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這樣買 月薪3萬小資族也能創造千萬保障


談到保險,小資族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薪資有限,而不願多撥出一筆預算來做保險規劃,認為等到薪水變多之後再來買保險。然而,從保險的立意來看,就是因為賺的錢少,才更需要保險啊!

試想,當你今天月薪只有3萬元,存款10萬,有一天你生了重病需要住院、動手術,醫療費用動輒30萬元,對你的生活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當你錢越少風險承擔能力就越小,因此才需要風險轉嫁,而保險即是幫你把難以承擔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保障個人不至於背負過於沉重的經濟負擔。

究竟小資族該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之下為自己做好風險規劃?保險專家劉鳳和分享投保技巧,以下幾點小資族應該事先掌握。

*小資族投保三守則:低保費、高保障、理賠明確

保險分為許多種類,劉鳳和表示應該優先處理「重大風險」。

「保險有大理賠與小理賠,大理賠通常是我們沒有能力承擔的風險,這個就把它轉嫁給保險公司,至於小理賠就由我們自己來承擔就好。」

劉鳳和提醒小資族,投保時應掌握一個原則:低保費、高保障且理賠明確。

以意外險為例,年繳保費3450元,就可以擁有一般意外身故/失能理賠金500萬元的保障,若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還有增額至1000萬元的理賠金, 整體而言,保費平易近人,小資族可以在有限的預算內買到充足的保障。

「記得掌握雙十原則。也就是說,用年薪的十分之一買薪資十倍的保障,」他進一步表示。

除此之外,劉鳳和提醒小資族投保時應留意保險商品的理賠標準是否明確,避免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的認知與解釋有出入,沒辦法獲得期待的理賠金額。

「有些理賠項目上,投保人想的跟保險公司想的不太一樣。以當前非常夯的長照險來說,對於長照的定義為『生活極度需要他人照護』,這其實滿模糊的,最後可能落於投保人自認需要長照,但保險公司認為標準不符,不願意出險理賠,這就會出現爭執點。相對來說,像是癌症險定義就非常清楚了,比較少有認知出入的問題。」

*這三張保單先買好 求保障更勝儲蓄

基於上述守則,劉鳳和建議小資族可以先買好這三張保單:意外險、癌症險、壽險。

根據衛福部統計,意外致死為國人十大死因,劉鳳和表示,「其實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想走卻走不了。」

意外險的保障包含意外身故、意外失能與意外醫療,與壽險不同之處在於意外險不僅是身故才理賠,還可理賠意外失能的部分,因此透過意外險,讓保險公司來承擔鉅額的身故、失能照護與醫療費用、照顧你及家人的生活,是相當重要的事。

劉鳳和建議剛出社會的小資族第一張保單應該買意外險,並以一年期的定期險為首要考量,至於是否要含醫療可依個人需求去做決定。以不含醫療的意外險為例,他建議25歲未婚的小資族至少要買到300萬元保額,若是有騎機車或是已婚者,建議至少買到五百萬元保額,保費一年期分別是2092元與3450元。

意外險買足之後,小資族可以再選購癌症險。劉鳳和表示近年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勢,在療程長、醫療費用可觀的情況下,恐會對年輕患者帶來龐大的經濟負擔。

「許多保險業務員不喜歡推一年定期癌症險,就是因為它保費便宜,但我認為這個滿重要的,可以趁年輕把它保起來。」

他建議小資族一開始可以從三個單位開始買,以25至29歲的男女來說,年繳保費分別是522元與1299元,就可以擁有30萬元初次罹癌(重度)保險金、住院日額給付3600元,外科手術(初期或輕度癌)13500元或重度9萬元等理賠保障。

劉鳳和提醒,一年期癌症險的保費會逐年調升,建議年輕朋友可以趁年輕時保高一點的單位,待年老時若真的無法負擔,再調降單位數,避免年老體弱後想買都買不到。

最後,若有多餘預算可以加保一年期壽險,尤其已成家者背負責任大,劉鳳和建議可以找續保年紀愈高愈好的保單。以一單位100萬元的保額來看,25歲男性一年保費1300元,女性則是600元,對小資族來說負擔並不會太大。

*該保定期險還是終身險?

在保險商品中,依據保障期限與保費計算方式又分為定期險與終身險。

終身險會採用「平準費率」,舉例來說,一張繳費二十年期、保障終身的壽險保單,需繳納二十年保費,而在這二十年中,保費相同,但每期保額就會比定期險還高。

一年期定期險保費計算方式採用「自然費率」,以一張一年期的壽險來說,保障期限僅一年,隔年保費會隨著年齡調漲,但總體而言在年輕且責任重時還是比終身險來得便宜。

劉鳳和提供保單範例,一張二十年期的終身壽險,25歲男性100萬需繳納29500元,女性則繳納26500元。

相對來說,一年期壽險25歲男性保費1300元、女性600元就可以買到一百萬元的保障,是不是差距甚遠?

劉鳳和表示,終身險保費貴,建議小資族透過定期險來轉嫁風險、購得保障即可,剩下的資金可以拿來做更多元的投資,打造強而有力的財富後盾,同樣能應變各種危急時刻。

*儲蓄險、投資型保單通通不要買!

另外,許多小資族會買儲蓄險來理財,對此,劉鳳和提醒小資族不要冒風險花冤枉錢。

「市面上的儲蓄險與投資型保單利息很少優於銀行定存利率,更遑論能打敗通膨。」他進一步提到,以常見的六年期、十年期、二十年期等中長期儲蓄險為例,保戶在投保之後,一旦在繳費期間解約,不但利息領不到,原本繳出去的錢還沒辦法百分之百拿回,得自負賠本風險。

「要買儲蓄型保單,不如先把錢拿去銀行定存。」劉鳳和表示,銀行定存不論何時解約,只有利息會打折,並不會損失本金,中途若遇到很好的投資標的,也可立即解約定存,投入報酬率較高的商品。

前兩年股市熱,許多人急著投入市場搶搭快車,但建議小資族在進行積極的投資布局之前,還是要先懂得風險管理,為自己架好安全防護網,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才能少點後顧之憂。

※理財周刊1167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新年新氣象
◎封面故事>年前賣股換現壓力大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保險這樣買 月薪3萬小資族也能創造千萬保障
◎理周幫幫忙>台股年前震盪整理 投資人保守為上
◎全球理財觀>台積電法說放一邊 第一季中小型潛力股出列
◎新聞熱線>受夠夜夜翻來覆去?3技巧助你順睡好眠
◎企業巡禮>環保科技 淨水功臣:沸石
◎新聞熱線>衝刺海外市場 粉狀老茶滴雞精 西雅圖告捷
◎藝饗新視界>花藝建構女性意識-Twee Molar的異想花園
◎房市觀察>從預售建案定型化契約審查常見錯誤態樣檢視購屋應注意事項(四)
◎AI智能交易>台股2023「跌不下去的力量!」
◎房市放大鏡>「打炒房」政策已陷入「打房價與打交易量」的迷思
◎理善大家來>移民政策、民生與氣候變遷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