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七月台股反彈行情

美中貿易大戰利空鈍化,國際股市展開反彈,首季表現不俗、六月營收再創高峰的個股,有機會挾基本面優勢,重返多頭走勢。

過去我們提過,人為造成的利空,隨時也可能因為想法或作法的改變而出現轉圜,持續困擾市場的中美貿易衝突,美國在首階段加徵關稅25%正式實施之後,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也隨即公布商品豁免關稅辦法。

貿易衝突成常態 台股回歸基本面

美國為了保護自己業者不受傷害,這次關稅豁免作法跟前幾次比較不同,只要是有得到豁免的產品,所有的業者都可適用。相關美國公司可以在九十天內提出豁免特定商品的申請,USTR在同意豁免申請後,可追溯自七月六日生效,有效期為一年。

這也說明了兩點,其一是全球化生產分工之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度拉高,貿易戰不會有贏家,這只是達成某種目標的手段,不會是目的,所以最後還是可望以談判協商解決。

其二是透過豁免機制,中國出口至美國被加徵關稅的額度可望下降,實質影響降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日前表示,當今全球貿易的一大部分是中間財(用來製造最終消費財的零組件),若對中間財加徵關稅,反而增加下游廠商的成本並降低其競爭力。

觀察美國對中國產品加課重稅的最終清單,中間財占整體的比重達52%,資本財(製造其他產品的機具設備)占43%,兩者合計比重高達95%。至於美國新公佈的二千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徵收10%關稅的建議產品清單,需徵求公眾意見。這個徵求意見的過程將持續兩個月左右時間,八月三十日完成流程,美方才可能採取行動。最後是否徵稅、對哪些產品徵收,在未來兩個月的時間內還有各種不確定性。所以,目前的任何貿易衝突,未來透過談判協商逐步解決的機率仍不小,對股市的影響也可望暫時淡化。

七月台股仍是個股表現

近期美股連續三日呈現收紅格局,明顯止跌反彈,除了貿易衝突影響淡化以外,主要原因就是景氣擴張之基本面強度夠大,足以抵消市場信心面的保守。

繼美國六月份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大幅優於市場預期,創下近四個月以來新高之後,新公布的六月非農就業人數經季調後增加21.3萬人,亦優於市場預估的二十萬人,此為連續九十三個月就業人數增加,而五月份非農業就業人數從原先公布的22.3萬人上修至24.4萬人,顯然景氣強度超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