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飲食新觀念 防癌食物大檢測 如何吃出防癌食力?

自民國70年以來,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癌症死亡比例逐年增加,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表示,每年約有4萬6000人死於惡性腫瘤,還不包括癌症相關併發症的死亡統計,每年新診斷的侵襲癌更超過10萬人。其中,大腸直腸癌每年有1.5萬~1.6萬名新發生個案,是盛行率最高的癌症;肺癌和肝癌則分居死亡率最高的癌症1、2名。

天天蔬果579,增加防癌食力!

台安醫院資深營養師劉怡里表示,防癌飲食首重蔬果,應遵循「蔬果579」的飲食原則。已有許多研究顯示,蔬果中的植物性化學成分(簡稱「植化素」)具有多重防癌抗癌效果;蔬果中的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都有助於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多吃蔬果可以降低罹患癌症的機率,尤其應攝取「各色蔬果」,不同顏色的蔬果有不同營養成分,都應均衡攝取。

調查發現,國人蔬果攝取量不足,外食族更是嚴重偏低,要把握「蔬果579」原則,也就是12歲以內兒童,每天攝取5份新鮮蔬菜水果,其中應有3份蔬菜及2份水果;12歲以上、少女及所有成人女性,應天天攝食7份蔬菜水果,其中應有4份蔬菜及3份水果;而青少年及所有男性成人,則應每天攝食9份蔬菜水果,其中應包含5份蔬菜及4份水果。1份蔬菜100克,約指煮熟蔬菜半碗或是生菜1碗,水果1份約1個拳頭大。

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15種防癌食物

劉怡里指出,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ICR)建議15種防癌食物,包括十字花科蔬菜、深色葉蔬菜、蔥類、豆類、菇類、全穀類、堅果類、柑橘類、莓果類、蘋果、葡萄、薑黃、南瓜、番茄、綠茶等,民眾可以多攝取。另外,也建議遠離加工肉品、高溫烹煮的紅肉、含糖飲料、油炸烹調習慣等不健康食物。

遠離癌症威脅!均衡飲食8重點

《重點1》多吃全穀根莖類食物,預防大腸癌
全穀類富含麩皮、胚芽、胚乳,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群的含量豐富,具有預防大腸癌的效果,同時能幫助脂肪代謝;根莖類也有很多膳食纖維,並具有飽足感,可以當成主食很好的來源。建議每天3餐之中有1~2餐,以糙米、紫米或全燕麥、糙薏仁、喬麥等代替白米飯,也可以加入地瓜、南瓜一起烹煮,吃得飽足又營養。

《重點2》吃肉魚豆蛋類食物,可提高免疫力
少吃紅肉,多吃一點植物性蛋白質食物,黑豆、黃豆和毛豆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可修復細胞組織,增強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力。魚的部分,以小型深海魚最好,台灣的漁產豐富,秋刀魚、四破、花飛、鯖魚都有很豐富的蛋白質和Omega-3,對抑制細胞發炎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