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雙重變異病毒+美中政治角力


繼倫敦銅站上每噸一萬美元的十年新高後,倫敦錫十年來首次突破每噸三萬美元,美國軟木期貨突破一千六百美元大關,創歷史新高,既然聯準會不擔心通膨上升,那麼市場就放膽往通膨概念裡砸錢,導致CRB指數突破二○一一年四月359.43高點以來的下降壓力線,大宗商品還能進場嗎?

筆者不只一次的提醒大家,想看透這個盤,就得先看透這場疫情的走向,只要疫苗施打的速度慢過病毒變異的速度,十四天隔離期就不可能解除,特別是印度已經成為大型新冠病毒的培養皿,在印度一萬三千個新冠病毒樣本中,發現有三五三二個樣本存在印度雙重變異病毒株(B.1.617),印度官方承認第三波疫情已無法避免。

疫情方興未艾 原物料頻漲價

最近在印度有辦法的人紛紛逃離,這情景像極了去年武漢封城前一晚的三十萬人大逃亡,相信不久之後,印度雙重變異病毒將擴散到全球。印度向被稱為金磚四國之一,屬於開發中國家尚且如此,更別說還沒有人關注的非洲(鋰電池原料主生產地)疫情有多嚴重。

因此未達群體免疫,缺工自然難解;失業人口一多,政府就得祭出紓困方案來刺激經濟。於是需求端不僅未縮減,反而還有報復性消費與廠商建立安全庫存等需求擴張,於是疫情造成淡季不淡,旺季照旺,結果就是原物料頻頻漲價。

雖然漲價的供應鏈傳導其實很緩慢,通常廠商都自行吸收,但這次原物料的漲價已經超過廠商能夠忍受的界線,台灣本田新車CR-V入門級VTi先開漲價第一槍,漲2.1%,緊接著特斯拉的中國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車型跟進上漲一千元人民幣。

車子跟營建是消耗鋼鐵的大戶,在車用晶片缺芯的背景下,消費者似乎能接受漲價這個事實,特別是中澳關係惡化,中國不滿澳洲取消一帶一路協議的舉動,宣布無限期暫停兩國經濟對話,導致五月七日的中國鐵礦砂價格大漲4.98%,創歷史新高達212.75美元,鐵礦砂最大消耗國跟最大出口國交惡,於是五月八日中國鋼坯大漲130元人民幣,報每噸5350元人民幣,九十五家鋼廠上調廢鋼採購價10-200元人民幣,看樣子中鋼不僅六月的盤價不漲也難,恐怕第三季也是易漲難跌的局面。

二○二一高鋼價元年

目前亞洲熱軋每噸一千美元,中鋼五月盤價才八六○美元,價差一四○美元之多。無巧不巧地碰上美中兩大排碳國承諾未來十年內達到碳高峰,低碳鋼時代的煉鋼成本提高,六月一日中國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落實,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嚴禁增加鋼鐵產能總量,開啟鋼鐵業總供給受限時代,再加上拜登二.三兆美元的基建計畫(雖然分十年進行),需求增加,顯然鋼鐵產業進入高科技低碳煉鋼時代,在成本墊高、供給受限、需求增加的情況下,二○二一年可謂是高鋼價元年。

自從拜登規劃推出二.三兆美元基建計畫後,美國鋼鐵相關股大漲至今,統計今年以來美國鋼鐵漲66.17%、美國鋁業漲78.74%、紐柯鋼鐵漲87.12%,漲到美銀、花旗等分析師出面預警喊空,如果是以前的話,相信鋼鐵股早就跌得淅瀝嘩啦的,但這疫情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新手小白拿著政府的失業津貼來搏一把,這群伴隨著互聯網長大的八○、九○後新股民,利用社群集力、螞蟻雄兵搬大象對抗空頭,最著名的戰役就是打著「只能活一次」哲學的Gamestop軋空秀,這次全球的鋼鐵股會不會歷史重演,相信美元指數會是一個關鍵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