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年金 最強留才利器!

台灣人才嚴重外流,根據調查,去(二○一六)年有超過七成的企業表示人才難尋,人才短缺排名全球第二,只比日本好一點點,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更預測,二○二一年台灣人才外流將達世界第一。

企業要永續經營,人才不可或缺,把菜鳥拉拔培育成技能熟練的老鳥需要付出不少成本,而當員工累積到一定資歷後,企業又要面臨員工跳槽的風險,為留才企業無所不用其極,紓壓按摩、消費優惠、健身房,花招百出只為攏絡人心,其實,想要留才要先搞懂員工需要什麼、在想什麼。

就職階段,員工禁不起自己或家人突然的生病死殘,因為工作、養病及照料難以兼顧,而退休後的員工則是害怕錢不夠用,尤其經歷過勞保年金改革,人們更重視退休規劃,「團體保險」就是最貼近員工需求的福利制度。

員工眷屬團體保險 不論老病都能納保
一家位於園區的高科技公司團體保險一年理賠一百二十萬元,其中有七十萬元都是同一個員工申請,這筆保險金不是賠給員工,而是他的小孩,原來他的孩子罹患先天性疾病。美世保險經紀人臺灣區執行長許永燦納悶孩子病得如此嚴重,怎麼不回去好好照顧呢?詢問之下得到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如果我辭職回去照顧,收入中斷先不說,我的孩子就喪失了團體保險的保障,這筆七十萬元醫療理賠就沒了。」罹患先天疾病的孩子無法買保險,可是團保卻願意接納他,對這位員工來說,團保就是他為公司奮鬥的動力。

「除了體況不良的員工和家屬外,年長的父母也能參加團保,且保費比個人投保更低廉,」國立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蔡子晧認為,團體保險除了能照顧員工和眷屬、減少流動率,更落實企業社會責任(CSR),達到吸收優秀人才的效果。

團體保險之所以便宜又大碗,壽險業者解釋,是因為多人投保,保險公司可以分散風險,核保採大數法則,相較個人險寬鬆,較不健康的因子也會盡量納保,但如果過於危險,還是可能排除個案。

企業團保投保率僅三成 上市櫃公司百分百投保
不過企業投保團保的比例不高,根據統計,全國一百四十多萬家的企業中,只有約四十萬家投保團體保險,投保比例僅三成,「其實上市櫃公司和園區高科技公司團保投保率百分百,問題就出在中小企業,」許永燦表示,全台在中小企業上班的員工占全部就業人口近八成,而中小企業投保比率不高,拉低平均值。傾向投保的企業多為外商及重視人才的高科技業,以地區來分,北中部公司投保狀況比南部好。

壽險業者坦言,目前有投保團保的企業中,平均每個員工年繳保費只有四千~五千元,保障額度並不高,還有提升空間,此外,雖然團保詢問度近年有升溫跡象,但不少企業仍不理解團保功能及留才效果,實際付諸行動的不多。

勞保年金搖擺不定 退休必須靠商業保險
團體壽險、意外險、醫療險是保障員工在職時的風險,去年接連推出的團體年金險,則是保障員工離開公司後的退休生活,但是開賣至今叫好不叫座,許永燦分析,會詢問團體年金險的公司分為二種,一是原本就會幫員工做政府勞退新制以外的補充性退休金或是信託基金的公司,而團體年金險相較信託基金有些優勢(表一),因此他們會考慮用團體年金險來取代;二是財力沒那麼雄厚,但想讓員工自己存退休金的公司。若企業沒有意識到退休對員工的重要性,通常不會主動了解。


其實,絕大部分的人認為有政府勞保年金就足夠了,蔡子晧直言,勞保未來不論如何改革都不足以照顧員工退休生活,因為可怕的少子化及高齡化造成的人口結構改變將會讓財務缺口擴大,這就是為何勞保年金破產危機頻傳的原因。

正在送審的《勞工保險修正條例》方向為每月領的年金減少、延後退休,雖然可讓勞保制度走向平衡,但也只是延遲財政缺口的緩兵之計,真正可靠的還是商業保險,蔡子晧建議,政府可以稍微放手,讓民間意識到退休必須自己來做,由商業保險來負擔人民的退休金,勞保年金只是退休計畫的其中一層,而非全部。

年資愈久領得愈多 團體年金險最能留才
團體年金險設計六年「賦益權」,並讓企業與員工自行協調約定的年限,只要不高於六年,就可分年逐步將帳戶價值讓與員工。舉例來說,公司幫阿香投保團體年金險,約定在職第一~二年各領取帳戶價值的十%,第三~六年各二十%,第六年可拿回全部帳戶價值,如果阿香滿三年後離職,可領得帳戶價值中的四十%,六年後才離職,就可以取得全部帳戶價值,員工待得愈久,領得愈多,團體年金成為員工留任誘因,達到企業留才的目的。

更多內容詳見現代保險新聞網 http://www.rmim.com.tw。請至現代保險網路書城 http://www.rmim.com.tw/bookstore/或 各大連鎖書店,購買或訂閱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