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症狀多,容易被誤診

41歲的張小姐16歲發病,為治療乾癬看遍中西醫,曾喝蛇湯、吃蛇粉……,因病情極度自卑,除制服外,從沒穿過裙子;懷孕5個多月時,因為不能吃藥,病情急速惡化到併發關節炎、虹彩炎,小孩出生後一度連下床泡牛奶都辦不到,瀕臨絕望。眼看著孩子逐漸長大,深怕乾癬影響親子關係,張小姐開始積極接受治療,現在身上超過95%的皮膚都已改善,重新穿上25年來從未穿過的裙子。

什麼是乾癬?皮膚紅腫、脫屑嚴重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蔡呈芳表示,乾癬是常見的慢性免疫疾病,全球約有1億2千萬的乾癬患者,其中1/3屬中、重度乾癬,任何年齡都可能發作,但大多數的患者會在20~30歲發病。

由於患者皮膚的發炎反應,會導致皮膚細胞不正常增生,使得皮膚外觀紅腫、脫屑,有患者形容「像剝皮地獄」,但不會傳染他人。統計數據顯示,國內乾癬盛行率約千分之3,推估全台灣至少有11萬名乾癬病友,尚不包括未就醫或未確診的人數。

乾癬的病因目前並不清楚,應與先天遺傳體質有關,受到後天內外環境刺激下,誘發免疫反應。而感染、外傷、健康食品(食補)、荷爾蒙、藥物、天氣變化或日曬、抽菸喝酒、情緒波動及壓力,都可能誘發乾癬。但這些因素受到個人遺傳體質及當時疾病活性強弱所影響。

常侵犯四肢、頭皮、後腰際、股溝

國內乾癬患者男多於女。蔡呈芳表示,患有乾癬的女性,通常是青春期、產後或更年期發作,可能與荷爾蒙變化有關;男生的荷爾蒙影響不顯著,25~30歲發病多。

典型的乾癬病灶特徵,為界限分明的紅斑塊上覆有銀白色鱗屑,所有皮膚部位都有可能被侵犯,四肢的外側、手肘、膝蓋、頭皮、後腰際、股溝是最常見的好發部位,5~7成病人會覺得患部發癢。

易合併關節炎,有心血管疾病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乾癬不是單純皮膚病,除了外顯的皮膚症狀,部分患者也合併關節炎,且因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患者比一般人易出現代謝症候群(如三高及肥胖),進而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