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成功 安基靠皮膚與罕病新藥異軍突起


2020年第一季,合一生技(4743)以5.3億美元的創紀錄簽約金,將旗下異位皮膚炎新藥FB825,授權丹麥Leo Pharma,一舉成為台灣市值最高的生技醫藥公司。事實上,皮膚用藥是熱門醫藥市場,市場規模高達三百億美元以上。而罕見疾病規模更是醫藥市場新藍海,根據研究機構Global Market Insights預估,全球罕見疾病治療市場至2026年將成長到3,171億美元,是皮膚用藥的十倍以上。

台灣小分子新藥公司安基生技新藥(以下簡稱安基),旗下不僅具備皮膚病新藥,也具備可治療中樞神經病變或退化引發之相關罕見疾病新藥,而獲得眾多法人股東青睞。自2019年起,已成功吸引許多生技一線投資法人入股,募集二千五百萬美元,在台灣新藥公司募資逐漸艱困的環境下,格外難得。

重整成功 吸引一線法人股東

安基於2014年12月由生寶集團創辦人章修綱創立,並邀請知名藥物化學專家陳基旺教授擔任研發顧問,協助指導藥物研發團隊,為公司奠定基礎。多位國內知名生技公司負責人也看好安基的新藥平台,以及陳教授的研究與學術聲譽而投資安基。

然而,由於創辦人章修綱於2018年底發生財務危機,公司進行重組。新股東於2019年力邀於順天醫藥(6535)卸任總經理的黃文英博士掌舵。黃文英具有數十年開發皮膚與中樞神經新藥的經驗。當時有皮膚科新藥的興櫃公司安成生技(6610)也看上同樣擁有皮膚新藥的安基,於是與安基洽談合併,並於2019年三月正式對外發布訊息,約定由黃文英領導合併後的團隊。不過,由於合作條件未能達成協議,合併案於2019年十月底告終。

黃文英擔任安基總經理後,即積極整合既有研發團隊、招募新血。同時主導減資後的再增資,改善財務結構,充實營運資金。儘管與安成合併未成,仍募集足夠資金,持續安基既有新藥的開發。目前資本額已達到6.5億元,讓研發團隊得以全力推展旗下產品線進程與爭取對外授權。

併入有聯生技 1+1不只大於二

黃博士加入安基之前,即曾成功帶領順天醫藥轉型。進入安基後,擅長開發策略規劃的她,決定避開研發經費高昂的癌症相關疾病,也不做已經有多項產品或競爭者的擁擠(crowded)領域,而聚焦於作用機轉明確,但尚待被重視並積極研發新藥的疾病領域,讓團隊的經驗與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


此外,她也透過2020年底與有聯生技的合併,取得已進入臨床階段的全新化合物AJ101與AJ201,加上先前安基既有的產品,目前安基旗下已經有完整的新藥產品組合(如附圖)。而有聯團隊加入後,充實了產品線,也成為全方位的新藥研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