳唱至今的民歌〈橄欖樹〉了。這首歌曲,由李泰祥作曲、三毛填詞,為了證明我的推論,我們不妨看看歌詞全文:
不要問我從那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流浪
還有還有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那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為什麼流浪遠方
為了我夢中的橄欖樹
這首曲子,出版於1979年,是民歌正夯的年代,但要記住,那一年對台灣也是非常激盪的一年,台美斷交、美麗島事件衝擊仍在,然而在流行音樂、一般年輕人的生命裡,傳唱的〈橄欖樹〉般三毛式風格,則既不見激越情緒,也不見在地關懷,通篇文字,主題意象的橄欖樹,不僅與台灣土地無涉,文字中流露的自由渴望,亦非常之飄渺、空靈。多年後再細細回顧當年時空,實在很難想像,何以在大論述都極其強調那年代台灣處於劇變轉型之際,相較於時代的洪流,當時社會卻有另一股清幽的溪流、婉轉的黃鶯、脫世的遐想、遙遠的渴望,在那裡傳唱?
回顧三毛,對我個人最大的體悟,或許有兩點:
其一,每個時代的大論述,並不能真實反映時代的全貌。多年後,我們「設想」了昔日某一階段的主旋律,細細去端詳、去爬梳,才赫然發現,其實我們在輕易接受時代論述定調之際,也輕易遺漏掉更多當時的傳唱之音。難怪,米蘭.昆德拉要提醒我們,記憶就是選擇遺忘。三毛大概難以有張愛玲般被正典化的幸運,但還好,她那時代接受她召喚的讀者,透過她的文字、她填詞的歌曲,依舊替她樹立了三毛紀念碑。
其二,三毛的孤絕、自戀,三毛個性上、精神上的閉鎖,在網路數位的新年代,或可契合於「宅本位」的氛圍。「我孤絕,所以我存在」,這年代,大論述已不易再激盪人心,三毛那種只在乎我自己感受、只存活於我自己追求之夢幻的個人小哲學,反而能鼓舞更多宅男宅女,勇於追逐人生的夢想,雖然那多半已是自己人生的空靈之夢了。
◎作者簡介
蔡詩萍
台大政治研究所碩士。曾任《聯合晚報》總主筆、《聯合文學》社務顧問、大學講師。曾主持過電視及廣播節目,現為建國一百年基金會副董事長、台北之音台長。著有《愛,在天堂與地獄之間》、《Mr. Office 歐菲斯先生》、《不夜城市手記》、《三十男人手記》、《男回歸線》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