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類半導體 打造高門檻



二○一七年,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領先業界,首度在自家平價車款Model 3的逆變器和車載充電器設計當中,導入意法半導體所生產的SiC(碳化矽)MOSFET,大幅降低了電動車的反應恢復時間以及開關損耗效能,同時更拉長充電後里程續航力、充電速度縮短的成果,此動作除了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外,也成功開啟了SiC功率元件應用的另一扇窗。

由於碳化矽材料具備高電壓和高頻特性,除了體積更加小型化外,能在高溫環境下穩定運行,且電能消耗更少、散熱也較佳,同時,包括:介電係數、導熱率及最高工作溫度在內的等等關鍵參數也有相對更好的表現,憑藉著可因應高溫、高功率、高壓、高頻及抗輻射等較為極端運作環境的優勢,碳化矽被視作是電動車市場當中高壓車型得以順利發展的重要關鍵。

碳化矽量產技術難度高

確實,有了第一家汽車製造商的初試啼聲,眾多車廠也都陸續跟進,碳化矽的應用浪潮隨之而起。根據知名研調機構Trend Force研究指出,預估到二○二五年光是全球電動車市場對SiC晶圓需求就將高達一六九萬片,又,根據車用半導體大廠英飛凌統計,過去每台燃油車大約只會用到十八個功率半導體元件,但未來的電動車則會用到約二五○個功率半導體元件,增加的數量超過十倍;也就是說,一旦電動車市場正式起飛,耐高壓高溫的功率半導體元件需求將迎來爆炸性的成長。

不過,目前SiC材料卻面臨供不應求的問題,關鍵在於製造的門檻非常高。從產業狀況來看,目前全球擁有碳化矽長晶量產技術的廠家實為少數,因為碳化矽晶棒的長晶時間長,再加上碳化矽材質又硬又脆,導致其切割、研磨難度都相對較高,製程複雜的技術門檻確實讓一般廠商無法輕易跨入。綜觀全球車用SiC功率元件市場,目前主要還是由IDM大廠獨霸,根據統計,去年全球SiC產能約為二二~三一萬片約當六吋,由Wolfspeed(市占率約六五%)、羅姆(市占率約二○%)、貳陸(市占率約十五%)三家公司寡占。(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21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封面故事:雷虎衝高 無人機概念股還有...
◎特別企劃:PCB、CCL的機會來了
◎焦點議題:Meta找新出路 NFT是下一步?
◎國際趨勢:利空來襲...股匯市有了「抗體」
◎產業脈動:中美晶打造虛擬IDM工廠
◎重要資訊:上市櫃10月營收
【最新活動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