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切、熱心 追根究柢止於至善的良醫──張君照專訪

消化內科(又稱肝膽腸胃科)診治疾病的範圍很廣,包括食道、胃、小腸、大腸、肝臟、膽囊、胰臟及脾臟等器官,也是民眾最常看診科別之一。

從衛福部最新發佈的資料來看,二○一六年國人最常發生的十大癌症當中,包括大腸癌、肝癌、胃癌、食道癌以及部份口腔癌都是在消化內科發現,而且有機會以內視鏡切除。如果以十大奪命癌症來看,則還要加上最近討論度很高的胰臟癌。換句話說國人最怕的癌症,一半以上發生在消化內科診治的器官。消化內科的病人從一般的腸胃炎到惡性度極高的腫瘤都有,醫師必須具備的專業,不論深度或廣度都是挑戰,一位稱得上良醫的名醫更是如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張君照正是消化內科醫師的佼佼者。

學醫、行醫自然而然 消化醫學當終身志業
曾祖父是漢醫、爺爺、叔公、叔叔和媽媽的很多親戚都是醫師,小時候生病常到長輩的診所看病,張君照說即使稱不上耳濡目染,但看到他們用心幫助很多人也確實受到一些影響。新竹中學畢業考進臺北醫學大學,對一個出身醫師世家且功課好的孩子,習醫、行醫似乎是理所當然。


奶奶在張君照剛念大學時罹患胃癌,從無法進食、日漸消瘦到最後不敵病魔,當時所知所學有限的他,體認到消化系疾病的醫療很重要,畢業後就選擇在醫界享有盛名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受消化內科專家、前院長潘憲教授以及其他幾位教授影響,張君照始終在北醫附醫鑽研消化內科,他說「這些教授都是我學習的典範」。

他診治過的病人很多,更讓他覺得「消化醫學是值得終身投入的志業」。尤其消化內科常用的內視鏡已經從診斷性發展到治療性,技術嫻熟的內科醫師在幫助病人時,更是如虎添翼。

橫跨感染科、腫瘤科 處理未病、已病前期
所謂「病從口入」,每個人每天都要吃進很多東西,消化內科的疾病理當是最常發生的,而且還常常橫跨其他科的領域,包括感染科的疾病,如B型肝炎、C型肝炎、五成以上成人會有的幽門螺旋桿菌、大腸桿菌、阿米巴原蟲、艱難梭菌等。

另外,有一半以上的腫瘤疾病發生在消化內科。因此醫師除了精通傳統內科外,還要熟悉外科化的治療,例如以內視鏡處理還侷限在胃裡面的腫瘤和早期大腸癌、肝腫瘤電燒等,換句話說,除了處理未病,也治療已病的前期。張君照說「最重要的是篩檢,只要能夠早期發現,就能用內腔治療處理,不須開腸剖腹,也可以保持器官完整。例如做大腸鏡發現容易癌化的腺性瘜肉直接拿掉,再定期追蹤,就可以減少未來罹癌的機會。如果發現得晚,那後續治療包括手術、化療等,難度就會增加很多」。

做過胃、腸鏡數萬例 挽救無數人健康性命
張君照近三十年做過的胃鏡、大腸鏡數以萬計,他最欣慰的是其間幫無數人發現及處理早期問題,不只減少日後很多複雜的癌症療程,更挽救無數人的性命。即使是罕見的小腸腫瘤,他也想方設法透過縝密的檢查找出病灶。

有一天張君照走出電梯,一位男士迎面跑來跟他說「謝謝您救了我的命」,因為診治過的病人實在很多,張君照當下沒有馬上認出眼前這位男士,直到他說「如果不是八年前您幫我找出小腸腫瘤,我可能命都沒了」,張君照才想起來。當時這位男士因為大便有潛血反應,又有嚴重貧血,做過胃鏡、大腸鏡都檢查不到病灶,但張君照研判問題應該出在小腸。為了幫病人解決問題,他跟廠商借來整組小腸鏡,果然找到病灶,確診為小腸淋巴癌。當時北醫還沒有這套設備,且小腸癌也很罕見,張君照憑著專業、用心、盡心幫病人找出其他醫師束手無策的病灶,難怪過了這麼多年,病人仍舊心存感激。

名人效應食道癌恐慌 消化內科求診者爆增
消化器官分布廣,平常門診病人就多,每有知名人士罹癌病逝,更常引起名人效應。去(二○一八)年年底藝人安迪、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相繼因為食道癌過世,消息一出不少有胃食道逆流問題或喜歡喝熱湯的民眾猶如驚弓之鳥,各醫院消化內科門診爆增。

張君照說,名人效應確實讓上門求診想知道自己食道狀況的人增加不少,不過其中很多是連胃鏡都不用做就可確定沒問題的。張君照說,食道癌可以分為腺癌與鱗狀上皮細胞癌,前者多發生在食道下段,與胃食道逆流在食道與胃賁門接觸點誘發的巴瑞特氏食道有關,較常發生在美國人,台灣比較常見的是鱗狀上皮細胞癌,多發生在食道的上段與中段,大多與飲食習慣有關,抽煙、喝酒、吃檳榔、愛喝熱湯、熱食,或曾經喝下強酸、強鹼造成食道發炎或狹窄的人,都是高危險群,另外,口腔癌、下咽癌的危險因子與食道癌相同,因此病人可能同時有兩種癌症。而有胃食道逆流困擾的民眾也不用過度擔心,遵醫囑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控制症狀就可以改善。

食道是一個有彈性的管腔,所以初期沒有症狀,當有症狀時腫瘤往往已經大到相當程度,常見的症狀是固體食物較難下嚥、胸悶,張君照說如果早點發現腫瘤,內視鏡就可局部切除處理,如果太大則必須先做化療與電療,腫瘤縮小再手術。

前體育主播傅達仁、政論名嘴劉駿耀因胰臟癌病逝,也讓網路上胰臟癌的討論度增加不少。張君照說,胰臟在後腹腔,而超音波影像容易受肋骨遮蔽,也容易受空氣影響,如果肚子脹氣就很難看到胰臟腫瘤,確實不太容易早期發現,等到右上腹疼痛或背痛,通常已經大到某一個程度。肥胖、長期喝酒、糖尿病都是危險因子,若平時血糖正常的人突然飆高,也要特別留意。

更多內容詳見現代保險新聞網 http://www.rmim.com.tw。 請至現代保險網路書城 http://www.rmim.com.tw/bookstore/或 各大連鎖書店,購買或訂閱現代保險雜誌。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
Facebook請搜尋: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RMi
LINE請ID搜尋:@rmi888
讓您每天接收最新保險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