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成常態,四季都要防 不只冬天,整年都是流感季
往年流感大流行幾乎都在農曆春節前後,今年卻反常在夏天出現高峰,許多醫師稱:「非常意外。」農曆春節期間流感急診人次大幅減少,反倒在艷陽高照的6、7月天擠爆急診室。
疾管署今年4月發出警訊,指國內流感輕症疫情呈上升趨勢,主要流行病毒型別以A型H3N2為主,但B型流感占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可能導致社區出現小波流行疫情。
5月底時,由於流感疫情有持續上升的趨勢,且氣象預報指出,受鋒面影響,氣溫將略降,又因端午連假民眾南來北往交流頻繁,預期流感疫情會持續,因此,疾管署宣布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增列「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期限至6月30日。
結果疫情持續延燒, 6月18日至6月24日當週,全國類流感門、急診人次,從9萬多人次,暴增到11.8萬人次,新增83例重症,疫情為近9年同期新高,疾管署再把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使用條件,且適用期間延長至7月31日,之後又視疫情流行情況,兩度延長至8月15日。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流感在每年夏天都有個案,但流行季主要是在秋冬,今年情況相反,夏天才出現高峰,是比較特殊,所幸這波「夏季疫情」在8月中旬已脫離流行期,就醫病例數已經持續下降。
為何今年夏天爆發流行?
莊人祥表示,去年10月天氣漸涼之後,H3N2的A型流感就有流行的跡象,不過,去年擴大施打流感疫苗至600萬劑,可能因此把流行壓住。農曆春節前後並沒有像往年一樣,出現疫情高峰的情況,隨著疫苗保護力逐漸退去,再加上後期病毒可能有些變異,變得容易傳播,因此才在夏天又掀起流行高峰。整體來說,去年接種的疫苗保護力約在4成左右。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認為,流感現在有一年四季都有的情況,並非只有秋冬才有,過去在夏天也都有個案,只是今年夏天特別多,才會引起大眾的注意。推測原因,可能與天氣因素加上疫苗政策,流感被打散變成四季平均,流感的流行因素很多,氣候的濕度或溫度都有影響。
新竹國泰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宛玲指出,流感疫苗在每年的10月1日開始施打,因為一般常見的高峰期集中在秋冬和春季,也就是11月至隔年3月間,今年特殊的是6月才現高峰,是比較反常、出乎意料之外。
鄭宛玲表示,流感在每年夏天本來都有零星個案,今年夏天呈現流行高峰,有可能是氣候不穩定,夏天熱得慢,直到5月都還微涼,利於流感病毒散播。再者,也可能是大家施打疫苗已過一段時間,抗體下滑,因為流感疫苗預防是短效,10月接種之後,事隔半年後,保護力已大為消退。
疾管署今年4月發出警訊,指國內流感輕症疫情呈上升趨勢,主要流行病毒型別以A型H3N2為主,但B型流感占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可能導致社區出現小波流行疫情。
5月底時,由於流感疫情有持續上升的趨勢,且氣象預報指出,受鋒面影響,氣溫將略降,又因端午連假民眾南來北往交流頻繁,預期流感疫情會持續,因此,疾管署宣布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增列「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期限至6月30日。
結果疫情持續延燒, 6月18日至6月24日當週,全國類流感門、急診人次,從9萬多人次,暴增到11.8萬人次,新增83例重症,疫情為近9年同期新高,疾管署再把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使用條件,且適用期間延長至7月31日,之後又視疫情流行情況,兩度延長至8月15日。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流感在每年夏天都有個案,但流行季主要是在秋冬,今年情況相反,夏天才出現高峰,是比較特殊,所幸這波「夏季疫情」在8月中旬已脫離流行期,就醫病例數已經持續下降。
為何今年夏天爆發流行?
莊人祥表示,去年10月天氣漸涼之後,H3N2的A型流感就有流行的跡象,不過,去年擴大施打流感疫苗至600萬劑,可能因此把流行壓住。農曆春節前後並沒有像往年一樣,出現疫情高峰的情況,隨著疫苗保護力逐漸退去,再加上後期病毒可能有些變異,變得容易傳播,因此才在夏天又掀起流行高峰。整體來說,去年接種的疫苗保護力約在4成左右。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認為,流感現在有一年四季都有的情況,並非只有秋冬才有,過去在夏天也都有個案,只是今年夏天特別多,才會引起大眾的注意。推測原因,可能與天氣因素加上疫苗政策,流感被打散變成四季平均,流感的流行因素很多,氣候的濕度或溫度都有影響。
新竹國泰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宛玲指出,流感疫苗在每年的10月1日開始施打,因為一般常見的高峰期集中在秋冬和春季,也就是11月至隔年3月間,今年特殊的是6月才現高峰,是比較反常、出乎意料之外。
鄭宛玲表示,流感在每年夏天本來都有零星個案,今年夏天呈現流行高峰,有可能是氣候不穩定,夏天熱得慢,直到5月都還微涼,利於流感病毒散播。再者,也可能是大家施打疫苗已過一段時間,抗體下滑,因為流感疫苗預防是短效,10月接種之後,事隔半年後,保護力已大為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