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半、德微嘗到車用甜頭



去年七月歐盟執委會宣布將提案在二○三五年後禁售燃油車,美國總統拜登也宣布二○三○年起美國一半以上的新車將是電動車,美歐兩大汽車強權聯手推動電動車的發展,更加確立電動車的未來主流趨勢。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最新發布報告顯示,二一年全球電動車(EV)的銷售量達到六五○萬輛,年增一○九%,占整體乘用車銷售量的九.一五%,前三大市場依序為中國、歐洲及美國,合計占全球比重達九成以上。其中,特斯拉(Tesla)以十四%的市占率位列第一,緊追在後的還有福斯、上汽集團、比亞迪、Stellantis等。隨著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引進大量電子零組件供應商,加上這波車用晶片大缺貨,也使得台灣廠商在車用電子領域大有斬獲,國內二極體業著包括強茂、台半、德微、朋程等皆同步看好整體市況前景。

電動車是最大成長動能

根據車用半導體大廠英飛凌(Infineon)的分析,過去每一台燃油車大概要用到十八個功率半導體元件,電動車則是需要用到二五○個功率半導體元件,數量將近十三倍;而每一台燃油車的功率半導體成本為七一美元,電動車則是四五○美元,不管是成本或元件使用量,皆為倍數以上成長動能。國內法人表示,隨著電動車的快速成長需求,功率半導體市場需求將會呈倍速成長,其中的商機也就令人期待。

提到電動車,一般人腦海想到的一定是特斯拉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但其實還有一個產業是製造電動車不可缺少的,那就是功率半導體產業。

功率半導體在電動車驅動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應用在電動車內包含控制馬達的逆變器(Inverter)、升降壓轉換器(Converter)及車載充電器(On Board Charger)、電池管理系統及馬達控制器等。(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190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太陽能股享受缺電時代利多
◎特別企劃:短線技術性操作 量能為指標
◎中港直擊:陸科技業競相裁員保利潤
◎國際趨勢:特斯拉再拆股 股價再起
◎新股特區:晉弘 囊括三大醫療潛力市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