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跟591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解讀2021年的投資大方向,「疫苗荒、晶片荒、貨櫃荒」九個字可以概括。這個COVID-19新冠病毒像是有智慧似的,就在疫苗問世後,加速了變異的速度,英國變種、南非變種,甚至巴西還傳出一人同時感染兩種變異病毒,此新冠病毒在相對貧窮國家繼續擴散、變異,導致WHO呼籲英國(其實也是呼籲其他收購疫苗的富裕國家)暫停繼續施打疫苗。
上半年人流與物流仍受限
因為已經接種一劑疫苗後,可以達到65%的效力,對於重症致死已經具有防護力,雖然臨床上並不確定施打一劑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可以持續多久,但一般認同至少有三至六個月的效力。與其同一人施打第二劑疫苗達到90%以上的效力,WHO認為還不如讓更多的貧窮國家獲得接種疫苗,圍成更大的防護網,才能早日終結這場疫情。
的確,理智上,WHO說得客觀,但面臨生死關頭,相信沒有政治人物會甘冒國內反對意見風險而施大愛,所以疫苗問世,只是抗疫的第二階段,人流與物流依舊受到限制,至少今年第三季之前現況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因為疫情導致去年全球航空公司倒了四十多家,加上純貨機本就占約二成,受到去年二至四月中美歐等經濟體無預兆的封城鎖國震撼,供應鏈的庫存降至臨界點,經此教訓,各大廠商預先下單備料或下長單,造成貨櫃海運業突然迎來百年來最旺的第四季,「缺工、缺櫃、缺船」是當前貨櫃業者的共同認知,情況類似缺疫苗般的無解。
第二季貨櫃運價可能大跌
關鍵在於海運業長期不景氣,大量的船、貨櫃都被拆掉了,經歷過「榮景大賺、搶造船、殺價惡性競爭、最後賠錢,然後小航商倒閉、拆船、大航商互相整併」的過程,業者都認清了,有錢慢慢賺,搶市殺價賠錢損人又不利己的道理,導致近年來大家都不想造櫃。
這波市場急單出籠,源自於疫情,既然疫苗已經問世,雖然不知疫情何日終結,但大概也就是這一、二年內的事情,所以缺櫃無解。但短期來看,歐美封港、缺櫃問題會隨著疫情減緩而舒緩,屆時大漲的貨櫃運費會大幅回跌,低點可能出現在今年第二季左右,但之後會持續往上。
了解了這波海運貨櫃的運費大漲背景後,就可以知道股價短線的轉折在元旦前後,陽明32.15元高點出現在一月四日,符合上述的觀點,既然運費的低點可能出現在年中,整理時間仍長,季線支撐就不一定能守住,於是一月二十九日盤中20元整數關卡攻防戰時,罕見出現高達十四筆的「487」張賣單釋出,而「487」與台語諧音「是白癡」相近,讓網友不禁揣測,是賣出者罵自己是白癡才買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