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杯忘情水,還我多頭不流淚



台股好不容易有驚無險送走了裴洛西女士,卻始終趕不走鮑爾這位鷹爪。8/26全球央行大會根本是獵殺多頭大會,全球股市一陣屍速列車才剛在9/6踩住煞車,眼看美國九月底升息三碼已成共識,但又深怕FED再鷹浪穿腦趕盡殺絕。這股低氣壓,著實讓人想大吼一聲:「鮑爾,別鬧了!」

FED的葫蘆裡,難道真的只賣多頭絕命丹?

美國十一月大選將至,市場咸認降通膨才是選民關心,即便提高失業率、犧牲經濟成長也在所不惜。因為要把核心CPI年增率降到聯邦目標2.5%以下,顯然猶如八年抗戰的艱難。鷹式升息之路似乎盼不到盡頭……

若筆者告訴大家:「世上最容易被對作的事,就是牢不可破的共識」、「明年Q2有降息空間」,會不會被狂噓洗版?因為我不認為美國才剛經歷新冠疫情的無法工作,現在可以忍受經濟衰退的失業再起;再者揮舞著降通膨的大纛,就可以擄獲選民芳心,這種一廂情願的說法,至少華爾街女股神伍德就第一個跳出來抗議。

但反對者是狗吠火車,就如同八月初裴洛西事件,即便筆者再怎麼論述本質上與1995年的差別,還是阻止不了有些人賠售房產移民的決心。直到近期,拜讀邱志昌博士的「回到未來:將肯定FED現在、反通膨戰術高明」一文,才終於有種相見恨晚的心有戚戚焉,確認FED葫蘆裡裝的,不是絕命丹,而是忘情水。

給我一杯忘情水,還我多頭不流淚

全球通膨形成有三部曲:濫觴於去年中的疫情封港,成就在今年三月的俄烏開戰,登頂於六月的中國封城。這畢竟是天災人禍,但並非不可逆,七月以來布油與糧食價格都已下滑反映這個推論,惟工薪與房租的僵固定會讓CPI驟降產生遞延效應。

圖一是筆者認為FED真正的核心思維,亦即輸入型的通膨不可怕,等供給曲線S’回復S水準即可。但過早鬆懈引發的需求推升才是通膨黑洞的來源。一旦D’形成後,價格將二次螺旋式上揚形成猶如颱風的藤原效應。

於是乎FED一切置經濟於死地的鷹式作派,就可以理解為嚇阻與壓抑需求的不得已而為之,而非不顧資本市場的顢頇與傲慢。或許讓市場喝下這杯忘情水,斬斷對鴿式升息與提早降息的所有預期,才會真正讓需求絕情棄愛,達到降通膨的目的,而不用在乎是否一定要降到2.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