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血管支架越多,越容易再狹窄?

根據衛生福利部105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心臟疾病高居第2位,僅次惡性腫瘤,總共奪走2萬812條性命,平均每25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連續30年來,蟬聯10大死因的第2或第3名,是現代人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疾病危險性很高,若未及時治療,嚴重的話恐送命。

已置放血管支架,冠狀動脈還是會阻塞?

三高患者、老菸槍、中老年人等,冠狀動脈較容易硬化、狹窄,而置放冠狀動脈血管支架,能夠防止冠狀動脈阻塞,減少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但隨著動脈硬化的進展,血管沒有置放支架的地方也可能發生狹窄,或是置放支架的血管因血管壁細胞增生而再次狹窄,就必須再做一次氣球擴張或放支架。

為何置放心臟血管支架後,冠狀動脈還是會阻塞?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柯文欽表示,心臟血管支架對身體來說為外來物,可能引發血管組織產生反應,使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在支架網狀空間中生長出新的血管內皮組織,使原來狹窄處再度狹窄,加上三高病情若控制不當,以及年齡老化等因素,都容易使血管再次狹窄。

國人每年使用5萬根心臟血管支架

柯文欽指出,根據統計,國內每年約使用5萬多根心臟血管支架,每次每位病患平均置放1~2根,多數為狹心症、不穩定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患。而是否需要施行置放心臟血管支架,必須由專業醫師評估決定,而每個人的血管管徑大小、結構形狀,以及阻塞、狹窄程度都不盡相同,能夠放置的數量也因人而異。

「冠狀動脈血管支架」是心臟血管支架的正確名稱,當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發生狹窄、阻塞,造成冠狀動脈血流不通暢,無法正常供應心臟肌肉收縮需要的氧氣及養分時,會引發心肌缺氧甚而心肌壞死,使心臟無法搏出正常量的血液,甚至影響控制心律的傳導系統,最終導致心律不整、心臟衰竭,或是心肌梗塞而死亡。

置放支架,預防心肌梗塞

心臟血管支架為環狀金屬網架,放置於冠狀動脈狹窄處,可以讓血管保持一定的管徑,減少血管壁回縮或血管剝離,顯著增加血液流通量,以維持血管內血流的暢通,能夠有效減少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症狀,包括胸悶、胸痛、心絞痛,同時預防發生心肌梗塞。

冠狀動脈突然阻塞的話,會使供應心臟肌肉的血流及氧氣中斷,心肌因血流受阻、缺血、缺氧,而發生局部或廣泛壞死,常見症狀有胸痛持續30分鐘以上,或是胸部有壓迫感,休息仍無法獲得緩解。

而心絞痛是因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部分阻塞,心肌暫時性缺氧而造成,病患會感到胸骨下或心前區產生短暫性、陣發性疼痛,疼痛可能會輻射到左肩、左手臂的內側,休息或服藥後會緩解,但處於用力、情緒激動或暴寒冷的環境中,都可能促發心絞痛。

柯文欽表示,心臟血管支架的置放方式,是將氣球導管由手腕或鼠蹊部動脈引導至患部,利用氣球擴張時撐開冠狀動脈狹窄處,再將支架置放固定位置後取出氣球,達到擴張血管的目的。除了可吸收生物血管支架外,一旦置入血管支架,將永久留在病患體內,約1~3個月後會被新生的血管內膜細胞覆蓋,但塗藥支架因支架表面的藥物抑制細胞生長,因此,需要更久的時間。

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70%,需手術治療

柯文欽說明,心臟冠狀動脈共有3條,包括左冠狀動脈的左前降枝、左迴旋枝,以及右冠狀動脈,負責供應心臟血流所需的氧氣及養分,若有部分或完全阻塞時,稱為「冠狀動脈心臟疾病」。

當確診為冠狀動脈心臟疾病,根據血管狹窄或阻塞程度不同,經醫師評估後,可使用藥物及手術治療,常見的藥物包括抗凝血劑、抗血小板劑、冠狀動脈擴張劑、抗高血壓劑以及硝化甘油片。

若以心導管檢查發現,左主冠狀動脈狹窄達50%或以上,或是任一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70%以上,就必須進一步評估接受置放心臟血管支架手術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塗藥支架再狹窄機率較低

目前心臟血管支架可分成傳統金屬裸支架與塗藥支架,當氣球擴張後支架放置於血管內,血管壁組織受到刺激,血管內膜各種細胞會增生,過度增生的結果會造成支架內再狹窄,使血管再度阻塞。

根據統計,裸支架的再狹窄機率高達25%,約有1/4的病患在半年內,可能再次發生冠狀動脈狹窄;而塗藥支架是在金屬支架接觸血管的表面塗藥,以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的過度生長,再狹窄的機率可降低至5~10%。

值得注意的是,因支架對身體來講是外來物質,血小板可能會黏覆在心臟血管支架上,凝集形成支架血栓,使血管突然阻塞。因此,必須持續服用3個月至1年的雙重抗血小板藥物,以減少少支架內血栓的風險,不過,即使按時服藥,仍有1%病患會發生支架內血栓。

如何診斷冠狀動脈心臟病?
目前診斷冠狀動脈心臟疾病有非侵入性及侵入性檢查,非侵入性檢查包括心電圖、運動心電圖準確率約70%,核子醫學心肌灌注掃描的準確率達80%,多切面電腦斷層掃描的準確率可達90%;而最準確的是侵入性的心導管檢查,準確率可達95%。

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高危險群
動脈粥狀硬化是導致血管壁增厚、血流減少,是引起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主因,天生危險因子包括家族有冠狀動脈病史者、男性年齡超過45歲以上,女性年齡超過55歲以上,罹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及抽菸習慣、肥胖、缺乏運動者,也都會增加產生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機會。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