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鎮文學打卡

台灣的小鎮暗藏零碎的樂趣,在新舊夾雜的街道,那兒冒出蒼駁的老房,這兒有獨沽一味的小吃,故事蹲踞在角落,樹木綠意安靜存在了許久……然而,零碎的樂趣太孤單,若有文學作品來定位,猶如臉書打卡,滑動的樂趣無限,美感超連結,小鎮因而更加完整、美好……

●花蓮
在花蓮市散策,常會走進一個困惑點──怎麼街道人車不約而同消失,留下山海的開闊布景,只剩下你演獨幕劇?
更不要做傻事,想把花蓮作家的書都帶著,王禎和、楊牧、廖鴻基、陳列、陳克華……大皮箱裝滿沉甸甸,很沒有東部的fu。
所以要輕薄短小,更不要抒情軟趴趴,《島嶼邊緣》實驗前衛,扔進書包內,在舊火車站、舊酒廠內讀:「不捲舌/不打領結/不裝腔作勢/不繁文縟節」,且走過公園路,數不清的名產店真是詩的羅列,溝仔尾有紅茶自二樓來,冰涼解渴,最銷魂的是二十四小時營業,沙拉麵包與三明治,懷舊簡單是最滿足的幸福。
雖已搬離楊牧老家,舊書鋪子的木格書架仍要朝聖,連同時光二手書店,還有璞石咖啡廳,Orip團隊在此營造自在生活,然後,就讀通了〈花蓮港街.一九三九〉,原來長一點的詩,要在東部耽溺……
*參考閱讀:陳黎《島嶼邊緣》(皇冠)

●淡水
搭捷運淡水線,沿著〈北淡線的最後列車〉(沒錯,朱天心小說提醒,這裡曾是鐵路),到站即望見羅智成詩中的觀音山,跟著人潮走喧鬧的河岸,別忘了二樓「有河book」,玻璃上的詩疊印在山河間。
一路哼唱著〈流浪到淡水〉,腳力強健者,可攀爬環抱福佑宮的樓梯,遭受浩劫的重建街,簡直是《舞鶴淡水》殘暴崩解之預言;或是順走河岸,在號稱全台最美的星巴克旁,翻開《福爾摩沙紀事》,時間回到1872年,這裡是馬偕首次登陸的地方。
當然,可以再輕鬆些,從捷運站搭公車直往埔頂,從牛津學堂緩坡向下,輕易就可穿越淡江中學、小白宮、賣阿給的店、馬偕教堂……若要好好浸淫其中,鍾肇政《八角塔下》最詳實,日治時期的景色、淡江中學的記憶,還有青春的困惑與迷惘,都在鍾老悠緩的文字流中。
*參考閱讀:鍾肇政《八角塔下》(前衛)

●鹿港
就從鹿港天后宮出發,欣賞新祖宮的明闊或城隍廟的威嚴皆可,都要回到埔頭街瑤林街,兩旁的老街屋與書法對聯,真是清朝市況的復刻。飲食當然要在第一市場,水晶餃、麵線、魷魚羹、芋圓肉圓,這裡是台灣小吃的考古聖地。
路當然要越走越小,僅容牛車行的九曲巷,串連十宜樓、意樓、興安宮,或橫切至民俗文物館,右手邊有摸乳巷,更要找到杉行街,這裡有施叔青與李昂姊妹的老家。然後回到主線,往巍峨的龍山寺與文武書院而去。
只要在主角許情的時代,《行過洛津》都工筆描繪了這些古蹟,回到過去,從海上登「鹿」,在嘉慶、道光、咸豐三次入「港」,看盡商埠的興衰悲歡。幸福的是,盜匪絕跡,九降風不擾的現在,我們可以穿越隘門,在小鎮恣意而行,在一本書、一塊磚中,看到數百年的歷史層理。
*參考閱讀:施叔青《行過洛津》(時報)

●嘉義
尺寸小巧的嘉義市,最宜「舒式閒晃」,不需導覽手冊或諳熟歷史背景,門外漢來最好,出了嘉義火車站,只消往東,走小路,信步由之:「在街巷中東張西望,看屋舍,看窗台人聲,看窄梯小樓,看深巷破牆」……走累了,吃碗火雞肉飯、肉羹或米糕,來碗愛玉冰消消暑。
在歷史的街角,還立起陳澄波的油畫,日治時期的風情定格,與流動的現況作對照。
由於發展步調較慢,反保留舊日的生活情狀,不經意就會看到台灣老電影般的片段。〈我在嘉義散步〉說得好,此「城市山林」,有阿里山與蘭潭襲來的林野佳氣,到處是綠意,城內有埤子頭植物園、歷史悠久的嘉義公園,與內行人才知的植物園:「大樹參天,景至森然,卻又有老城園林之雅馴,不至陰野兮兮」,舒國治說得好:「嘉義便是有這麼多隱藏之驚喜。」
*參考閱讀:舒國治《臺灣重遊》(大塊)

●哈瑪星
透過女主角阿玉,作者追想哈瑪星的昔日風采;旅人懷中當然也要揣著書,在繁華落盡的港市,追尋濱線女兒的身影。
這是塊無中生有的填海造陸地,景物隨著西子灣捷運站的電扶梯升起,靠山依海的棋盤式街道,不怕迷失,可以先去打狗鐵道故事館,看看老古董火車,這是小說中的濱線鐵路;其旁的新濱老屋,日治時期街廓洋樓正待搶救;繁鬧的代天宮,有彩畫大師潘麗水的傑作,廟埕是居民的生活與飲食中心;鼓山國小歷史悠久,山腳下的武德殿是難得的佳構。
然而,旅人的腳步,總不免被渡船頭的鳴笛所吸引,觀光人潮與冰店喧囂如潮,阿玉的腳步寂寂,帶著脆弱與不安,看著這裡的物換星移,那蜿蜒流動的故事,還要如渡輪,反覆來回敘說著。
*參考閱讀:王聰威《濱線女兒》(聯合文學)


◎作者簡介
鄭順聰
嘉義縣民雄鄉人,中山大學中文系,台師大國文研究所畢業。曾任《重現台灣史》主編,《聯合文學》執行主編。獲台北市文學獎,高雄市打狗文學獎。入選96年散文選,2008及2009台灣詩選,2010飲食文選。著有詩集《時刻表》,小說《家工廠》。現為專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