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股變了嗎?
前波飆漲的人氣股,籌碼一旦鬆動就快速拉回,而整理良久的台積電6月營收驚艷,股價重新站上6字頭,帶動電子股人氣回流,蘋果概念股、集團作帳股、同族群比價股都有機會。
是的,風水輪流轉,第二季風光的航海王,暫時要告別鎂光燈,換人做做看。第三季雖然是航運的傳統旺季,但別忘了,航運的生意是來自科技業第三季的傳統旺季需求所推升,所以從三月下旬的蘇伊士運河堵船事件到五月下旬的鹽田港工人染疫封港為止,航運類股在第二季整整翻了二倍之多,也該換人做做看了。
景氣循環股 淡季買旺季賣
正所謂「買在淡季、賣在旺季」,貨櫃三雄在傳統淡季上演神鬼奇航的飆漲,進入第三季在歐美政府出面關切高漲的運費,俗話說,民不與官鬥,既然拜登有意見,那麼適度的尊重一下,面子上過得去,也讓各行各業的成本穩住,有利於第四季的零售銷售旺季的架上終端產品。
果然七月十三日航運類股指數跌8.72%,跌破二十日均線支撐,但樂觀派認為,美國政府的調查主要以不當收取的溢收費用為主,而非針對運價,運價具體走勢仍由供需決定,在缺櫃、缺船、缺工的供不應求的旺季當下,市場對於海運運價仍抱持樂觀看法,認為拉回就是找買點,特別是五月初COVID-19華航機師本土確診案例之後,貨櫃三雄股價從百元拉回到六字頭,雖然當時連續四天跌停板,但事後回顧卻發現,當時恐慌的氣氛正好創造另一次逢低買進翻倍的起漲點。
陽明現增價 透露後市玄機
尤其陽明的現增價定在182元,七月十三日收盤176元,根據陽明公告,此現增案繳款期分三階段,這次增資原始股東放棄,保留員工認購,員工認購10%,認購期間為七月十三日到七月十四日。最關鍵的就是90%圈購人繳款情況,這90%最後繳款時間為七月十四日,陽明能否用十六億元的股本為公司換到291.2億元,這90%的投資人參與意願就非常重要。
如果萬一股價繼續跌,而且陽明也募資成功,那麼將來如果不是融券大減(現增鎖單),軋空力道削弱,就是等這波拉回修正結束後再伺機補漲,彌補參與現增特定人。而且,當下真實世界的海運供應鏈其實很脆弱,何時會再出現類似杜拜港的貨櫃輪爆炸事件,或是往年冬季美西港口的罷工潮,這些黑天鵝事件出現時,就算政府強監管,該反彈的還是會反彈。
一般來說,進入中期波段整理的股票,大多拉回到季線或半年線附近打底,整理的時間約五周。短線觀察兩個轉折的機會,第一個是長榮二次分盤交易處分到七月二十日,另一個則是七月二十日召開股東大會的萬海,所以說不定本期出刊後,有機會見到短線的止跌點。
台積電法說 聚焦重複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