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種保險主管視角 看他們怎麼搞定年輕夥伴

《現代保險》雜誌每年調查財金保險畢業生未來想投入保險業的意願,近九年來竟衰退大半,從壽險公會人力統計資料顯示,去(二○一八)年二十~二十四歲的業務員跌破千人大關。

保險業是一個人與人長期交流所奠基的產業,不論成交前的接觸或是事後的服務及理賠,都要透過「人」來完成,發生人才荒,相較其他行業,保險業的傷害更大。本刊採訪四位在帶領八年級生有優秀成果的主管,以四個不同的立場及環境,分享成功實戰經驗。

從四種保險主管視角 看他們怎麼搞定年輕夥伴

【國泰人壽業務部協理 鄭春松】給年輕人無限夢想舞台
曾被冠上「媽媽業務部隊」 八年級生竟暴增千人
職場年輕化至關重要,國泰人壽能在這波洪流中逆勢成長,關鍵是掌握年輕人的「Fu」,多項調查顯示「工作環境」是新鮮人選擇公司第一要素,於是鄭春松朝教育e化、更新辦公室及創新活動。增員方式也要迎合年輕世代的喜好,譬如玩桌遊、看電影、校園活動,先讓準增喜歡壽險業務的氛圍,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鄭春松分享一位八年級女業務員透過社群陌生開發的案例,她在FB上分享壽險觀念及資訊,有興趣的人留言「+1」,引來不少人回覆,最後她在這些「+1」的名單中成功促約,這比起街頭陌開,更省時省力。

此外,年輕人重生活品質,相較過去五、六年級生「工作就是一切」,七、八年級生更希望有自己的時間,嚮往「午休時間長」、「好天氣,工作提早結束出去玩」、「實現自我夢想」,鄭春松說,這些都是從事壽險業務能實現的,於是增員理念強調「年輕人的嚮往」,觸發新世代對壽險事業的興趣。

【三商美邦人壽一六二○通訊處處經理 龍文平】通訊處走溫馨甜點店風
產學合作不教保險和業績! 他談品格操守及職場應對
龍文平深耕產學合作十五個年頭,與學生緊密接觸過程中,龍文平認為要和學生保持良好關係,即使現在不加入保險業、不和他買保險,難保之後不會,因此他會無私給予保險業以外的客觀建議,學生通常是先認識龍文平這個人,再來才會對他的保險事業產生興趣,真心喜歡主管和環境才經得起大風大浪,提高定著率。

龍文平更做許多小事,讓同仁感覺到「被愛」、「被關心」,如每月慶生及不斷釋出獎金獎勵;他在二○○三年就推出女性一個月兩天的生理假,比台灣政府勞基法還早;辦公室甜甜的香味就是他見到最近天氣溫差大,不少同仁感冒,所以親自泡桂圓紅棗枸杞茶請大家喝;他不讓同仁和他有上下屬的感覺,堅持不讓同仁稱他處經理,而呼「文平哥」,團隊就是個大家庭,令人感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