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推升需求 全球電子商務題材續紅
印度受到COVID-19疫情肆虐,單日新增確診和病歿人數屢破新高,醫療體系已在崩潰邊緣,引發全球關注。而台灣本月起,本土疫情感染再擴大,造成市場恐慌,法人機構預估,亞洲國家多以出口為導向,疫情擴大造成的影響主要會是在內需部分,但後續確實需密切觀察疫情是否會影響到科技產業鏈。
新冠疫情對開發中國家的影響持續擴大中,好不容易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稍見曙光,如今市場再度掀起隱憂,某種程度上也拖累了景氣復甦的速度。根據過去一周ETF資金淨流量顯示,整體股票型ETF近周獲資金淨流入一三九億美元,其中主要淨流入美國五五.五億美元、全球二三.六億美元及日本十七.六億美元;歐洲、中國、東歐及拉美股市也分別有資金淨流入七.八億、七.一億、○.一億及○.○三億美元。
特別是仰賴外銷出口的亞洲,隨著疫情在印度、日本與部分東協國家的擴大,缺料與缺貨的消息頻傳,也讓外資上周降低了對亞洲股市的買進力道,使得亞洲股市的表現在上周也跌多漲少,數據顯示,新興市場及亞太股市的資金分別為淨流出一.五億及一.二億美元。
外資看好 中國股市傲視亞股
據統計,上周外資對東北亞股市僅買超中國股市○.八八億美元,這當中除了受到五一長假的影響外,四月份中國採購經理人PMI指數微幅下滑也是原因之一。即使如此,中國股市仍是今年外資在亞洲最支持的股市,年初至今買超金額累計達二三六億美元,遙遙領先其他亞洲市場。唯媒體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可能維持對中國企業投資禁令,壓抑中港股市收黑。
針對相對強勢的台、韓股市,上周外資皆同步賣超。台股上周雖僅遭外資賣出四.二一億美元,上周的大幅波動,已經引起投資人驚恐,加上集中市場高檔連續五千億以上的成交量,永豐金證券表示台股有待冷卻,建議投資人暫時觀望。今年來外資雖已累計賣超達九十八億美元,但對照台股今年至今上漲一七.三二%同樣高居亞股之冠的表現,可明顯看出,外資今年的買賣超動態,對台股走勢已不再有決定性的影響。
台股上周連續出現5,978億與6,723億的大量,瞬間摜破一萬七千點大關,造成高檔山崩的原因,可歸咎於台灣突然出現疫情恐慌。永豐金證券表示,從過去經驗看,這種突發的利空殺盤常會伴隨急速反彈,上周的長下影線是否具有支撐力道,有待觀察產業基本面發展。本周末將是台股第一季財報公告期限,全部財報統整比較有可能使股價再調整,同時不少公司也在本周召開法說會及股東會,股利題材將會是評價焦點。
另外,受到疫情持續擴大影響,外資上周對印度股市的賣超金額已擴大到三.七六億美元,但印度股市卻還是小漲了○.八六%。東協各國除了印尼有資金淨流入外,其餘市場還是面臨外資賣超的壓力,就連過去表現相對強勢的越南,外資在上周也賣超了一.二九億美元。
景氣復甦仍是未定數 留意股市大幅波動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近來缺貨與缺料的狀況已在部分航運及原物料價格上反映,這雖有助於推升類股輪動,但同時也擴大市場對通膨的預期。據四月份已公布的財報顯示,大部分企業的獲利都優於市場預期,而循環股因基期較低,股價較受激勵,但NASDAQ與費城半導體則是軟弱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