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張希慈 為年輕人找方向


近幾年許多青年越來越願意踏出第一步去實現他們的創業夢,但所謂的創業,並不僅是為了「賺錢」而已,有一部分的人是為了要追求「社會創新」,藉由自己的影響力,進而達到改變社會、解決問題的夢想。

從台大起家的「城市浪人育成協會」正是這樣一個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設立的非營利機構,創辦人兼理事長的張希慈就讀台大社會系,在大四時因為一堂課而開啟了創業生涯,藉由舉辦獨特有創意的任務挑戰賽,使參加的青年能從遊戲中學到如何探索與認識自己,找到能發揮的領域,並實踐自我價值。

在創立城市浪人七年多的過程中,張希慈成功地運用自己與機構的社會影響力,促使上萬名青年學會如何探索自己,且找到能秉持熱情去從事的職涯,她更因此在二○一七年獲得了富比世雜誌評選為「亞洲地區三十歲以下傑出社會創業家」。

「富比世傑出創業家」 頭銜是助力也是壓力

關於張希慈,在許多媒體報導中大都以「富比世傑出青年創業家」這個頭銜稱呼她,除了城市浪人創辦人與眾多網站的專欄作家身分外,她同時也是第二屆行政院的青年諮詢委員,也因此被冠上「斜槓青年」的封號。但她謙虛地說到,自己是因為生涯規劃的決策下選擇創業,在無多餘資金與人力基礎下,本身就得花更多的時間學習以精進自己的能力。或許就是在這不知不覺中,突破自我極限並開發更多自我潛能。

至於她常被詢問究竟是否支持「斜槓人生」的這個話題,張希慈認為應該要回歸到事情的本質,也就是自己到底追求的方向是什麼才好定論。

舉例來說,她有位很喜歡統計的朋友,熱中數據分析與蒐集研究,因此比起自由接案、兼差等方式,大企業才是適合他發揮的舞台,至於她自己則是希望能透過研究社會議題,以多元方式發揮影響力改變生活。因此「斜槓」沒有所謂的好壞,只是每個人選擇認為對自己最好的生涯方式而已。

談到為何會創立「城市浪人協會」,張希慈說,其實在國高中時期,就意識到台灣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社會問題,即使是在同個地區,也會因為家庭環境的不同,導致被差異對待,她思考著為何這個社會對於每個起跑線不同的學生,卻要求了相同的「成功」定義?因此她選擇就讀社會學系,希望能就此學以致用。

社會企業因想解決問題而存在

就學後發現原來有更多的社會問題層面根本是自己無力解決時,一度讓她備感挫折、悲觀厭世。她心想:要改變這個社會,難道非得到當總統的程度才做得到嗎?

這樣的想法一直維持到了大三,身邊一位沒背景、沒金錢的同學,藉由各種方法積極的募
資,完成了一趟環遊世界並探訪多間社會企業的旅程,張希慈才真正意識到當自己還在原地煩惱時,身邊已經有人在踏出去試圖尋找答案解決問題。

她從朋友身上發現到許多有趣的特質,像是如何跨出自己的舒適圈、如何勇敢地與這個世界對話、不要輕易放棄、有好奇心與創意的去連結各式各樣的資源等。她心想如果將這些特質放到很多人身上,台灣會變成什麼樣子?這樣一個構想成了城市浪人經營的初衷。

然而所謂的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又有何不同呢?張希慈認為,社會企業的核心本質是「因為想解決問題,所以存在」,但對於一般企業而言,只是因為剛好有盈餘,所以去做公益,雖然都是在做社會活動,但初衷不一樣,落實在企業日常決策的想法也就不一樣,也因此,社會企業相較於一般企業,資金來源顯得拮据許多。

在創立城市浪人時,面對創業資金壓力,大部分的工作都是自己從頭做起。為了壓低成本,除了努力的去爭取各企業捐款和補助款,她也利用網路上許多免費資源,將有限的資金發揮到最大化的效益。

青年創業的附加利益是自我認識

對於「青年創業」這件事,張希慈認為很難去給予他人建議,因為每個人想從事的都不同,但創業一定會有個很有趣的過程,能強迫你快速高壓的自我認識,因為沒有人要求你一定得這麼做,因此當遇到困難時,就會反覆的自我詢問「我有非得這麼做的理由嗎?」、「我不做不行嗎?」這些都是自我探索,但當你不是在創業的時候,也許並沒有這麼急迫的問題或壓力,去讓你產生這些疑問,而且在創業的過程中,即使你不問自己,身邊的人也會不斷地問你。

雖然這並不是一個很舒服的過程,但如果能好好地撐過,好好的與這些問題相處,不僅會對自己有很大的認識,也能更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願意為了什麼事犧牲什麼東西,這也是張希慈認為許多創業家在創業的過程中能帶來的附加利益。

雖然對許多人來說,張希慈是個很成功的「創業家」,但城市浪人是非營利機構,她其實與一般上班族無異,一樣就是領著月薪在工作,反而經常被親朋好友提醒「可不可以不要只記得創業的初衷,要多為自己的未來去做規劃」。

因此她也認真思考自己的理財規劃,在過去兩三年間,常在東南亞國家旅行的她,決定開始去研究台灣與當地的房地產現況,進而發現另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炒房現象。因為炒房造成高房價,高房價加速社會的貧富分化,降低了社會內需,連動出嚴重的社會問題。

投資的本質 是創造價值或擁有資本?

張希慈認為投資的本質若不是透過創造價值來得到收入,而是因為擁有資本所以得到收入,這樣的狀態是不太理想的。因此她體悟出最理想的投資理財規劃,並不是單看所謂的投資報酬率,而是是否有創造了相對應的價值,並非單純的以資本換資本,且回歸事情的本質應該是,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並能體認自我價值的存在。

跳脫舒適圈一直都是一個很不舒服的過程,一定會遇到失敗、遇到困難,甚至造成別人麻煩的事情發生,但張希慈認為,如果明瞭自己在撐過這些不舒服的過程後,會走向何處,這就值得撐下去。

其實,跨出舒適圈並不是一個核心問題,應該是跨出去之後,你的舒適圈是否擴大了,是否擁有更多技能、視野或資源,如果有的話,那麼跨出舒適圈的過程就是值得的,但如果沒有方向不如放棄,關鍵並不是在不在舒適圈、是否有跨出舒適圈,而是你所在的環境,是否與你想去的方向一致。

※理財周刊1047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台美BTA與兩岸ECFA
◎封面故事>中國去ARM化 台IP廠迎轉單
◎理財我最大>創業家張希慈 為年輕人找方向
◎全球理財觀>美元指數入冬面臨嚴峻考驗
◎新聞熱線>和頓集團跨足全球版圖
◎新聞熱線>亞果成立台北會所 搶攻富豪市場
◎理周幫幫忙>台積電加入RE100
◎理周幫幫忙>央行祭限賣令台幣會繼續升值嗎
◎金融科技新論>JP Morgan銀行重視金融科技人才!
◎房地產會客室>當前都更與危老的不確定因素有哪些?(二)
◎戰情室>台股一路發操作策略
◎企業巡禮>一福堂老店新意 傳承記憶中的好味道
◎房市放大鏡>不動產市場四箭齊發 是喜是憂?
◎理善大家來>培力陪伴 延伸計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