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雄 奠定台灣關節重建基礎,多項技術倍受國際矚目
臺北榮民總醫院前副院長、國立陽明大學部定教授陳天雄,自幼就喜歡跟著父親動手做玩具,小時候住在鄉下,會經常與鄰居小朋友一起在田裡搭爐焢土窯,或者接觸大自然的動植物,製作竹蜻蜓與風箏等等。也因為父親本身屬於動手型的,在其薰陶下,他有時也會好奇地把壞的東西嘗試修理看看,尤其喜歡那種動手後把物品矯正回來的成就感,也許是因為從小對雙手的訓練,奠定日後成為外科醫師的基礎。
赴美學習關節重建,返國造福骨腫瘤病患
在父親的鼓勵下,陳天雄自高中畢業即報考國防醫學院,如願當上醫師。並進入北榮外科受訓,至於為何選擇骨科?「無論是骨折或關節問題,開了刀,立刻可以看到效果,這種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
或許也是因為受到孩童時期環境的影響,陳天雄在骨科行醫路上也愛好專研與骨科相關的疾病治療,發表了相當多的重要研究與報告,包括髖部固定釘、短柄人工關節、自體骨的應用,以及加入抗生素所做的骨水泥當作臨時骨水泥關節等等,在人工關節的臨床應用上獲得專利與研發貢獻。
過去病人一旦罹患骨腫瘤(骨癌)別無選擇,只能截肢。他回憶剛做臨床時, 就曾遇過一名北一女學生,膝蓋關節上長了一顆如西瓜大小般的腫瘤,卻仍在病床上K書準備考試,「我那時想,這小女生命都快沒了,還那麼認真念書,可見求生意識有多高。」那畫面給了他很大的衝擊,心想著要如何讓有骨腫瘤的病患仍能過著正常人的生活。
「當時台灣醫療在腫瘤關節重建上,幾乎是不毛之地,沒有人在做肢體保留這 塊。」於是陳天雄赴美學習關節腫瘤開刀技術,與世界上關節重建技術數一數二的Dr. SIM學習;在美國學習的那段時間,他將肢體保留手術技術學習得相當透徹,因為他很清楚返國之後,就必須完全靠自己的判斷完成手術。
他回憶自美返國後,經常對著病人的X光片盯上至少半小時以上,思索並琢磨手術進行的方式,「畢竟美國與台灣的環境、設備都不一樣,事前審慎評估才能做到最好。」
就是這樣篳路藍縷一路走來,讓他在骨骼軟組織腫瘤切除及肢體保留術領域成為專門,更是國內首先使用自體骨體外輻射照射及低溫冰凍重建肢體的醫師。
喜好動手自創研發,多項研究受國內外肯定
自體骨體外輻射照射及低溫冷凍重建肢體技術,是陳天雄自創的技術,至今仍然是北榮骨科臨床的應用方式,好處是可取自病人自己本身的骨頭,不用擔心骨頭大小形狀不同,也不用擔心疾病的傳染;病人也不用受到兩次開刀的折磨,「病人自己的關節要切掉十幾公分,必須要等待一個訂製的關節,很難立即重建,於是要開兩次刀;一次切掉,等兩、三個月後再裝上訂製的關節,這對病人是種折磨。」他心想,如果能用自己的骨頭就方便多了。
但用自己的骨頭又怕復發,因此他不斷試了又試,從原本需要輻射照射三萬單位,慢慢測試縮小到如今只需要一萬單位就能執行。「這過程確實艱辛,但從我執刀開始至今,沒有一位病患因此復發。」這樣的結果讓他大感欣慰。
這項術式可說是亞洲第一,之後韓國、澳洲都跟隨使用這樣的技術;對病人來說,既可使用自己的骨頭,又不用付出昂貴的人工關節費用,頗受患者肯定。
另外在人工關節術式的研發上,陳天雄也多所著墨,更因為置換經驗豐富,而悟出許多心得;行醫30餘年來,已經累積超過萬例髖與膝人工關節置換個案,技術純熟,尤其擅長翻修或者曾經做過手術卻失敗的病患,都會特別來找他進行重建。
行醫核心價值,傳承技術與經驗
猶記得剛從美國返台之際,因為國內重建風氣尚未成熟,僅能靠自己摸索,「當時心裡確實會慌,尤其看到骨癌病患只能截肢,即使想幫,也幫不上忙,會相當挫折。」
陳天雄說,現在看診心境相當沉穩,甚至在看到病人的X光片,就能立即預測手術後的成果會很好,他謙虛地說:「這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整合性治療團隊,包括有化學治療、X光、病理科、物理治療師等等,是一個團隊的努力成果。」
即便在教職任務上已屆退休,但他仍很願意將技術傳承給後輩,「以前教書時,我很少會刁難學生,教導需要有耐性,當學生有問題時,一定會給予解答,並說明清楚手術的緣由、過程。」他認為,外科是師徒制,如果不將經驗傳承,自己留著也沒用;因此為了社會、病人,甚至北榮,就一定要做好傳承。
把手術當作藝術品,但並非每個病人都需開關節
運動風氣盛行,膝關節疼痛似乎相當普遍,更非老人的專利,但大部分人對於膝蓋的保養觀念好像並不足夠,有些甚至以為置換人工關節是必經之路,其實不然。
陳天雄說,骨科也有輕重之別,並不是每個關節疼痛的病人都需要開刀,雖然在他所執刀的病人中,最老的甚至有104歲,但他秉持「好的醫師必須要做選擇,如果已經不走路了,就不用採取激烈的手術,否則若全部都開刀,就只是個『匠』了。」
他始終認為外科醫師開刀就像雕琢藝術品,要如何雕琢,端視醫師的技術與病人的狀況,是需要調整的。「我開刀絕對不趕時間,有些醫師喜歡病例多、開刀台數多,才表示經驗豐富;但講求台數,又怎麼會有好的藝術品?珍惜愛護病人身體,才是重點。」也就是說,動手術或置換人工關節,都應該是不得已的最後一步。
保養膝蓋關節,補充鈣片才最有效
已經年逾70歲的陳天雄,至今仍然滿頭黑髮,詢問其如何養生?他謙虛地說沒 有什麼特別的秘方,只是遵循一般的飲食禁忌,少吃太油、太鹹的食物,而且他很少補充額外的營養品。
很多病人都想詢問骨科醫師,市面上十分流行的葡萄糖胺類補品,到底該不該吃?對此他強調,目前仍沒有實證證實吃了這類補充品,會真的在身體裡組成軟 骨,因此他都建議參考就好,日常姿勢與運動保養最重要,若膝蓋疼痛嚴重影響行動,務必讓骨科醫師進一步檢查。
不過他也強調,「鈣片一定要吃,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女性,缺乏荷爾蒙的保護,必須靠鈣片與維生素D3來強化骨質,當然,運動也不可少。」
現在還有少數門診,也仍然執刀,但心情更輕鬆坦然,陳天雄笑說:「現在只有有緣人才能在醫院內看到我。」在沒有門診的時間,如今已如閒雲野鶴般四處走走、散步,或偶爾打打高爾夫球、泡泡溫泉等。
在卸下北榮副座後,壓力也少許多了:他提醒後輩,當醫師一定有壓力,而最好的紓壓方式是讓心情維持健康,「經驗必須累積,且要做到很熟練,壓力就會減少很多。此外,也要知道自己的極限,告訴自己已經盡了力,下次再磨練做得更好,才能不斷精進。」
赴美學習關節重建,返國造福骨腫瘤病患
在父親的鼓勵下,陳天雄自高中畢業即報考國防醫學院,如願當上醫師。並進入北榮外科受訓,至於為何選擇骨科?「無論是骨折或關節問題,開了刀,立刻可以看到效果,這種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
或許也是因為受到孩童時期環境的影響,陳天雄在骨科行醫路上也愛好專研與骨科相關的疾病治療,發表了相當多的重要研究與報告,包括髖部固定釘、短柄人工關節、自體骨的應用,以及加入抗生素所做的骨水泥當作臨時骨水泥關節等等,在人工關節的臨床應用上獲得專利與研發貢獻。
過去病人一旦罹患骨腫瘤(骨癌)別無選擇,只能截肢。他回憶剛做臨床時, 就曾遇過一名北一女學生,膝蓋關節上長了一顆如西瓜大小般的腫瘤,卻仍在病床上K書準備考試,「我那時想,這小女生命都快沒了,還那麼認真念書,可見求生意識有多高。」那畫面給了他很大的衝擊,心想著要如何讓有骨腫瘤的病患仍能過著正常人的生活。
「當時台灣醫療在腫瘤關節重建上,幾乎是不毛之地,沒有人在做肢體保留這 塊。」於是陳天雄赴美學習關節腫瘤開刀技術,與世界上關節重建技術數一數二的Dr. SIM學習;在美國學習的那段時間,他將肢體保留手術技術學習得相當透徹,因為他很清楚返國之後,就必須完全靠自己的判斷完成手術。
他回憶自美返國後,經常對著病人的X光片盯上至少半小時以上,思索並琢磨手術進行的方式,「畢竟美國與台灣的環境、設備都不一樣,事前審慎評估才能做到最好。」
就是這樣篳路藍縷一路走來,讓他在骨骼軟組織腫瘤切除及肢體保留術領域成為專門,更是國內首先使用自體骨體外輻射照射及低溫冰凍重建肢體的醫師。
喜好動手自創研發,多項研究受國內外肯定
自體骨體外輻射照射及低溫冷凍重建肢體技術,是陳天雄自創的技術,至今仍然是北榮骨科臨床的應用方式,好處是可取自病人自己本身的骨頭,不用擔心骨頭大小形狀不同,也不用擔心疾病的傳染;病人也不用受到兩次開刀的折磨,「病人自己的關節要切掉十幾公分,必須要等待一個訂製的關節,很難立即重建,於是要開兩次刀;一次切掉,等兩、三個月後再裝上訂製的關節,這對病人是種折磨。」他心想,如果能用自己的骨頭就方便多了。
但用自己的骨頭又怕復發,因此他不斷試了又試,從原本需要輻射照射三萬單位,慢慢測試縮小到如今只需要一萬單位就能執行。「這過程確實艱辛,但從我執刀開始至今,沒有一位病患因此復發。」這樣的結果讓他大感欣慰。
這項術式可說是亞洲第一,之後韓國、澳洲都跟隨使用這樣的技術;對病人來說,既可使用自己的骨頭,又不用付出昂貴的人工關節費用,頗受患者肯定。
另外在人工關節術式的研發上,陳天雄也多所著墨,更因為置換經驗豐富,而悟出許多心得;行醫30餘年來,已經累積超過萬例髖與膝人工關節置換個案,技術純熟,尤其擅長翻修或者曾經做過手術卻失敗的病患,都會特別來找他進行重建。
行醫核心價值,傳承技術與經驗
猶記得剛從美國返台之際,因為國內重建風氣尚未成熟,僅能靠自己摸索,「當時心裡確實會慌,尤其看到骨癌病患只能截肢,即使想幫,也幫不上忙,會相當挫折。」
陳天雄說,現在看診心境相當沉穩,甚至在看到病人的X光片,就能立即預測手術後的成果會很好,他謙虛地說:「這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整合性治療團隊,包括有化學治療、X光、病理科、物理治療師等等,是一個團隊的努力成果。」
即便在教職任務上已屆退休,但他仍很願意將技術傳承給後輩,「以前教書時,我很少會刁難學生,教導需要有耐性,當學生有問題時,一定會給予解答,並說明清楚手術的緣由、過程。」他認為,外科是師徒制,如果不將經驗傳承,自己留著也沒用;因此為了社會、病人,甚至北榮,就一定要做好傳承。
把手術當作藝術品,但並非每個病人都需開關節
運動風氣盛行,膝關節疼痛似乎相當普遍,更非老人的專利,但大部分人對於膝蓋的保養觀念好像並不足夠,有些甚至以為置換人工關節是必經之路,其實不然。
陳天雄說,骨科也有輕重之別,並不是每個關節疼痛的病人都需要開刀,雖然在他所執刀的病人中,最老的甚至有104歲,但他秉持「好的醫師必須要做選擇,如果已經不走路了,就不用採取激烈的手術,否則若全部都開刀,就只是個『匠』了。」
他始終認為外科醫師開刀就像雕琢藝術品,要如何雕琢,端視醫師的技術與病人的狀況,是需要調整的。「我開刀絕對不趕時間,有些醫師喜歡病例多、開刀台數多,才表示經驗豐富;但講求台數,又怎麼會有好的藝術品?珍惜愛護病人身體,才是重點。」也就是說,動手術或置換人工關節,都應該是不得已的最後一步。
保養膝蓋關節,補充鈣片才最有效
已經年逾70歲的陳天雄,至今仍然滿頭黑髮,詢問其如何養生?他謙虛地說沒 有什麼特別的秘方,只是遵循一般的飲食禁忌,少吃太油、太鹹的食物,而且他很少補充額外的營養品。
很多病人都想詢問骨科醫師,市面上十分流行的葡萄糖胺類補品,到底該不該吃?對此他強調,目前仍沒有實證證實吃了這類補充品,會真的在身體裡組成軟 骨,因此他都建議參考就好,日常姿勢與運動保養最重要,若膝蓋疼痛嚴重影響行動,務必讓骨科醫師進一步檢查。
不過他也強調,「鈣片一定要吃,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女性,缺乏荷爾蒙的保護,必須靠鈣片與維生素D3來強化骨質,當然,運動也不可少。」
現在還有少數門診,也仍然執刀,但心情更輕鬆坦然,陳天雄笑說:「現在只有有緣人才能在醫院內看到我。」在沒有門診的時間,如今已如閒雲野鶴般四處走走、散步,或偶爾打打高爾夫球、泡泡溫泉等。
在卸下北榮副座後,壓力也少許多了:他提醒後輩,當醫師一定有壓力,而最好的紓壓方式是讓心情維持健康,「經驗必須累積,且要做到很熟練,壓力就會減少很多。此外,也要知道自己的極限,告訴自己已經盡了力,下次再磨練做得更好,才能不斷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