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限令 香港變局 美中爭霸白熱化


面對只剩五個月就是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已經決定把選戰定調在美中貿易戰PART Ⅱ─跟中國大陸討公道。在11月投票之前,迫使中國大陸簽署美中貿易二階段協議,趁勝問鼎白宮。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到底川普是要經濟的大餅?還是政治、經濟全盤都贏?這將攸關到台灣有多大的被利用價值。

從5月18日的WHA(世界衛生大會)首日習近平豪撒20億美元援助WHO(世界衛生組織),再到5月21日中國大陸的兩會祭出香港國安法,唯獨不見華為限制令升級的「實體黑名單」反制動作,中國大陸透露的訊息很清楚,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至於所謂的「主權」議題,要槓就來槓,擺明了暗指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下的一國兩制,其實就是資本主義眼中的一國一制,可預見美中貿易二階段談判美國手中的王牌就是台灣牌,而中國大陸必然會更強硬的反對,其結果必然的引發反效果,將台灣加速推向反統一的道路上,在美中撕破臉的情況下,台灣的維持現狀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

中芯國際回歸A股 香港資本市場地位可以被取代

了解了過去關鍵的一周所發生的地緣政治的微妙轉變之後,再回頭看全球股市,就不難了解為何兩岸三地的股市都是大跌作收,而美股平盤,暗示著美國是最後的贏家,香港是輸家(-5.56%),台灣(-1.79%)跟中國大陸(-1.89%)都要付出代價。

香港作為亞洲的金融中心的特殊地位,時至今日,就資本市場融資的功能性而言,上海已經具備取代的條件,所以在中國大陸的心中,能夠容忍港人撒野的空間自然降低,所以當美國針對香港國安法議題提出警告,將不給予香港特殊的金融地位時,其實中國大陸並不在意,這點從近期中芯國際宣布回歸A股科創板掛牌,就可以知道香港的資本市場的地位已經可以被上海取代了。

事實上,原定2025年上海成為亞洲的金融中心的目標也沒有改變,所以當5月20日美國參議院一致通過《外國公司擔責法案》,要求特定證券發行人證明其不受外國政府擁有或控制,可預期此法案將導致大量的中概股從美國退市回歸A股,而不是選擇港股,因為中國大陸在意的是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大陸的香港,不能夠只是名義上的回歸,而心中還裝著美國與英國,必須是名副其實的回歸,所以美中進入真正的肉搏戰了。

8月1日中國大陸的建軍節,一般市場預料應該會在南海舉行大規模的軍演,目前假想目標是東沙島,但有可能是聲東擊西戰略,實際的真正假想目標可能是太平島,也就是說,如果不是香港就是台灣的外島,美中必然會有一戰,南海已經繼中東之後,成為全球風險最高的火藥庫。

釐清了國際政治局勢,再來看看影響全球的COVID-19疫情。5月23日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論文,認定瑞德西韋有效,538名患者用藥14天,死亡率減少4.8%,但對亞洲人幾乎無效,這也顯示新冠病毒變異後,瑞德西韋對於在美國與歐洲流行的COVID-19新冠病毒A型與C型有效,但對於在亞洲流行的B型卻幾乎無效,這也就是為什麼先前WHO官網上一度登出瑞德西韋失敗的文章,然後又閃刪的緣故。

新冠病毒流感化 解封後仍不可大意

從這個角度便可推論,COVID-19新冠病毒可能演變成流感化,即使是疫苗問世,只怕入出境隔離14天管制不容易取消,特別是當下美國的疫情仍居高不下,而且繼歐美疫情大流行之後,昔日金磚國家的俄羅斯、巴西、印度、非洲等才開始進入到疫情的爆發期,再加上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的疫情並不因歐美解封就等於安全,研判今年入出境隔離14天的管制是不容易取消了,也難怪雄獅旅行社的董事長日前表示:「做好最壞的打算,每個月零收入,每個月賠1.2億元,賠二年。」

六月投信作帳行情 鎖定籌碼優勢標的

所以局勢很清楚,市場原本寄望下半年的傳統旺季,能夠把上半年的防疫所造成的經濟窒息的衰退彌補過來,現在這個希望已經在中國大陸宣告今年不設GDP目標、美國過去九周累積3844失業人口、美中科技戰+外交戰、境外疫情局勢依舊嚴峻情勢下,愈來愈渺茫,面對六月的上半年投信作帳行情,可鎖定防疫概念股、軋空股等具有籌碼優勢的個別股。

例如券資比高達45.64%的恆大,融券截至5月22日尚有2495張,在分盤交易期間每日成交量不過二至四千張,意思是即便融券想認賠,也難以一天內就完全成交,所以就連外資也持有2358張、投信860張,更漂亮的是融資水位也不高,僅5467張,在口罩摘不掉,連續三個月營收快速成長的情況下,有可能業績一路旺到明年春季。

其他具有籌碼優勢的生技醫療股還有寶齡富錦、盛弘、亞諾法、雅博、高端疫苗、生華科、國光生、邦特、合一、中天、大學光、泰博、瑞基、醣聯、浩鼎等。

聯發科留意半年度作帳行情機會

另外,須提防電子股的向下作帳疑慮。眾所周知,美國對華為幾近封殺,目前僅留對外採購一途,採貓戲老鼠的恫嚇式警告,將來如有必要,也會對這條路封堵,只差時機未到,所以雖然漲多了聯發科有短多調節的賣壓,但在120天的寬限期未到之前,估計美國不會有進一步的動作,所以聯發科仍可留意半年度作帳行情的機會。

但其他電子股就沒有這麼好運了,例如穩懋2019年因5G大規模建設對射頻前端的需求量逐步增加,穩懋、宏捷科等砷化鎵代工廠均處在滿載狀態,因而加大資本支出擴充產能。但2020年的疫情抑制了下游的需求,預期的產能吃緊並沒有出現,穩懋第一季產能利用率從100%下滑到90%,毛利率月增率衰退1.2%,根據中國大陸的PA設計廠商表示,該廠在穩懋的排單從六個月縮短到三個月。

華為供貨比重高 受禁令升級影響大

穩懋在4月29日的法說會上表示第二季營收小幅衰退,不同於往年成長,由於穩懋應用、客戶多樣化,整體衰退幅度不大,但短期能見度僅約四至六週。當時公司表示擴產計畫不變,五千片新產能將如期在第二季底開出。

穩懋的六吋晶圓、相關材料、軟體技術等來自美國的比例很低;怎知,5月15日華為禁令升級,只要海外公司有用到美國的設備與技術幫華為生產晶片,都要事先取得美國的核准。儘管有120天寬限期,但預期包括穩懋、宏捷科、三安光電等砷化鎵代工廠都會受到限制。

目前穩懋約有15%至20%供貨給華為,宏捷科約佔5%至10%比重出貨給華為。

※理財周刊1031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一國兩制告終 台灣應有啟示
◎封面故事>嚴選趨勢向上個股操作
◎理財我最大>提升財務智商,做自己的提款機
◎全球理財觀>華為限令 香港變局 美中爭霸白熱化
◎理周幫幫忙>台股四攻萬一關卡 多空即將表態
◎理周幫幫忙>美聯儲瘋狂印鈔 對美元是否會有副作用
◎房地產會客室>「80:20」分屋比例真相解密
◎理善大家來>培養東協經商專才 北教大積極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