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喬泓獨鍾本益成長比選股
「右手拿畫筆、左手學投資」,畫家也能靠著股市賺進千萬,如果你不是財經科系出身,卻想在股市中有一番作為,那麼陳喬泓的故事可以當作你的典範。
陳喬泓從小立志當漫畫家,高中廣設科畢業以後,畫了三部作品角逐漫畫新人王,沒想到全部敗北,與漫畫界無緣,他轉讀夜二技的視覺傳達設計系,打算畢業後從事平面設計。
退伍後,他投了五十封履歷求職,都石沉大海,最後棲身一家電子公司的小美工,月薪32K。然而,自由創作的靈魂仍在心裡蠢動,他說,老闆叫你往東,你不能往西,「我只是老闆的手」,跟想像的差很多。
鑽研投資經典 從賠逾六成到翻五、六倍獲利
當時他逛書店,看到媒體人鄭弘儀的書中描寫,「每年在股市複利滾存20%,可以達到財富自由」,他心想,32K扣掉家用,所剩無幾,毅然決然辭掉小職員工作,跟家人集資二十萬,勇敢投入股市。
同一時間,他看到大學同學在牯嶺街創意市集擺攤,收入頗豐,於是仿效同學的商業模式,重拾畫筆,自創潮T品牌,開始「早上看盤、晚上畫畫、六日擺攤」的生活,市集每年營收破百萬,扣除成本,一個月盈餘還有六、七萬,對於未滿三十歲的年輕人來說,算是優渥。
「第一檔股票,亂買」,二○○六年正逢股市多頭,從六千點漲到一萬多點,當時他買進亞崴(1530)、力成(6239)、兆豐金(2886),賺進25%獲利了結,「不是自己厲害,是行情使然」,賺到的錢再投入股市,買進允強(2034)、奇美電及航運等景氣循環股,好景不常,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股市慘跌,一六○萬資金縮水到僅剩六十萬元。
繳出一百萬的學費,他思考錯誤的原因,並大量鑽研國外投資經典,像是巴菲特、彼得林區、約翰坦伯頓等一百多本大師書籍,擷取各家精華,找出長期獲利的方法。他發覺,國外大師多是以基本分析做為投資主軸,於是從六十萬元重新開始,把市集擺攤所得再投入股市,二○一二年以五十二元買進儒鴻(1476),三九○元買出,中間翻了五、六倍,並陸陸續續以價值投資法找出多檔成長股標的,六年內滾出獲利超過千萬。
盈餘成長 股價上漲最重要因素
陳喬泓認為,投資要有自己的中心思想,要建立自己的投資邏輯,遇到事情用邏輯去推論,比較容易走得長久,不曉得股票的真正價值,就會頻繁換股,或只聽明牌,在股市裡載浮載沉,而他自己的中心思想是,除了本夢比以外,「盈餘成長是股價上漲最重要的因素」。
「台積電為何漲?是因為長期以來EPS往上走,儒鴻、寶雅亦是如此」,發現這個原理,操作股票會比較容易。
陳喬泓表示自己是美工出身,可說是股市的外行人,對於財報只看六個關鍵指標,並整理出八個選股法則,包括營收、毛利率、ROE、EPS、現金股利及本益比,至少追溯五年以上,以這樣的法則來挑選,挑出的股票不會超過五十檔,再縮小範圍找出最強、成長性最好的股票。
基本面投資有兩個派系,一是價值股投資法、一是成長股投資法,價值股是被市場低估的股票,也就是「好公司遇到壞情況」,一旦市場回升,就有獲利的機會,譬如電信龍頭中華電、天然氣欣雄、中興保全。價值股的成長性不夠,一般是領股利股息為主,成長股的操作策略則不同,成長股是買公司未來的成長性,因此,「即便是現在股價不便宜,未來成長性看好,還是值得進場」。
什麼樣的成長股最值得買?陳喬泓透露獨家心法,「盈餘成長大於本益比」的公司,他利用平常人很少注意的「本益成長比(PEG)」來算出合理價、昂貴價、便宜價,作為進出場依據。
本益成長比 算股價合理性
「本益成長比」的公式是「本益比÷稅後淨利成長率」,成長率即是YoY,可以從過去獲利的軌跡、公司高層對未來的看法及研究報告來推估。舉例來說,如果本益比二十倍、成長性20%,二十除以二十,PEG為一倍,就是合理價,若PEG在0.75倍以下,就是便宜價,若PEG來到1.25倍,即是昂貴價。
陳喬泓以自己投資儒鴻為例,他在二○一二年以五十二元買進儒鴻,買進以前分析過去五年的財報,除了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外,二○○七至二○一一年儒鴻每年的淨利成長率都有20%,甚至有超過30%的實力,如果用30%的淨利成長率來預估,本益成長比僅有0.31倍(本益比9.4÷淨利成長率30);若用保守的20%來預估,計算出來的PEG也只有0.47倍(本益比9.4÷淨利成長率20),都明顯低於0.75倍的買進目標,是相當明顯的進場訊號。
他從五十二元一路加碼買進,六十元、七十元,甚至八十元,押注資金超過五成,二○一三年七月股價來到二五○元,才開始賣出第一張,直到儒鴻股價超過三五○元,大幅出脫手上持股,最高賣在三九二元,因為當股價來到三百元以上,本益比已經接近三十倍左右,若獲利成長無法再維持高檔,本益成長比很容易超過一倍以上,股價已不算便宜。加上毛利率也較去年同期衰退3%,越南工廠營業費用提高更侵蝕獲利表現,因此在二○一四年五月把股票全數出清。
營收持續成長 股價回落加碼買進
同樣的邏輯,他在二○一三年七月開始注意豐泰(9910),二○一四年二月以七十元進場,在此之前,他回看豐泰過去的財報,以二○一三年前三季每股盈餘3.04元推估,全年EPS有機會達4.1元,稅後淨利可望較前一年同期大幅成長三成以上。
再推估豐泰二○一四年的稅後淨利及本益比,從營收年成長率19%推算,二○一四年第一季稅後淨利年成長率有機會超過20%,若維持過去的成長力道,他預估豐泰二○一四年每股稅後盈餘有機會達5~5.5元,稅後淨利有望年成長超過二成。若股價為七十五元,預估本益比約為14倍(股價75元÷預估EPS 5.3元=14倍)。
接著計算本益成長比(PEG),稅後淨利有望能夠年成長20%至30%之間;如果以較保守的20%計算,PEG約為0.7倍(預估本益比14÷預估稅後淨利成長率20),符合本益成長比買進的條件。
買進後不到二個月,豐泰股價上衝到九十元,之後因為越南排華事件,股價回落至77.6元,當時他觀察豐泰月營收持續高成長,基本面仍看好,反而趁著股價回落加碼買進,後來在法人、外資買盤不斷湧入,不到半年時間,股價推升到二百元。
二○一五年三月,豐泰股價來到一五○元,他開始減碼,眼看豐泰股價節節攀升到一八○元,本益比已超過二十五倍以上,但是淨利成長率並沒有跟上,二○一六年第一季稅後淨利僅年成長9%,扣掉配發股票的成本,只剩下6%的增長。在股價還在相對高檔的情況下,他在一八○元附近陸續清出手中持股,最高賣在二百元,總計持有豐泰不到兩年時間,加計股利所得,總報酬率達260%。
配息率越來越少 要小心
陳喬泓認為,「找一檔有競爭性的公司,長期持有,獲利會遠高於短線進出的操作」,像是寶雅(5904),剛開始不起眼,如果在二○○九年以一百萬進場,此後每年加碼十二萬元,寶雅的年化報酬率約32%,十年之後可以滾出一千萬元獲利,報酬率相當驚人。
投資當然有賠錢的時候,陳喬泓以已經下市的綠悅-KY為例,綠悅-KY做伸縮薄膜,客戶有統一、康師傅等大廠,本益比十二倍,成長率25%,PEG為0.48倍,按理說是超級便宜的公司,他在二○一八年以一六○元買進,沒想到隔一個月,董事長出清三分之一的股票,隔天即跌停,回頭察看財報得知,二○一八年綠悅-KY以十元配五元,配息率五成,二○一九年配息僅0.12元,公司缺錢,老闆賣股票把錢配給股東,造成股價跌停,他持股一個月即脫手,虧了三成。
最近發生的康友-KY(6452)也是一樣,董事長涉嫌掏空公司,造成股價重挫跌停,他提醒投資人,投資KY的公司要很小心,若對公司不了解,或經營者誠信出問題,即使財報再漂亮都不能買,另一方面,如果公司配息率越來越少,也是警訊,投資朋友要特別小心。
※理財周刊1045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陸銀呆帳衝高
◎封面故事>半導體將重掌多頭兵符
◎理財我最大>陳喬泓獨鍾本益成長比選股
◎全球理財觀>美大選出爐前 台股大箱型震盪
◎新聞熱線>水循環前哨站 親子協作 珍惜水資源
◎林友銘台股點金錄>白頭宮女 天寶遺事
◎理周幫幫忙>華為禁令 聯發科還能獨佔鰲頭嗎?
◎理周幫幫忙>平均通膨目標政策 美元何去何從?
◎金融科技新論>金融科技業和信用合作社都是普惠金融
◎房地產會客室>當前房市普遍存在的購屋迷思
◎理善大家來>擁抱愛奇兒 溫暖與希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