儕陞生技多元醣體新藥 競逐千億失智醫藥市場
醫藥技術日新月異,人類整體平均壽命提高,許多國家已步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急增,老化的醫藥需求,也隨之而來。佔「失智症」最大比例的阿茲海默症,就是一例。台灣植物新藥研發公司儕陞生技,以大豆為原料,透過專利技術,研發可治療阿茲海默症的多元醣體新藥,已經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二期臨床試驗,若成功上市,將造福全球廣大病患與家屬。
失智症為全球前七大死因,且由於平均一位病患需要三名護理人員照護,耗費極高社會成本。2021年全球失智病患耗費的社會成本為1.3兆美元,到2030年將成長為2.8兆美元。研發失智症新藥成為醫藥界亟思克服的難題。
根據統計,2021年全球失智病患高達5500萬人,估計到2030年將成長至7800萬人。藥品市場規模2021年為239億美元,至2030年將成長至515億美元之譜,商機龐大。
失智症藥品需求龐大
根據傳統醫學研究,年長者腦組織的乙醯膽鹼含量,較正常年輕人少三成左右,而罹患失智症的老人,則會減少七成到八成左右。故目前主要治療阿茲海默失智症的藥物,如「愛憶欣」(Aricept)、「憶思能」(Exelon)以及「利憶靈」(Reminyl)等,主要是以補充神經傳導物質的乙醯膽鹼來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不過,多數病人長期服用之後,仍難逃病症惡化的命運。
此外,科學家多年研究發現,失智與老年人腦內累積的類澱粉蛋白沉積有關,但在此類新藥開發上多數均以失敗告終。
在將近二十年都沒有失智症相關新藥上市後,美國FDA於去(2021)年六月「暫時性」核准,百健(Biogen)公司的Aduhelm上市。該產品上市後,百健股價暴漲近四成,顯示市場的高度期待。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Aduhelm上市後,爭議也隨之而來。一方面有專家質疑其臨床試驗數據仍不足以取證,另一方面,其療效也不明顯,更有三分之一使用的患者出現腦水腫、腦出血 等嚴重副作用。
日本與歐盟因此並未發給Aduhelm上市許可。在美國,也僅能提供給已使用Aduhelm的患者繼續使用。
今(2022)年五月,百健甚至宣布將與日本衛采(Eisai)合作發展另一款治療腦退化症新藥,形同放棄Aduhe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