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邦電今年起飛 為何要感謝福斯?車用晶片產能移轉 意外造就記憶體業榮景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初,德國福斯、日本日產、美國通用、福特等車廠,都因為車用晶片缺貨,出現關廠、減產的現象,美、日、德政府紛紛透過外交管道請台灣協助;想不到,這波晶片產能移轉風潮,卻意外造就記憶體產業的榮景。

1月27日,經濟部長王美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邀集台積電、聯電、力積電、世界先進等廠商協商,解決方法之一,就是由晶片廠和其他產品客戶協調,看哪些客戶願意延後一點,下單量減少一點,把協調後的產能移轉給車用晶片,一場產能移轉的連鎖效應由此開始。

美日德政府介入 要求插隊

《財訊》報導指出,台灣業者對這場「車用晶片荒」頗有微詞,因為,去年汽車業需求低迷時,這些車廠供應鏈的作法是把車用晶片訂單砍光,「一般會至少保留基本數量」,一位業者透露,晶片不是一、兩天就能做出的產品,車用晶片更要通過認證,利潤卻不是特別高,但歐美車廠才剛砍完單,現在卻要求插隊。

而且,現在是台灣IC設計產業從未有過的旺季,「我們連5年前的庫存都賣掉了」,一位驅動IC業者說,他們不是特例,「我們連帳上打銷的庫存品,都用市價賣出去了!」另一位驅動IC業者透露,IC設計公司都是在年底與晶圓廠議價,所有IC設計公司去年底都拚死命搶產能。

誰要讓出產能,就變成最敏感的議題,目前,市場上傳出,晶圓廠協調驅動IC廠延後一點下單,「整個協調計畫,是開會之後12天才出來」,一位業者接受《財訊》採訪時透露,因為,如果少做一顆驅動IC,這顆驅動IC周邊配套的晶片,也變成無法出貨,再生產這些配套晶片,也等於浪費產能。業者透露,由於一顆晶片製作要數十天的時間,就算現在生產,晶片也要下半年才能拿到,因此,協調的結果是在第3季,消費電子旺季開始前,再讓出部分產能。

驅動IC業 從議價變搶貨

驅動IC業者今年的業績,會因為讓出產能變得比去年差嗎?幾乎所有業者都笑說,因為今年拿下的產能遠比去年多,「今年會是大成長的一年」,目前,「筆電和平板的晶片最缺,交貨期幾乎已經拉到一年,」業者透露,手機今年的預期訂單量,「會比去年成長3成」,他笑著說,「有些客戶已經簽下未來3年的供貨契約」,甚至開始出現浮動報價的狀況,要買IC,從議價變成搶貨。…(本文節自《財訊》628期,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