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看台灣與外資不同調
最近東京奧運會如火如荼的展開,看到桌球混雙贏得銅牌,女子跆拳道五十七公斤羅嘉翎搶下銅牌,男子柔道六十公斤楊勇緯奪下銀牌,女子舉重五十九公斤郭婞淳拿下金牌,台灣選手優異的表現,振奮台灣人心,每個背後努力的感動故事一一被媒體報導,不僅同為亞洲人的日韓粉絲被圈粉,透過電視螢幕看到台灣美好的一面,感覺希望無窮。
郭婞淳奪金牌 讓世界看見台灣
郭婞淳奪金「讓台灣被世界看見」,許多外媒報導,在地圖上根本找不到名為中華台北的國家,「到底拿下金牌的這個神秘組織是誰?」透過《澳洲新聞》、法媒《法蘭西24》等外媒的報導,讓世人認識民主自由台灣的真善美,國人應該要以身為台灣人而自信自強。
是的,陰跟陽、善與惡、美與醜、多與空…等,本就同時並存,關鍵是自己選擇從那個角度看世界,從悲觀的人眼中只能看到危機,但樂觀的人眼中處處是機會。
最近美中副部長級外長天津會談,坦率且深入的談話,將美中矛盾攤在陽光下,台灣是美中核心矛盾的重中之重,引發兩岸三地的股市大震盪。陸外資今年以來賣超台股4985.73億元,其中七月一日至二十七日累積1018.53億元賣超,是僅次於一月賣超1130.8億元、三月賣超1508.98億元的今年第三大單月賣超金額。
以台灣第一季GDP 8.16%的十年半新高優異表現,陸外資應該大力按讚才對,尤其處在全球晶片荒的背景,可是陸外資不但不加碼,反倒在第一季賣超3440.3億元,佔了一至七月總賣超的69%,由此可見,陸外資選擇戴著不信任的眼鏡來看台灣,自然看不到今年台灣GDP不僅能夠保5,甚至有提高到5.4%的機會。
政治風險指標 台灣排名續滑落
根據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的台灣投資環境風險評比(POR)總分61分,在列入評比的全球五十個主要國家中,排名第四名,與二○二○年第三次評比相較,滑落一名,關鍵就在於「政治風險指標」台灣為全球第二十一名,比二○二○年第三次評比下降七個名次;且BERI預測,台灣明年政治風險排名將持續滑落,來到第二十四名。
對陸外資而言,身處美中地緣政治角力核心的台灣,什麼都好,就是政治風險正隨著中國經濟日漸強大,中共的政權越加鞏固而提升,尤其是中國對內沒有成功的策略應對經濟放緩、人口高齡化等問題,對外面臨歐洲和亞洲對中國的負面觀感有增加趨勢,因此只好打美國轉移焦點。王毅的三底線說,擺明了美中雙方互相不會讓步,中國甚至認為美國對他們的需求,勝過他們對美國的需求,雙方對抗態度朝更強硬的方向前進,而台灣牌是拜登聯合盟友圍堵中國策略中的王牌,所以推測政治風險是陸外資減碼台股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