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抗漲
聯準會的通膨暫時論,原先主要是研判運費到了十月份就會轉折向下,然後隨著疫苗的施打普及,結束供應鏈之亂,通膨也將下滑,但美國的港口自動化不足、卡車不足,因現在有些公司採用無人駕駛的貨車,所以卡車公司出高價徵人也找不足人,因為年輕人不願進入這個可被替代的行業。
通膨三大元兇 政策如何因應
產業結構性的問題,拖延了運費轉折的時間,樂觀者會認為,依照目前的情況,塞港無解會延續到明年第二季,正好接續第三季的旺季,明年又是沒有烏雲的一年。可是這跟聯準會的觀點不同,聯準會十一月初的觀點是明年第三季或第四季通膨將舒緩,當然是指供應鏈之亂到那時候會緩解,那麼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誰對?誰錯?
可以確認的一點就是,當下的通膨如果繼續上揚,美國政府的新政策一定出台,務求把通膨打下去。如果不是把油價打下去,那就是把晶片價格打下去,如果都不是,那就是要把運費打下去,可是上述的產業結構又無法短期改善,運費又維持在高位,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那怎麼辦呢?最後就會形成消費力萎縮,只要需求減少,那就可以讓運費下滑,而這就是停滯性通膨的雛形。
打破通膨僵局 就看誰先讓步
所以到時候如果不希望需求減少,那就是船公司自己要吸收成本,消費者、船公司、聯準會、白宮、碼頭工會、卡車及司機等,總得有一方讓步,這個通膨繼續上漲的循環才會打破,就等著看誰會讓步。
市場傳言拜登將在感恩節之前公布下任聯準會主席,最新出爐的美國十月CPI和核心CPI分別創一九九○年十二月和一九九一年八月以來的年增率新高,意外暴漲的通膨數據,使得現任聯準會主席鮑爾的連任之路並不一定順順利利。
因為鮑爾的通膨暫時論越來越受到挑戰,事實上正如鮑爾所說的:「通膨來自供應鏈瓶頸,不能靠貨幣政策來舒緩」,但是因為通膨問題,拜登的民調降到41%新低,如果正如鮑爾所預測的,通膨的轉折要等到明年的下半年,那麼勢必影響民主黨期中選舉的票數。
但是布萊雷德預期明年六月之前升息兩次的立場,對股市的衝擊更大,拜登選布雷納德當下任聯準會主席的可能性不高,根據線上博彩網站PredictIt的資料,截至十一月十一日,鮑爾獲得參議院批准連任美聯儲主席的可能性為74%,而布雷納德獲得提名的可能性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