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準備拒新冠侵襲!面對Omicron變異病毒,該不該打第三劑?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持續肆虐,截至2021年底,全球確診病例仍居高不下,超過2億7000萬人。目前確診數前5名國家,仍以美國將近5000萬例排名第一,印度3400多萬例、巴西2200多萬例分居2、3名,英國、俄羅斯各約1000多萬例排名第4、5位。

全球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去年底已突破500萬大關,達到532萬人,全球致死率約1.97%,累計死亡數前5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80多萬人、巴西61萬人、印度57萬人,墨西哥及俄羅斯各將近30萬人。

變種病毒侵襲,全球疫情仍未停歇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國疫苗施打率提升的同時,雖一度有趨緩之勢。但隨著各國解封、重啟經濟活動,並逐漸開啟國門,去年6月,印度在Delta變種病毒株侵襲下,因為疫苗保護力失效,造成疫苗突破性感染的現象,即使是高疫苗施打率的國家,疫情仍再起,確診數又再度上升,對全球疫情帶來了威脅。

不同變種病毒仍持續緊接而來,去年11月底,南非又發現傳播力更強的Omicron變異株,快速地在全球持續擴散,使得疫情再創高峰,更造成新一波大流行,各國又紛紛再次祭出封鎖令,希望能免於下一波疫情的侵襲。

新冠變種病毒,掀起四波全球大流行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除了原本的Delta病毒株,又再加上Omicron變種病毒侵入,持續影響各國疫情,造成新一波的大流行。

根據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共發生四波全球大流行,第一波於2020年6月至8月,第二波於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中,主要盛行株為Beta變種病毒,而第三波疫情是因Delta變種病毒,2021年5月中至9月大幅肆虐所造成,年底又出現第四波Omicron變種病毒全球大流行。

Omicron變種病毒,全球新一波疫情再起
其實早在Omicron造成全球大流行前,去年11月24日,南非首次通報新型變種病毒株Omicron,世界衛生組織即列為高關注變異株,短短不到2星期的時間,已入侵美洲、歐洲、亞洲及大洋洲等,全球6大洲都陸續發現Omicron的蹤跡,很快取代Delta,變成主流病毒株。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指出,全球6大洲的疫情,以美洲、歐洲及非洲較為嚴峻,尤其非洲疫情嚴峻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新型變種病毒株Omicron的威脅,個案數急遽上升。

陳秀熙說明,Omicron變種病毒的傳播力更強更快,且康復者再次感染的風險增加,與盛行全球的Alpha、Beta、Gamma、Delta變種株相比,具有26個過去未出現的新突變,且主要突變位置為與人體細胞結合相關的棘蛋白,其中最特別的是ins214EPE位點突變,於214蛋白質位點出現了插入的情形。因此,推測Omicron具有更強如感冒一般的傳染力,同時也減弱了新冠肺炎的症狀,但未來仍需持續觀察Omicron變種病毒對於症狀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