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撐腰 工業電腦訂單滿手



萬物皆漲的高通膨時代,大家只好勒緊褲帶,花錢自然會更為謹慎。消費縮手預期已引發市場對企業獲利的擔憂,導致股市在歷經評價修正後,再次面臨獲利修正的調整,進一步加深跌勢。此時,營運不受景氣循環影響,持續向上挺進的產業,將有望成為市場資金未來的新出海口。

消費者信心創十年新低

全球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問題,疊加烏俄戰爭及制裁所導致的能源、農糧等民生相關原物料短缺,形成近期完美的通膨風暴。美國二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七.九%,高於市場預期的七.八%,創一九八二年一月以來的新高紀錄。

美國密歇根大學二月的調查,消費者預估未來一年通膨率將達到五.四%,創一九八一年以來新高。

該報告顯示,有史以來最高比例的美國人預計他們未來一年的財務狀況將會惡化,顯示通膨收入及可支配所得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從前一月的六二.八降至五九.七,低於市場預期中值的六一,創二○一一年以來最低水平。

在美國數據公布前,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已於三月利率決策會議後警告,供應鏈中斷及更高的能源成本,可能會拖累消費與投資,經濟前景面臨的風險已大幅增加,短期內經濟增長將會下降,歐洲央行下修經濟成長預期,今年GDP預估值從原本的四.二%降至三.七%。

股市獲利下修風險增

由於民眾消費意願將因可支配所得減少而降低,降低消費市場的總體需求,企業端也會因經濟前景不明,調整原先的資本支出計畫,導致終端產品銷售減少,進而衝擊廠商營收及獲利。

高盛就因此下修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的今年EPS預估值,從原本成長二二六美元降至二二一美元,明年EPS預估值也從二四○美元降至二三三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