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者不可信 可信者不可愛
台股在五月開局風雲變色,三大觀盤指標:成交量、當沖比與指數震幅都頻創新高,每天開盤都今日不知明日事,這意味著一個大一統時代的瓦解,一個新秩序建立前的亂世。
亂世下,變態成為常態。以往成交量四千億是崩盤的前兆,現在變成了低消而已。而台股的天量在五月四日的6723億,個股當沖率最高則為五月五日愛普的七五.六%。這種天文數字絕對來自於政府把當沖稅調降引發的自然結果,但背後突顯出台股市場新一批操作者有別於過去三十年的操作邏輯。
這批新手以九○後的新生代為主體,市場統稱為小白,但不見得是個負面詞,其中不乏橫跨在投信界與市場派間的高手,透過網路世界的合縱連橫所晉身的新主力。他們沒有太複雜的邏輯,對事理的分析很直白,演變為對股價的追逐沒有包袱,對技術分析量價藩籬的新定義,甚至帶動外資法人對個股評價模式的改變。如果大家需要例證,不妨回想自去年以來目睹之怪現象,然後逐步演進到現在亂世的景況:
1.先是雞肋代名詞的台積電變成護國神山。
2.再來是復古風的聯電、華邦、友達所引發的低價風。
3.接著則是IC設計沛然莫之能禦的錢塘大潮,管它本益比是幾倍。
4.最近則是追求低本益比的原物料股族群。
但時至今日,第四點變成矯枉過正,造成傳產股的極陽與電子股的極陰。極陽包括:航運股的市值比為二.六%,但五月四日的早盤因陽明公告單月獲利而成交比衝至三一%,超額度十一倍;鋼鐵股的市值比為二.二%,五月六日早盤因中國五一長假後大漲鋼鐵股成交比來到一八%,超額度七倍。至於極陰,則是電子市值比為六二.五%,但五月四日早盤成交比居然低到四三%,不足率近二○%。
其實極陽與極陰形成的關鍵,與當沖造量及隔日沖造價有直接的關係。但不管如何,這個盤勢在全球央行不升息抗通膨的前提下,都不致形成崩盤或走空,唯一差別只會發生在類股主流間的移轉而已。畢竟極陽有物極必反、極陰有否極泰來的可能。至於陰陽間如何掌握極致點的來臨,有個歷史經驗可以參考:
二○一八年的國巨,在全球被動元件缺貨及漲價下,股價一路從二位數來到三位數。當六月九日股價來到1180元時公布單月獲利,次日本土券商調高EPS上看111元,給予十五倍本益比上看1680元目標價,潛在漲幅為四八%。但實際上,股價僅在一週內漲到1310元即見頂,只比1180元多了一一%而已(見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