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關鍵推進 打造再生醫療成第二座護國神山
二○一五年,八仙樂園塵爆事故,幾位年輕人全身燒燙傷達九五%,一般來說,大面積且深度燒燙傷的存活率不高,這些患者接受日本J-TEC公司的細胞治療,先在身上取2×3公分大小的皮膚送進日本實驗室培養,三周後培養出二十至三十張8×10公分的皮膚層片再植回患者身上,術後復原狀況良好,且皮膚沒有色差。
無獨有偶,二○○七年,日本大阪大學心臟血管外科澤芳樹教授從患者大腿內側骨盆肌取出細胞,養成心肌層片,開胸後植入心臟,心肌在一個小時內長出新血管,第一個案例手術至今十五年,患者心臟狀況依然良好。
全球再生醫療市場 估十年成長十二倍
心臟層片對於心肌受損、心臟衰竭治癒率極佳,二○一五年日本官方採取先上市後監測的策略,火速讓此項技術通過法規,至目前為止,日本已有八十個臨床應用及一百個健保給付案例。
宛若日本動漫《怪醫黑傑克》的醫療場景在現實生活中上演,過去用藥物、手術治療,只能改善症狀或延緩病程,現在透過細胞治療,被認為是不治之症的癌症都有可能被治癒。
比方說,諾華藥廠(Novartis)以CAR-T治療血癌,透過基因改造,在T細胞加上導航裝置,尋找並殲滅癌細胞,經過三個月的療程及長達五年的追蹤,九成的患者症狀有緩解,有一半以上長期無病存活,顛覆對癌症治療的想像。
諸如此類,運用細胞的再生能力來修復身體組織或器官的醫學,統稱為「再生醫學」,根據統計,預估二○三○年全球再生醫療市場規模將達一千二百億美元,比起二○二○年的一百億美元,足足成長近十二倍。
美國FED預期到二○二五年,每年將通過十至二十項細胞治療及基因治療產品,鼓舞全球再生醫療市場發展,包括美國、日本、台灣、歐盟等各國醫療單位有多項細胞治療的實驗及研究在進行。
跟上國際腳步,台灣在二○一八年通過《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開放六項細胞治療技術,三年來全台已有超過六十家再生醫療公司,共有二八二件細胞治療技術申請案,最後核准一○七件,過去束手無策的癌症或罕見疾病治療出現一絲曙光。
增設專用基金 獎勵再生醫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