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碳中和、CPTPP、赴美投資設廠到中國議題 林書鴻:台灣需要新的輕油裂解廠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以來各種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使碳中和議題討論度大增,也使得減碳成為全球各大企業迫切努力的目標。中鋼於日前宣布將與中油、長春化工(以下簡稱長春)合作夥伴推動「鋼化聯產」,也讓長春12年磨一劍的碳中和技術—利用麥寮廠排放的CO2(二氧化碳)生產醋酸的製程已成功量產,再次受到關注。

日前長春集團總裁林書鴻在松江路總部接受《財訊》雙週刊專訪,一路從減碳計畫、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赴美投資設廠的最新進度,暢談到未來對中國,以及對新能源市場發展的觀察,以下為專訪內容:

問:碳中和成為趨勢,長春如何與中鋼、中油合作鋼化聯產計畫?

答:長春10多年前已著手研究減碳技術,最後終於12年磨一劍,利用麥寮廠排放的CO2製造出醋酸,經過多次改良,目前已能穩定年消化12萬噸CO2,量產出60萬噸醋酸。這項技術為全球首創,但我們還在研究,未來生產醋酸的量還可以再增加,也計畫將在高雄大社工業區內新蓋一座產能70000噸的電子級CO2工廠,供半導體產業需求。

長春把CO2製成醋酸的技術是向伊士曼柯達買的,但當初花了超過130億元蓋的醋酸廠也是一直虧本,後來經過製程調整,現在用捕捉來的CO2做醋酸才划得來,終於有競爭力可以生存下來了。不過,長春很多的技術都不申請專利,申請的話,技術就會外洩了,這是營業祕密,畢竟日本與歐洲的大廠,特殊技術也不會申請專利。

用CO2轉化成醋酸 技術獨步全球

問:與中鋼、中油合作鋼化聯產的優勢在哪裡?

答:中鋼與中油最近都積極投入推動碳中和計畫,兩大公司持有很大量的CO2與CO(一氧化碳),希望以化學方式轉變為化學材料。中油預計要將回收的CO2做成醋酸,以及甲醇和乙烯。

但無論是中鋼還是中油,長期建置過程也有成本,最要緊是將來希望利用氫氣,成本多少會受到影響,但是如果成本划得來,當然要大大做。於是最近大家交換許多可行性意見,目前還在討論中。

問:長春針對碳中和趨勢,還有哪些規畫?

答:一般鍋爐煙囪煙路內含有13%的CO2,目前在高雄大發廠與清華大學大聯盟計畫合作,建立一座碳捕捉試驗工廠,自2018年起試驗工廠開車改良多次,已能捕捉純度99%的工業級CO2。現階段正在觸媒篩檢中,希望能捕捉到適中的觸媒,確立工業化生產流程。…(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