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河:布局與卡位 投資者的眼光與智慧



在疫情困擾下,大半年過了,台股在三十日寫下一七七九七.二七的歷史新高,刷新了四月二十九日盤中創下的一七七○九.二三的高價。這期間疫情出現破口,台灣進入三級警戒,五月十九日加權指數一度創下一五一五九.八六的新低,在此時人心惶惶的一刻,我看到外資的高盛看好台股目標價一九○○○點,同一時間,美林證券看台股會跌到一萬四千點,而一直看好台股的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則指出台股又回到甜蜜點。在恐慌殺盤中,我也一度覺得台股今年恐怕難以再創一七七○九的高價。

掃瞄上半年漲幅前十大

不過,台灣的經濟以外銷出口導向為主,儘管三級警戒衝擊人心,尤其是很多店家無法營業,這大大影響內需產業,但台灣經濟仍奮力前行,例如:五月出口達三七四億美元,四月外銷接單五四九.二億美元,年成長四二.六%,五月在疫情壓力下,外銷接單仍有五二二.九億美元,年增率達二四.五%,而當中大家也看到台灣傳統產業的鋼品、塑化等原物料出現空前大幅度的成長,這也改變了過去一直以來台股由電子股掛帥的局面。

今年盛況空前的是航運股,從貨櫃運輸到散裝船,再到攬貨業、宅配業都大好,然後是鋼鐵,再來是塑化,如果大家把今年漲幅前十名的個股掃瞄一遍,上櫃電子股的德宏大漲八.五二倍,IC設計的點序漲三一八%,板卡股麗台漲二五一%,這都是小型電子股,但貨櫃三雄今年勇冠三軍,且今年漲幅前十名個股,航運股包辦大半。

例如貨櫃三雄的陽明、萬海都大漲五○六%,長榮大漲三八四%,今年漲幅稱冠的是台驊投控的五三四%,然後是散裝航運的四維航三九一%,慧洋KY三五一%,而宅配通今年拉出三○八%的大漲幅,也是空前紀錄,從這個漲幅來看,從去年到今年的航運股堪稱是百年一遇的大機會。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真正的大贏家是布局與卡位,現在大家每天都看到法人在調高長榮、陽明、萬海目標價;萬海最高目標價已到三四二元,長榮與陽明都上看二○○元,接下來怎麼判斷?如果景氣可長可久,進入高價區的航運股應該走得慢,高檔震盪,股價慢慢往上爬,如果景氣是急行軍,股價會急拉,這是賣點。

最近大家看媒體報導都討論三二一元的萬海,或逼近二○○元的長榮、陽明要不要上車,要不然就是有人把貨櫃航運比成口罩股,反正股市多空大家各吹一把號,不過,投資除了膽識,也必須具有對產業前景的慧眼,像今年股價大漲的台驊,對顏益財董事長來說,可能是「千年一遇」。

很多人說這一波航運股大漲是他炒起來的,其實他沒有那麼大的本事。一方面他有四十年投入攬貨業的經驗,他熟悉航運業,一方面,他勇於投資,從二○一七年陽明辦增資,他以每股十.四八元認購一萬張,大家不敢要的時候,他大膽投資,之後,陽明再以每股十二元增資,台驊又認了五○○○張,去年貨運景氣爬上來,他又從市場加碼五千張,加起來已超過一萬張,到今年為止,他仍然說「一股不賣」,這是膽識。

台驊顏董獨具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