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祥的數位旅宿經營法則 剛柔並「計」與內外兼「據」
什麼都漲,但薪水不看好的年代,越來越多人放棄辦公室的穩定生活,轉而選擇自行創業。從路邊擺攤、賣手作飾品到小吃餐館,近幾年創業首選不再是咖啡館,而是入行門檻較低的微型旅宿。然而,全台灣近五年的合法旅宿,包含國際飯店、旅館和民宿正成長到一萬一千多家,如何走出傳產經營,結合數位管理提升自我競爭,讓旅客一眼看出你的不一樣?
觀光「慘」業動起來
二○一一年起中國遊客來台人數暴增,直到二○一五年為高峰。當時佔了接近五○%的來台觀光人口,但截至今年統計已經下降至二八%。面對中國遊客數量的驟減,許多旅宿業者叫苦連天,為提升來台旅遊人數,政府也積極推廣新南向政策。
「這幾年政府單位戮力經營新南向政策,由數據上看來的確和韓國一樣有發展的可能性,但目前還有許多成長的空間」,白石數位旅宿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黃偉祥提醒,雖然他國旅客來台人數逐年上升,是否可以完全補足中國遊客的缺塊,仍需要政府與業者齊心協力擴展觀光版圖。
同時也在經營旅宿的黃偉祥表示,面對觀光「慘」業,除了新南向政策,以及針對國人的季節補助,也可以感受到政府積極地試圖推動一些解套方式提升觀光條件。例如:與網站tripadvisor合作,取得景點評論內容,搭配大數據輿情分析工具,瞭解遊客行為偏好,提供後續智慧觀光推動參考依據。
政府透過大數據分析後的參考數據,制訂符合遊客需求之觀光政策,增加穆斯林友善餐旅供給,旅遊輔助人員訓練及導遊輔導考照訓練,加速推動免簽,減少簽證障礙…等等。綜合種種的旅遊政策建立,陸續可以觀察到在特定的一些旅宿從數據(國籍別)上看來也的確有增加趨勢。
微型旅宿新經濟
過去幾年,原本書店林立的台北市重慶南路書街,逐漸被各式各樣的青年旅館、小型飯店取代。多元化的微型旅宿風格成為吸引海內外觀光客的一大誘因,即使國際連鎖品牌有固定的服務品質和來客取向,今年也開始往微型旅宿的模式拓展。
「微型旅宿」是黃偉祥的自行定義,「微型」顧名思義指小型,「旅宿」則是指旅客在旅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代表提供住宿的地方。在二○一七年的著作《微型旅宿經營學》中提到:「其代表著六十房以下的旅宿、民宿、青年旅館、日租民宿、沙發客、露營場地…等」,一般微型旅宿會自然的與精品小型旅館聯想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