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光學、生技 從逆襲到進擊



今年股市大幅度震盪,不過是向下震盪,主要就是俄烏戰爭導致原物料價格一度大漲,進而引發通膨;而美國聯準會從三月起一口氣將基準利率從零至○.二五%,連續大幅調升至十一月的三.七五至四%,在歷史上這是很少見的暴力式升息動作。預計十二月再調一次(二碼)就達四.二五至四.五%。

快速升息是應付美國下半年來單月動輒七至八%的通膨率。聯準會矢言不將通膨壓下來(二%)不會罷手。在升息的過程,除了原物料國家外,大多數股市都大幅下跌,包括歐洲、美國、中國、韓國及台灣等。其中壓力最大是科技業指數,以年計算,包括美國的費半、那指最深跌幅各達四七.○六%、三五.五二%,中國的深圳二六.八%、韓國的二八.八%,還有台灣上市及櫃買的三○.六八%及三三.四二%。歐洲則以深受汽車出口大減以及能源價格大漲的德國,一度下跌二五.三二%最慘。

加權指數站上半年線

在十月聯準會升息三碼後,利率已來到四%,距離市場預估的五~五.五%上下已近,加上消費者及生產物價指數(CPI及PPI)十月份開始下降,主要是大宗物資黃小玉回跌,油價也降至九○美元以下、天然氣價格也較高點下跌近四成;同時以美國為主的房地產價格連續超過四個月下降,進而影響房租,這些都是構成通膨高低的主要因素。加上美國科技業大幅度裁員超過十萬人,只有失業率略微上升(製造及服務業雇員還是受疫情影響,不少人員轉為退休或轉業,所以缺員還是不少,刺激薪資成本仍見上漲)。整體而言刺激通膨因素一一下降,只是下降快或慢。而最新油價也跌至八○美元附近,來到今年最低水準附近,可以預計十一月美國CPI及PPI可能持續下降,令聯準會鷹派言論轉弱,果如此未來升息幅度及速度將轉慢,甚至明年中以後轉為停滯不升息,預計年底以後就有降息機會。

在此情況下,十月以來美股及歐股快速反彈,今年累計跌幅以道瓊而言僅下跌約六.一%、德國下跌九.三%、英國甚至與去年底指數相近、法國也只跌七%左右。較戲劇性的是美國費半,從最深下跌四七%到下跌三十%,從低點拉升幅度居主要股市之冠。那指因為以往尖牙股臉書、亞馬遜、谷歌、特斯拉等持續接受升息、裁員利空,仍在尋求新的營運方式,所以近一個月反彈幅度不到七%,表現最弱。

現階段來看,經過一個半月反彈,包括日、德、法、英、道瓊等都站上年線之上,標普、韓、費半、台灣上市櫃等原本弱勢股市來到半年線附近;代表原物料的巴西跌破年線,沙烏地阿拉伯跌破所有均線。

而美元指數一向是前導指標,這次從高點一一四.七七八拉回,先破季線再破半年線,有初步轉弱味道,這也是資金轉向其他國家或新興市場主因。若十二月聯準會升息後言論偏鴿派,那麼國際股市得以再持續類似以往第四季及第一季反彈。而只要道瓊、標普站在年線三萬三千點、季線三八○○點以及費半二五○○點之上,則有利國際股市續彈或震盪走勢。

觀察指標看台積電、長榮

台灣公布十月外銷訂單統計,較預期更差,降至五五四億美元,年減六.三%、連二黑,各貨品僅電子產品一枝獨秀。政府預期受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處高檔、俄烏戰爭未歇,以及中國堅持清零政策,將持續影響全球景氣、增添經濟前景不確定性,預期十一月外銷訂單將持續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