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中國危機 小心台灣風險
雖然每年329檔期都被房地產業視為景氣觀察指標的重頭戲,不過在武漢肺炎衝擊下,今年卻不容樂觀看待!主要原因在於今年原預測二.七二%的經濟成長率恐將會因產業鏈、觀光旅遊與消費影響而下修所致。
以下分別就經濟面、政策面與市場實務面加以分析,以供業界與購屋者參考。
一、經濟面
─全球經濟成長可能下修至二.五%
行政院主計總處在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發布經濟預測時,仍看好台商回流之投資效應而上修二○二○年經濟成長率預測至二.七二%,惟隨著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一般預期今年經濟成長將會隨之下修。其次,近日IMF(國際貨幣基金)也發布訊息,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可能由去年的三%下修至IMF視為衰退標準的二.五%,由此不難了解,倘若疫情持續延燒超過半年,其對台灣整體經濟之嚴重衝擊。
現階段對中國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電子業、觀光業及房地產業,台灣當然也無法倖免,首先,是電子業的供應鏈問題,中間產品畢竟要到大廠組裝,並且終端產品的銷售也都控制在大品牌手裡,尤其是其間利潤,代工頂多賺個五%,就蘋果品牌而言,利潤可能高到五○%,如今供應鏈斷鏈,不僅行銷秩序大亂,全球經濟必然大受影響。
其次,以觀光飯店為例,因具有季節性與時間性,錯過這段時間再也喚不回,除陸客之外,一般農曆年後的春酒宴席取消大半,大家總覺得沒有必要就不要到人多的場合交際應酬。至於一般消費雖不能減少,不過有一部分被外送平台取代,導致大多數餐廳陷入慘澹經營狀態。
另外,要去超市之前,大都會事先想好要買什麼,儘量不在密閉空間多逗留,從而亦降低不少業績,對整體經濟影響不言可喻。
二、政策面
─央行備有「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