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大患,子宮肌瘤要不要緊?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疾病,好發於三十歲到四十餘歲的育齡女性,每四人就有一人患有子宮肌瘤。一般人聽到腫瘤不免心生恐懼,但其實子宮肌瘤大部分皆為良性,演變成惡性腫瘤的機率僅0.3%~0.5%。

儘管不會對患者生命造成立即危害,仍會在生活層面上造成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荷爾蒙養大子宮肌瘤?這些族群要小心!

臺安醫院婦產科醫師傅佩德表示,子宮肌瘤的生成,部分原因來自雌激素的刺激,若女性長時間、大量接觸動物性雌激素,或是荷爾蒙波動過大,那麼患有子宮肌瘤的機率就會大幅增加。

傅佩德提醒飲食過於精緻、高油、高糖的族群應當留意,因為這類飲食模式很有可能使荷爾蒙分泌受到影響,刺激子宮長出肌瘤。

「以油炸食品為例,食材經過高溫烹煮後會產生許多自由基,進一步導致子宮病變。另外,高熱量飲食容易導致脂肪肝或膽固醇過高,這會使得雌激素代謝過程受到干擾,進而促使子宮肌瘤增長。」

此外,未生育過的女性好發機率也比生產過女性還高。傅佩德解釋,「女性從懷孕到生育的過程中,體內泌乳激素升高,包含雌激素在內的性腺荷爾蒙分泌素減少分泌,會進而減少對子宮肌瘤的刺激。」

因此,有些患者在生產後,子宮肌瘤有退化、縮小的現象。

*子宮肌瘤影響泌尿系統與生育功能?

子宮肌瘤會因生長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病徵,治療上如何對症下藥便十分重要。「每個病患的症狀都不同,主要取決於子宮肌瘤生長的位置。」傅佩德表示。

子宮肌瘤生長的位置又分為子宮內、子宮外以及肌肉層。生長於子宮外側的肌瘤又稱為漿膜下肌瘤,靠近腹膜處,雖然不會引發子宮出血,但可能壓迫到泌尿道及消化道,影響排尿與排便;生長於肌肉層的肌瘤則稱為子宮肌層肌瘤,這類患者容易有肌肉疼痛的症狀;至於生長於子宮壁內側的肌瘤,稱為黏膜下肌瘤,病徵多為經血異常,出血量多,更甚者,將影響生育功能。

傅佩德進一步提到,大部分的子宮肌瘤皆為良性腫瘤,多半針對病患症狀,採取藥物或荷爾蒙治療。倘若肌瘤太大、生長速度過快,或是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時,才會建議病患採侵入性的手術治療。

針對漿膜下肌瘤,一般會做腹腔鏡手術來切除;若是子宮肌層肌瘤,傅佩德建議病患可以透過當前流行的海芙刀無創手術,讓子宮肌瘤組織壞死,達到無創消融子宮肌瘤的目的;而患有黏膜下肌瘤患者,則建議透過子宮鏡手術來摘除肌瘤。

傅佩德進一步補充,部分漿膜下肌瘤有一蒂與子宮壁相連,成為帶蒂的漿膜下肌瘤,這類肌瘤偶有扭轉現象,為避免組織壞死、患者發生急性腹部疼痛,通常也會建議通過手術摘除。

*準媽媽發現子宮肌瘤怎麼辦?

對於有生育計畫的女性來說,最怕子宮肌瘤影響懷孕。

傅佩德表示,子宮是孕育胎兒的場所,當裡頭長了肌瘤,就好比出現違章建築,假如子宮肌瘤的位置壓迫輸卵管及子宮腔,將影響精子移動或胚胎著床,也有可能導致子宮異常收縮、內膜接受度降低。

因此,傅佩德建議備孕女性,可以先做子宮與卵巢的超音波檢查,探看子宮環境,倘若發現子宮不平整、子宮內膜偏厚,或有子宮畸形現象,再進一步做子宮鏡檢查。

對於患者來說,子宮肌瘤多半沒有立即的危害,然而,對於受精卵抑或是胚胎來說,影響甚大,因此備孕女性還是要多加留意,一旦發現有子宮肌瘤,建議及早切除。

傅佩德接著提到,部分懷孕併有子宮肌瘤的個案,有早期懷孕流產、早產、產前出血的危險性;懷孕過程,子宮肌瘤會與胎兒相互競爭血流供應,導置胎兒因血流供應不足而有生長遲緩現象;最後在生產過程,可能發生胎盤剝離,提高生產風險。

不過傅佩德表示,針對這類族群,除非肌瘤快速長大,或其症狀無法以保守治療及止痛藥物控制,否則不建議孕婦在孕期進行肌瘤摘除手術。

他建議懷孕併有子宮肌瘤的女性,若經醫師診斷有早產風險,應多臥床休息,一旦發生頻繁宮縮,或有出血現象一定要馬上就醫。另外,當子宮肌瘤體積過大,或長在靠近產道處,會採行剖腹生產。

至於是否在剖腹產手術當中同步進行肌瘤切除?傅佩德表示,孕婦到了妊娠足月,心輸出會較孕期增加,而此時的子宮比在孕期接受更多的心輸出,血管也會比較腫脹,若在剖腹產時進行肌瘤切除手術,容易併發出血症狀,因此文獻與臨床上多半不會這麼做。

*保養子宮 妳可以這麼做

談到子宮肌瘤近年有年輕化情形,傅佩德認為,由於醫學技術的進步,讓更多女性可以在早期發現子宮肌瘤,而使得患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此外,現代人晚婚、生育年齡提高,以及飲食型態轉變,也可能使罹患子宮肌瘤的年齡下降。

傅佩德建議女性盡量避免高油、高糖飲食,並避免攝取過多含有動物性雌激素的食品,採取清淡飲食。「可以多吃些富含維他命B的綠色蔬菜,如高麗菜、花椰菜、芥藍等,以及富含維他命D的食物,如鮭魚、鯖魚、黑木耳、菇類等,以減少氧化發炎反應。另外,規律的運動、適當地曬太陽,也有相同的效果。」

許多人擔心豆類製品可能造成子宮肌瘤。對此,傅佩德解釋,文獻研究上正反論述不一,但可以確定的是,當攝取量過多、時間長,累積下來便有可能長出子宮肌瘤,因此豆類製品的攝取還是要留意適量與否。

※理財周刊1182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兩岸貿易逆風
◎封面故事>聯發科法說 台股操作策略 精選防禦股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女性大患,子宮肌瘤要不要緊?
◎理周書摘>謝佳穎老師30年主控盤心法,教你從價量看股市買氣
◎藝饗新視界>夜間旅行番外篇之意識微醺
◎新聞熱線>藝術的有氧運動 生命的光合作用
◎理善大家來>關愛唐氏症 共情共融共好
◎新聞熱線>台中綠色隱富區 再掀一波高資產移居潮
◎新聞熱線>平均地權修法衝擊市場? 台南這案自住置產客意外大增
◎房市觀察>循序漸進探索房市景氣下行12個重要指標
◎全球理財觀>守著半導體固然很好 搭上能源、AI、軍工、生技、餐飲更妙
◎編輯室觀點>台積電營收創17月新低 台積電ETF還值得買嗎?
◎博士爸爸選好股>保瑞藥業併購營收翻倍 市場沒有對手
◎新聞熱線>畫腐朽為神奇 北市污水小尖兵寫生比賽頒獎典禮
◎AI智能交易>把握景氣低迷的機會
◎房市放大鏡>全台租金持續創新高,租賃市場政策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