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正典的精神科醫師 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任 許正典專訪

初次見面,就被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任許正典的爽朗笑聲給吸引,突然間給我一種感覺,每位心裡不安,帶著憂鬱、恐懼的患者,一定可以在看診後從許醫師這裡獲得片刻寧靜。

「我有一本書要送給你」許正典開口第一句話,就是要將自己多年來與長輩互動所學習到的點滴,與我分享。身為家中長女及為人兒媳,如何與自己母親、婆婆相處,確實在近幾年困擾著我,以前好相處的媽媽,面對家中最後一個女兒成家,又沒有跟兩個兒子同住,突然感覺頓失依靠,也漸漸容易為小事發脾氣,每次情緒上來,更是有理說不清。聽到許醫師要送我如何照顧長輩的書,實在感到無比貼心。

看到一則則殺害老人再選擇自殺的社會新聞,如何照顧長輩已嚴重成國安問題,也成為許多人精神壓力的來源。但許正典並不是一開始就懂得如何與長輩相處。

從逃避慢性病 到樂於照顧長者
許多人立志行醫,都是受到怪醫黑傑克的啟蒙,許正典也不例外,然而,天生扁平足的他,每次上開刀實習,一站就是七、八個小時,實在吃不消,只好放棄成為神經外科醫師的夢想,轉而專攻神經內科,但凡事講求快節奏的許正典,年輕時不習慣面對中風、巴金森等慢性病患,覺得與自己快節奏的個性相衝突,卻又對腦神經領域不能忘情,一再摸索,終於選擇鑽研精神科。

「我一開始是走小兒心智科,等慢慢有了歷練,現在更喜歡服務長輩,」年輕時對於緩慢的節奏感到不自在的許正典,現在是長輩心中最信賴的朋友。

照顧長輩不要「看守」 協助建立三大自主性
照顧好精神病患,最大受益者是周遭的人,許正典對家屬的關懷,不亞於患者。老人身心症中有十二%是憂鬱症、十%焦慮症、五%神經退化症,一%躁鬱症,多數合併飲食、睡眠、行動與操作運用障礙。家庭照顧者在面對年邁長輩,特別是有老人身心症困擾時,無論付出多大心力、多少關愛,很容易遭受到挫折,會認為長輩怎麼都講不通,最後弄得自己心力交瘁、身心俱疲。

「老人照顧者要注意可能因情緒不好,造成沒耐心、注意力不足和睡眠不好等問題,」照顧長輩要注意維持他們身體的自主性,不要用「看守」的方式給太多限制,讓長輩的老年生活更加怡然自得。

預防老年身心症,可以提前設想老年生活,協助長輩維持三大自主性。「身體自主」,才能有健康體魄完成任何事;「經濟自主」,無須他人接濟,生命更有尊嚴;「心理自主」,維持正向思考、和諧、不拘小節、灑脫愉悅,達到內外平衡,心靈更自在。

熱情開朗 卻有顆敏銳的心
某次出入診間,觀察到精神病患者對音量特別敏感,在候診區的患者,被護士大聲唱名的時候,把手上的掛號單都捏皺了,並顧不得身旁的陌生人,喃喃自語起來「我們這種病的人,最怕別人大聲了,就不能考慮我們的心理,小聲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