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謀2024
截稿日正好是聯準會九月議息會議,在美國八月CPI年率增幅意外高於市場預期後,9月16日美國二年期公債殖利率收3.85%,創2007年10月31日以來新高,這是代表前方有著比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更大的風暴等著嗎?
對通膨後勢預期 是市場最大分歧
彭博9/9-14對四十五名經濟學家進行調查,結果多數預料聯準會今年底該利率將進一步上升至4%,2023年全年將維持較高利率,關於這點筆者是認同的,現在市場最大的分歧是對通膨的後勢預期。
彭博針對經濟學家調查通膨預測顯示,今年將為5.2%、明年2.6%、2024年2.2%,這意味聯準會設定的2%通膨目標要到2025年才有望實現,而筆者認為這觀點有點樂觀,估計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俄烏戰爭可能在明年結束作為假設前提。
對於通膨,世界銀行提到,若要將核心通膨維持在5%,明年將要把全球利率提高到近4%;如果央行希望把通膨控制在目標區間2%內,利率可能要高達6%。但這會逼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降至只剩0.5%的水準,按人均計算將收縮0.4%,這將符合經濟衰退的技術定義。
俄烏戰爭停戰權 可能由美國決定
俄烏戰爭不僅是進行式,在美國想藉烏克蘭達到拖垮俄羅斯的目的,烏克蘭宣布他們不會與俄羅斯尋求任何協議,而是會在戰場上尋求勝利。
即便普丁在9/14-16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與印度總理莫迪談話時,表達了「我們希望這一切盡快結束」的立場,但會後記者會上普丁明確表示,主要目標仍然是「解放頓巴斯全境,我們在頓巴斯的攻擊行動不會停止下來,它還在繼續,儘管前進的速度很慢,但它一直在前進。好吧,旗幟在他們(烏克蘭)手中,他們現在只是試圖透過進行反攻來做到這一點,讓我們看看這會怎麼結束。」
由此可知,停戰的決定權已經不在普丁,而是烏克蘭背後的美國,這場俄烏戰爭有沒有可能演變成第二個阿富汗戰爭(2001-2021)或敘利亞內戰(2011年至今),將會決定這場歐洲天然氣危機對通膨的影響性將持續多久。
不以衰退作代價 高通膨不一定降
2021年11月24日德國暫停審批北溪二號,2022年8月31日俄羅斯技術性讓北溪一號斷供,9月9日歐盟限制俄羅斯天然氣價格在歐盟內部只能以現在銷售價格的20%銷售,9月15日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俄羅斯通往中國的「西伯利亞力量二號」天然氣管線將取代北溪二號,德國9月16日正式接管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在德國的業務,確保施韋德特、卡爾斯魯厄和沃堡三座煉油廠的運營。9月18日美國總統拜登指出,他曾勸告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若違反對俄羅斯的制裁會是「大錯特錯」,而北京若違反制裁,美國和其他國家可能停止向中國投資。
從上述的地緣政治角力可知,2022年的冬天美歐俄等勢力已經完成了布局,雖互有勝負,但沒有一方肯認輸,所以這場能源戰的勝負將延續到2023年的冬天再戰,換言之,2023年的高通膨不一定會如市場預期的降很大,除非以經濟衰退作為代價。
當然,夜長夢多,美歐希望拖垮俄羅斯,但不希望戰局拖延到2023年冬季,因此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援力度,才有了9月13日的哈爾科夫反攻大勝,根據烏克蘭宣稱自九月初以來已經收復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六千平方公里的領土,對西方陣營來說,這是件令人振奮的勝利,寄望在今年第一場雪之前,把俄軍趕出頓巴斯,甚至收復克里米亞。
但9月16日俄羅斯直接炸了哈爾科夫的電廠,此後開始針對烏克蘭境內的十二座發電廠實施無差別轟炸,基輔地鐵出現俄烏戰爭以來首次的停駛,自開戰以來基輔的大眾運輸系統大致如常,在電子資訊戰占優勢後,俄羅斯開始更改戰略針對基礎建設做轟炸,一旦進入到冬天,戰局變化詭譎難料。
犧牲2023的成長 有利2024的大選
換言之,當前市場對明年高通膨快速降溫的預期,取決於俄烏戰爭的發展走向,此外,中國這次較不積極於真正刺激經濟,對降通膨有著正面的幫助,但為美國經濟帶來了更大的負擔。
站在202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年來看,犧牲2023年的經濟成長,把高通膨壓制下來,對於2024年執政的民主黨候選人來說,相對有利,試想,如果到了選舉年通膨依舊居高不下,豈不是要拱手把政權交給共和黨嗎?可預見未來的一年,聯準會打擊通膨不手軟。
※理財周刊1152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鷹謀2024
◎封面故事>植物新藥大突破 康力生技植物新藥赴美掛牌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迎戰肺癌新國病 LDCT補助篩檢起跑!
◎理善大家來>善愛嘉年華 貿協永續影響力
◎藝饗新視界>液態都市中重建對話與連結的白盒子
◎地方巡禮>2022國家卓越建設獎花蓮獲7項大獎
◎房市觀察>2022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卓越獎得獎作品
◎特別企劃>美國發禁令 轉單商機送暖
◎新聞熱線>富市臺中新好地政!蛻變維新的臺中城市開發
◎新聞熱線>「上城若水」魅力總價入主台北市中心
◎新聞熱線>秋天來福隆賞芒泡溫泉 必吃海鮮漁夫飯
◎新聞熱線>「定泰臻翫」隔震器 NASA指名採用
◎全球理財觀>鮑爾化身強鷹派 明年別想降息
◎高齡金融>看見失智症家屬的身心健康與勞動問題
◎AI智能交易>交易與釣魚
◎ETF資產增長術>陸股基期相對偏低 有望吸引資金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