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引:猶太人流亡千年逆轉勝祕訣!


全球總人口數不到五%的猶太人,諾貝爾獎頒發至今,已有近五分之一的得主來自猶太民族;二○一八年統計的全球富豪榜中,猶太人在前兩百名中佔有二○%。提起猶太人,大部分人馬上會聯想到「全世界最富有且智慧的民族」,但是,是什麼原因讓流亡近兩千年的猶太人,歷經嫁禍、驅逐與大屠殺後,仍舊可以走在世界金字塔頂端,成為眾人所追崇的對象?

欲加之罪 智慧財富惹禍上身

作為遊牧民族,四處遷徙對於猶太人而言本應習以為常,卻沒想到在西元七十年「第一次猶太羅馬戰爭」被羅馬帝國打敗後,必須流亡近兩千年才得以回到「應許之地」以色列復國。

熱中於猶太文化的旅外作家丘引,最新出版著作《嫁禍、驅逐、大屠殺—求生存的猶太歷史》中提到,猶太人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不只是其他文明對於帝國領土擴張的野心,還牽涉到許多政治和經濟問題,其中,宗教信仰的異同即成為驅逐猶太人最好的藉口。

神聖羅馬帝國入侵以色列後,並不了解猶太文明,第三任羅馬皇帝卡利古拉自認為上帝,要將皇帝雕像放置猶太聖殿。民族意識強大的猶太人,無法忍受自己的宗教被羞辱,對於他們而言無非是國恥,自此萌生復國、獨立的念頭,進而一連串與羅馬帝國的戰爭,導致接下來兩千年的流離失所。

另一方面,猶太文明起源甚早,加上對信仰虔誠,猶太人自小必須學習猶太教舊約聖經《妥拉》,因而,大部分猶太人在中世紀時期,識字能力與知識水平相較其他民族或基督徒高出許多,在金融業、行政或醫學部分發揮很大的作用。在那個年代,基督徒有諸多限制,例如:禁止從事放貸事務。天生帶有生意頭腦的猶太人抓準機會,建立起自己的放貸事業,透過收取利息累積財富,這也造就大部分的猶太人,無論流亡至何地,總能擁有不少的資產。

賺錢也是罪?擁有理財能力、可觀的財富,反而成為猶太人在歐洲四處被驅逐的理由之一,「由於猶太人太會賺錢,歐洲國王在戰爭或經濟欠佳時會提高猶太人的稅收,或者直接把猶太人趕走,接收其財產」,丘引進一步舉例,一四九二年,西班牙人趕走猶太人時沒收的財產,經過多年還無法完全拍賣完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資金也是從拍賣猶太人財產獲得。

丘引認為,除了政治與經濟因素,猶太人四處被驅趕的根本原因來自於宗教差異。中世紀的黑暗時期,基督徒不允許有其他信仰存在,甚至誣陷猶太教需要血祭,並會隨機抓捕基督教的孩童,以他們的血祭祀猶太上帝,導致基督徒們更加痛恨這些來自異地的異教徒。

面對如此的誹謗,並非猶太人做錯什麼,而是那個年代對宗教的不寬容,篤信猶太教的猶太人,在歐洲受到的迫害沒有選擇,只能繼續往其他地方遷徙,除非願意拋棄猶太教變成基督徒。然而,猶太人以信仰猶太教為榮,他們寧可放棄安穩生活繼續流浪,深信上帝有一天會帶領他們到可安身立命的地方。

流離與反撲 《妥拉》的猶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