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對談】茶籽堂 趙文豪X冠宇和瑞 董家錦 王俊智:傳承核心價值 翻轉品牌意象
本文由 Fifi撰寫
品牌價值談其容易,然而實踐起來卻困難重重——此次OPEN特邀接手家業成功創新發揚的 茶籽堂 趙文豪 總經理,與由總監手上交棒進行公司內部轉型的 冠宇和瑞空間設計 董家錦 設計副總監、王俊智 設計副總監,一同暢談企業的經營之道;探討在面對瞬轉即逝的時代潮流之下,如何紮實前行奠定根基;進而產生影響力和善循環,引領團隊邁向下一個十年的里程碑。
茶籽堂 總經理 趙文豪Wood Chou
公司簡介
2004年/二代傳承
接手捷順企業有限公司(茶籽堂前身)於全臺紮根茁壯
2006年/品牌註冊
成立品牌「茶籽堂」,朝品牌之路邁進
2008年/金融危機
重新思考品牌價值,回到根本,深耕品牌
2010年/田野調查
走訪臺灣苦茶樹園產地,期許復興苦茶油的文化內涵
2014年/土地連結
成立農業團隊,深入土地,探訪臺灣苦茶油文化的故事
2015年/採集風土
發行首本苦茶油文化歷史紀錄特刊推出第一支
擁有詳細生產履歷 100% 臺灣籽苦茶油
2016年/復興之路
建立第一個苦茶油專業知識網路平臺
《苦茶油復興之路》並成為臺灣第 8 家 B 型企業
經營理念
茶籽堂總經理趙文豪(Wood),於2004年接手捷順企業有限公司(茶籽堂前身)於全臺紮根茁壯,歷經「翻轉傳產」、「土地連結」、「品牌塑造」、「農藝復興」等階段;始終秉持其信念:「一個品牌的完整不只是商品本身,而是人事物的總和。」結合臺灣在地文化情感與生活美學,成功建立品牌識別,發展出獨一無二的「苦茶籽哲學」。
2014年成立農業團隊以無毒栽培的方式,推動契作農場及苦茶樹新植計畫;2012年將品牌形象化,發展出以人文為本的「油、髮、身、家、禮」五大系列;去年更成爲「EXPO誠品生活文創平臺」合作夥伴中,第一個獨立設櫃的品牌;三度與金馬影展合作,推出聯名禮盒;以苦茶籽作為載體,傳遞人和土地間的關係,透過文化創意讓品牌意念遍地開花。
冠宇和瑞空間設計 設計副總監 董家錦(上)、王俊智(下)
設計副總監 董家錦 Jeremy Tung
經歷︱冠宇和瑞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副總監
學歷︱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
設計副總監 王俊智 Pallas Wang
經歷︱冠宇和瑞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副總監
學歷︱銘傳大學空間設計系
公司簡介
「冠宇和瑞空間設計」創立於2001年,其中的「瑞」代表公司每個並肩作戰的夥伴,設計總監蕭冠宇認為公司的每個夥伴都十分重要,通常大家只會記得老闆的名字,但他希望大家記得的是這家公司以及背後努力的人們。透由蕭總監的不吝提攜,引領年輕後進成長茁壯;以董家錦設計副總監、王俊智設計副總監、蘇致豪設計副總監及蘇美瑩專案設計師等,四人為首所分別率領的團隊分工下,形成高度的凝聚力及向心力。
經營理念
主要提供業主專業設計建議及工程管理服務,範圍包含住宅、商業空間設計、建築設計、實品屋及樣品屋、公設接待中心等設計規劃。試圖在跨越空間及建築領域之間,將藝術、人文、生活型態等多種因素轉化爲對空間的演繹與概念,提供業主更多元的選擇及可能性。堅持做有想法的設計團隊,將「對」的事做「好」;不設限單一風格,在有限條件下創造空間最大可能,回歸業主對生活的需求及累積。
透由專案專責、整合分工,專業建議、工程控管及保固服務,從概念表述、設計規劃到設計執行中,用心體會每一位使用者對空間的期待,並作為努力及長久的動力與信念。這些年在冠宇和瑞團隊辛勤耕耘下,已然根深葉茂碩果累累;誠如公司的招牌標誌「鴨子精神」,水面上的每一分優雅,都暗藏著水面下的萬分努力。
(以下對話,趙文豪總經理簡稱趙,王俊智、董家錦設計副總監簡稱王、董。)
(圖)茶籽堂誠品南西的全新專櫃 / 攝影:汪德範(上)、茶籽堂全臺首間品牌概念店開幕(下)
Q:接續上一代以苦茶油為原料的清潔劑事業,趙總經理創立了「茶籽堂」,背負著傳承的使命與時代沖擊;想請您與我們分享當初的品牌發想及其理念,如何在保有傳統產業的本質上,突破創新走出獨特性?
趙:一開始回到家裡幫忙,單純只是因為我書沒讀好,想要找一件事做。而父親剛好研發出液態苦茶籽洗潔劑,我便開始學習業務推廣,也是在這個時候,發現許多以前我未曾註意的事物。許多人會問我,怎麼去設定品牌的定位和方向?其實品牌信念是會伴隨不同階段持續改變的,重要的是你要先找到你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的目的只是為了賺錢,那這個品牌很可能就走不遠。
起初我的目的的確也只是因為想賺錢,但是在中間遇到了挫折,發現這個世界和我想像的不太一樣;這時我才開始像剝洋蔥那樣,一層一層去了解做每件事背後的意義與價值;也在這樣向內挖掘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我認為傳統產業要保留的最大關鍵在於「精神」——以茶籽堂為例,苦茶油過去被廣泛運用,且帶有祝福寓意;因此我們將這樣的意涵延伸至包裝上,並結合契作農場傳承農藝關懷土地,逐步走出自己的特色;奠定品牌形象及商品識別度,進而引發大家的共鳴及熱烈迴響。
(圖)冠宇和瑞空間設計在蕭冠宇設計總監的帶領下,與董家錦設計副總監、王俊智設計副總監、蘇致豪設計副總監,以及蘇美瑩專案設計師所組成的堅實團隊。
Q:談到產業轉型,冠宇和瑞近年來也進行內部整合,希望透過分工合作發揮 1+1>2的團隊精神;針對這部份也想請王副總監及董副總監與我們聊聊,公司轉型的過程與現今的品牌定位。
董:公司目前團隊狀態存在一個隱性的概念,不論對外或對內都是相互「競爭」且「合作」的關係;我覺得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在這其中一起撞擊討論的過程,這才是真正的核心價值所在。就像趙總經理剛剛所提到的,出發點正確了,後續的結果便會是好的。隨著市場環境不斷地在改變,一個公司和品牌能夠擁有文化、精神和故事性,彼此放下自我廣納意見,才能一起走更長遠的路。
王:冠宇和瑞算是一個滿特殊的組合,公司底下每個管理者都有自己的團隊,有點像是「內部創業」的概念。當一個案子進來的時候,前端進行內部競圖;而每一個團隊專精的項目及領導人特質當然也不相同,因此能產生更多的可能性及發展空間。一個人雖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走得遠;我們希望每一個團隊既能單打獨鬥,也能團結合作。這些都需要經驗的累積與實務上的訓練,漸漸地培養出默契,以業內來說目前我還沒有聽過這樣子的做法。
(圖)趙總經理父母親手中拿著心形的阿拉伯膠(上)、茶籽堂商品推手趙誌明先生一早便在工廠來回穿梭
Q:因為是第二代接棒,或多或少和上一代有理念想法的出入,因此也想請教趙總經理,如何在傳統和創新之際拿捏平衡?解決過程中的問題,化解磨合及差異?
趙:我看到傳統產業的兩個現況,一個狀況是他希望盡可能地保留原始精神,卻不懂得如何包裝行銷出去;另一種狀況是他有心想改變,卻忽略了原本的核心價值。所以不論是品牌的外在形象,或內在精神意涵,都是缺一不可的要素。
而在重新定義品牌方向過程中,世代間的磨合或多或少;其實一般產生摩擦誤解的原因,在於父母認為下一代的態度不對、心態還沒成熟,他們也無法預見你評估決策後的結果。所以溝通表達就變得相對重要了,你要清楚讓他們知道,你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而這個決定能夠帶來後續什麼樣的效益?當兩代之間都願意退一步,接棒過程就會順利,磨合也會愈來愈少。
(圖)冠宇和瑞空間設計 設計作品《昭揚.縱橫》
Q:雖然不是家族企業傳承,但同屬轉型交棒,因此也想請王副總監及董副總監分享接棒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及實際的狀況後來如何解決?
董:人很難顧及全面地站在每個角度立場去思考,所以透由不同人的視角觀點,更能夠讓事情盡善盡美。前面我們提到,公司內部既是合作關係也是競爭狀態;就是希望透過大家集思廣益,激發更多不一樣的思維想法,在磨合修正的過程中,不斷地往前進步,達到更圓滿的結果。
王:首先我覺得關鍵在於「溝通」,而過程中必須盡可能做到「換位思考」,如同趙總所說,你表現出來的態度,這才是最重要的。我覺得團隊之所以能夠繼續往下走,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是「保持初衷」,當大家有共識便能放下自我,去思考如何達到目的、團結合作。
(圖)石碇契作農場立牌展開苦茶油復興之路(上)、茶籽堂全體員工於宜蘭南澳農場參與品牌年度農場日(下)
Q:我們知道茶籽堂近年將農場作為員工教育訓練的場地,並計畫讓消費者走訪苦茶樹園親近土地,了解產品的源頭與理念;想請教趙總經理對於「員工訓練」與「消費者宣導」這兩個部分,有什麼樣的看法以及想傳達的價值觀念?
趙: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臺灣年輕人並非不願意為這片土地付出,而是他沒有親身經歷過;當他實際體驗後便會有強烈感受,進而產生行動和改變。就像我從一開始踏入苦茶樹園,知道苦茶樹的樣子、經手採收的過程;後來在思考決策、撰寫文案的時候,心境上都有很大的轉變。那時候起,我決定每一季至少都要帶同仁們到農場去熟悉土地。
起初到過農場的只有公司內部跟媒體單位,後來我就想,何不讓周圍的廠商與友好企業也實地參與,讓更多人知道茶籽堂在做什麼。因此下一步我們將讓消費者來到這裡,不僅是認識商品來源和品牌意識,同時也建立共通的語言;一起為這片土地盡一份心力,這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圖)冠宇和瑞空間設計 設計作品《昭揚.縱橫》
Q:接下來想請教王副總監及董副總監,隨著公司規模逐漸壯大;身為管理職的您們,要如何帶領年輕後輩在競爭劇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找到自身的定位及優勢,獲得顧客的信任與青睞?
王:我認為態度的拿捏很重要,新進的畢業生通常對於未來會有許多憧憬;我的做法是——大方向的提點,但過程必須放手讓他們經歷,這樣收穫最多的才是自己。譬如年輕設計師在實作經驗上,碰到工班師傅或業主所提出的想法或意見,我們都會鼓勵他們虛心接納,這些都是寶貴的參考經驗。唯一要堅守的,是思考本質及出發點;如果每個人都能學會「換位思考」,那共事起來當然也就事半功倍。
董: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傾聽」和「嘗試」,雖然我們走過前面這些路,但能給的終究只是經驗上的分享,如何去解決問題還是要交由他們自己去摸索。保持對行業本身的熱情,當然也是關鍵之一;基於這樣的初衷,才有辦法走得久、走得遠。我們也都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啊!適時地調整心態,轉換不同視角,才能做出更多好的設計。
(圖)茶籽堂in EXPO誠品生活文創平臺(上)、茶籽堂品牌主視覺(下)
Q:綠能環保為現下備受關註的議題,對於呼應「回歸自然純粹本質」的茶籽堂,趙總經理在產品包裝上,是否亦以此為出發點去落實呢?
趙:其實我覺得我們一直以來並不環保,會這麼說是因為早期茶籽堂希望打造一個臺灣在地品牌;因此使用了許多紙材包裝,力求精緻美感;雖然外型好看,但就某些角度觀點而言,這樣做並不環保。近幾年我們開始著手耕耘契作農場,期望透過源頭來改善環境,也因此對產品的走向產生新的想法。
今年度我們可能轉而採用回收玻璃作為容器包裝,或是之後在處理廠前端以太陽能板供電,這些都是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的辦法。我也不會特別強調說我們是「環保」或「天然」的產品,因為這是立基於不環保和不天然所產生的字詞,茶籽堂所企求的是回歸「自然」與「平衡」,這樣的說法可能會貼近一點。
(圖)冠宇和瑞空間設計 設計作品《逸.靜》
Q:近幾年在空間設計領域也吹起綠色建材及低碳生活的風潮,因此想請王副總監及董副總監,與我們分享針對這塊議題,如何將設計與之結合?
董:就像趙總經理剛所提到的,從源頭做起,同樣地我們也是啊!在規劃室內空間時,盡可能地運用原有的光照優勢減少燈光使用;或重整格局動線,讓空氣得以流通節省空調用量。考量屋主習慣、材質選用和機能設計,進而達到一個更符合、更尊重環境的居住空間。環境的維護需要大家的努力,我們一點一滴從自己做起,就能漸漸累積形成好的循環。
王:冠宇和瑞在早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使用所謂的「綠建材」,它的特性在於可以進行回收分解,但後續還是需要經過加工才能再生循環,你說這樣是環保還是不環保?譬如木板其實也是很不環保的東西,你看它一次要砍多少樹?所以與其定義環保與否,我會訴求說盡量讓生活中是無毒健康的,同時降低對環境產生的傷害。
(圖)臺灣國際飯店暨餐飲設備用品展中臺灣廊設計專區(上)、茶籽堂X金馬54護手霜聯名禮盒(下)
Q:在近年辛勤紮實的耕耘下,茶籽堂陸續接獲誠品、金馬獎以及各大旅宿飯店的合作邀請;對於品牌逐步穩健成長,趙總經理是否也期望從在地推向國際?請與我們分享後續的品牌規劃及目標。
趙:茶籽堂的品牌願景是希望可以達到自然平衡、互利互助的概念,進而影響臺灣其他社區地方發展。我想說的是,很多事其實沒有這麼難;只要做任何事的起心動念都是往好的出發點,那這些東西就會慢慢被改變。因為我們的商品現在也進駐許多飯店旅宿,來臺灣的國外旅客看見了自然能夠建立印象;待這一階段逐步成熟後,我們再往第二階段邁進。而第二階段便是去海外佈點,我認為一個在地性、文化性強的品牌不宜躁進,一步一步來才能夠穩固長久,這也是我們這兩年所要規劃的主軸和方向。
(圖)冠宇和瑞空間設計 設計作品《映》
Q:冠宇和瑞在這兩年接連獲得多項國際大獎肯定,未來發展令人期待!因此也想請王副總監及董副總監與我們分享,對於公司未來進軍國際市場有什麼樣的想法,抑或實際的運作方式?
董:其實就是價值層面以及前面提到的出發點,在這其中有一個核心問題,消費者接收到的是「價格」還是「價值」?以室內裝潢為例,如果這個過程和故事是被看見的,那它是不是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怎麼讓人家看到背後的附加價值,怎麼去傳達品牌的意念,這也是我們一直持續努力的方向。
王:冠宇和瑞從桃園出發,一路走來十多年了;這兩三年陸續參加一些國際比賽,都獲得不錯的成績,也吸引一些國外地產商洽談合作。當然這是非常令人開心的事,但我們出去後所看到的,更多是臺灣設計產業上資源的相對弱勢。所以就目前來說,思考的目標和面向會傾向如何去扶植在地設計力,進而將這些想法意念傳遞下去,在業內形成好的對接交流。
繼承父輩苦茶籽清潔事業的 茶籽堂 趙文豪 總經理,憑著一股熱情沖勁與復育土地文化的初心,將苦茶油的根本精神「祝褔」透過品牌故事蘊含在包裝裡,經歷十多年的耕耘如今已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文創精品。同樣富含傳承意味的 冠宇和瑞空間設計 董家錦 設計副總監、王俊智 設計副總監,在 蕭冠宇 設計總監 的領銜下,透過內部創業將群體效益發揮至最大,近年屢屢拿下多項國際設計大獎。
雖歸屬不同產業,但想要為這塊土地和人們改變的初衷卻是相同的;面對市場趨勢的日星月異,他們選擇回歸到源頭——以「自然」、「平衡」共處的運作模式,傳遞正向理念,發揮品牌的價值及精神,走出獨一無二的道路,亦是事業能長久經營的最大關鍵點!
蕭冠宇 董家錦 王俊智 蘇致豪 蘇美瑩
冠宇和瑞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電話:+886-3-358-4168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藝文一街86-6號11樓
信箱:gudc.design@msa.hinet.net
網址:http://www.gudc2001.com/
OPEN Design 動能開啟傳媒:http://www.openworld.tv/talk/
品牌價值談其容易,然而實踐起來卻困難重重——此次OPEN特邀接手家業成功創新發揚的 茶籽堂 趙文豪 總經理,與由總監手上交棒進行公司內部轉型的 冠宇和瑞空間設計 董家錦 設計副總監、王俊智 設計副總監,一同暢談企業的經營之道;探討在面對瞬轉即逝的時代潮流之下,如何紮實前行奠定根基;進而產生影響力和善循環,引領團隊邁向下一個十年的里程碑。
茶籽堂 總經理 趙文豪Wood Chou
公司簡介
2004年/二代傳承
接手捷順企業有限公司(茶籽堂前身)於全臺紮根茁壯
2006年/品牌註冊
成立品牌「茶籽堂」,朝品牌之路邁進
2008年/金融危機
重新思考品牌價值,回到根本,深耕品牌
2010年/田野調查
走訪臺灣苦茶樹園產地,期許復興苦茶油的文化內涵
2014年/土地連結
成立農業團隊,深入土地,探訪臺灣苦茶油文化的故事
2015年/採集風土
發行首本苦茶油文化歷史紀錄特刊推出第一支
擁有詳細生產履歷 100% 臺灣籽苦茶油
2016年/復興之路
建立第一個苦茶油專業知識網路平臺
《苦茶油復興之路》並成為臺灣第 8 家 B 型企業
經營理念
茶籽堂總經理趙文豪(Wood),於2004年接手捷順企業有限公司(茶籽堂前身)於全臺紮根茁壯,歷經「翻轉傳產」、「土地連結」、「品牌塑造」、「農藝復興」等階段;始終秉持其信念:「一個品牌的完整不只是商品本身,而是人事物的總和。」結合臺灣在地文化情感與生活美學,成功建立品牌識別,發展出獨一無二的「苦茶籽哲學」。
2014年成立農業團隊以無毒栽培的方式,推動契作農場及苦茶樹新植計畫;2012年將品牌形象化,發展出以人文為本的「油、髮、身、家、禮」五大系列;去年更成爲「EXPO誠品生活文創平臺」合作夥伴中,第一個獨立設櫃的品牌;三度與金馬影展合作,推出聯名禮盒;以苦茶籽作為載體,傳遞人和土地間的關係,透過文化創意讓品牌意念遍地開花。
冠宇和瑞空間設計 設計副總監 董家錦(上)、王俊智(下)
設計副總監 董家錦 Jeremy Tung
經歷︱冠宇和瑞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副總監
學歷︱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
設計副總監 王俊智 Pallas Wang
經歷︱冠宇和瑞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副總監
學歷︱銘傳大學空間設計系
公司簡介
「冠宇和瑞空間設計」創立於2001年,其中的「瑞」代表公司每個並肩作戰的夥伴,設計總監蕭冠宇認為公司的每個夥伴都十分重要,通常大家只會記得老闆的名字,但他希望大家記得的是這家公司以及背後努力的人們。透由蕭總監的不吝提攜,引領年輕後進成長茁壯;以董家錦設計副總監、王俊智設計副總監、蘇致豪設計副總監及蘇美瑩專案設計師等,四人為首所分別率領的團隊分工下,形成高度的凝聚力及向心力。
經營理念
主要提供業主專業設計建議及工程管理服務,範圍包含住宅、商業空間設計、建築設計、實品屋及樣品屋、公設接待中心等設計規劃。試圖在跨越空間及建築領域之間,將藝術、人文、生活型態等多種因素轉化爲對空間的演繹與概念,提供業主更多元的選擇及可能性。堅持做有想法的設計團隊,將「對」的事做「好」;不設限單一風格,在有限條件下創造空間最大可能,回歸業主對生活的需求及累積。
透由專案專責、整合分工,專業建議、工程控管及保固服務,從概念表述、設計規劃到設計執行中,用心體會每一位使用者對空間的期待,並作為努力及長久的動力與信念。這些年在冠宇和瑞團隊辛勤耕耘下,已然根深葉茂碩果累累;誠如公司的招牌標誌「鴨子精神」,水面上的每一分優雅,都暗藏著水面下的萬分努力。
(以下對話,趙文豪總經理簡稱趙,王俊智、董家錦設計副總監簡稱王、董。)
(圖)茶籽堂誠品南西的全新專櫃 / 攝影:汪德範(上)、茶籽堂全臺首間品牌概念店開幕(下)
Q:接續上一代以苦茶油為原料的清潔劑事業,趙總經理創立了「茶籽堂」,背負著傳承的使命與時代沖擊;想請您與我們分享當初的品牌發想及其理念,如何在保有傳統產業的本質上,突破創新走出獨特性?
趙:一開始回到家裡幫忙,單純只是因為我書沒讀好,想要找一件事做。而父親剛好研發出液態苦茶籽洗潔劑,我便開始學習業務推廣,也是在這個時候,發現許多以前我未曾註意的事物。許多人會問我,怎麼去設定品牌的定位和方向?其實品牌信念是會伴隨不同階段持續改變的,重要的是你要先找到你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的目的只是為了賺錢,那這個品牌很可能就走不遠。
起初我的目的的確也只是因為想賺錢,但是在中間遇到了挫折,發現這個世界和我想像的不太一樣;這時我才開始像剝洋蔥那樣,一層一層去了解做每件事背後的意義與價值;也在這樣向內挖掘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我認為傳統產業要保留的最大關鍵在於「精神」——以茶籽堂為例,苦茶油過去被廣泛運用,且帶有祝福寓意;因此我們將這樣的意涵延伸至包裝上,並結合契作農場傳承農藝關懷土地,逐步走出自己的特色;奠定品牌形象及商品識別度,進而引發大家的共鳴及熱烈迴響。
(圖)冠宇和瑞空間設計在蕭冠宇設計總監的帶領下,與董家錦設計副總監、王俊智設計副總監、蘇致豪設計副總監,以及蘇美瑩專案設計師所組成的堅實團隊。
Q:談到產業轉型,冠宇和瑞近年來也進行內部整合,希望透過分工合作發揮 1+1>2的團隊精神;針對這部份也想請王副總監及董副總監與我們聊聊,公司轉型的過程與現今的品牌定位。
董:公司目前團隊狀態存在一個隱性的概念,不論對外或對內都是相互「競爭」且「合作」的關係;我覺得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在這其中一起撞擊討論的過程,這才是真正的核心價值所在。就像趙總經理剛剛所提到的,出發點正確了,後續的結果便會是好的。隨著市場環境不斷地在改變,一個公司和品牌能夠擁有文化、精神和故事性,彼此放下自我廣納意見,才能一起走更長遠的路。
王:冠宇和瑞算是一個滿特殊的組合,公司底下每個管理者都有自己的團隊,有點像是「內部創業」的概念。當一個案子進來的時候,前端進行內部競圖;而每一個團隊專精的項目及領導人特質當然也不相同,因此能產生更多的可能性及發展空間。一個人雖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走得遠;我們希望每一個團隊既能單打獨鬥,也能團結合作。這些都需要經驗的累積與實務上的訓練,漸漸地培養出默契,以業內來說目前我還沒有聽過這樣子的做法。
(圖)趙總經理父母親手中拿著心形的阿拉伯膠(上)、茶籽堂商品推手趙誌明先生一早便在工廠來回穿梭
Q:因為是第二代接棒,或多或少和上一代有理念想法的出入,因此也想請教趙總經理,如何在傳統和創新之際拿捏平衡?解決過程中的問題,化解磨合及差異?
趙:我看到傳統產業的兩個現況,一個狀況是他希望盡可能地保留原始精神,卻不懂得如何包裝行銷出去;另一種狀況是他有心想改變,卻忽略了原本的核心價值。所以不論是品牌的外在形象,或內在精神意涵,都是缺一不可的要素。
而在重新定義品牌方向過程中,世代間的磨合或多或少;其實一般產生摩擦誤解的原因,在於父母認為下一代的態度不對、心態還沒成熟,他們也無法預見你評估決策後的結果。所以溝通表達就變得相對重要了,你要清楚讓他們知道,你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而這個決定能夠帶來後續什麼樣的效益?當兩代之間都願意退一步,接棒過程就會順利,磨合也會愈來愈少。
(圖)冠宇和瑞空間設計 設計作品《昭揚.縱橫》
Q:雖然不是家族企業傳承,但同屬轉型交棒,因此也想請王副總監及董副總監分享接棒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及實際的狀況後來如何解決?
董:人很難顧及全面地站在每個角度立場去思考,所以透由不同人的視角觀點,更能夠讓事情盡善盡美。前面我們提到,公司內部既是合作關係也是競爭狀態;就是希望透過大家集思廣益,激發更多不一樣的思維想法,在磨合修正的過程中,不斷地往前進步,達到更圓滿的結果。
王:首先我覺得關鍵在於「溝通」,而過程中必須盡可能做到「換位思考」,如同趙總所說,你表現出來的態度,這才是最重要的。我覺得團隊之所以能夠繼續往下走,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是「保持初衷」,當大家有共識便能放下自我,去思考如何達到目的、團結合作。
(圖)石碇契作農場立牌展開苦茶油復興之路(上)、茶籽堂全體員工於宜蘭南澳農場參與品牌年度農場日(下)
Q:我們知道茶籽堂近年將農場作為員工教育訓練的場地,並計畫讓消費者走訪苦茶樹園親近土地,了解產品的源頭與理念;想請教趙總經理對於「員工訓練」與「消費者宣導」這兩個部分,有什麼樣的看法以及想傳達的價值觀念?
趙: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臺灣年輕人並非不願意為這片土地付出,而是他沒有親身經歷過;當他實際體驗後便會有強烈感受,進而產生行動和改變。就像我從一開始踏入苦茶樹園,知道苦茶樹的樣子、經手採收的過程;後來在思考決策、撰寫文案的時候,心境上都有很大的轉變。那時候起,我決定每一季至少都要帶同仁們到農場去熟悉土地。
起初到過農場的只有公司內部跟媒體單位,後來我就想,何不讓周圍的廠商與友好企業也實地參與,讓更多人知道茶籽堂在做什麼。因此下一步我們將讓消費者來到這裡,不僅是認識商品來源和品牌意識,同時也建立共通的語言;一起為這片土地盡一份心力,這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圖)冠宇和瑞空間設計 設計作品《昭揚.縱橫》
Q:接下來想請教王副總監及董副總監,隨著公司規模逐漸壯大;身為管理職的您們,要如何帶領年輕後輩在競爭劇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找到自身的定位及優勢,獲得顧客的信任與青睞?
王:我認為態度的拿捏很重要,新進的畢業生通常對於未來會有許多憧憬;我的做法是——大方向的提點,但過程必須放手讓他們經歷,這樣收穫最多的才是自己。譬如年輕設計師在實作經驗上,碰到工班師傅或業主所提出的想法或意見,我們都會鼓勵他們虛心接納,這些都是寶貴的參考經驗。唯一要堅守的,是思考本質及出發點;如果每個人都能學會「換位思考」,那共事起來當然也就事半功倍。
董: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傾聽」和「嘗試」,雖然我們走過前面這些路,但能給的終究只是經驗上的分享,如何去解決問題還是要交由他們自己去摸索。保持對行業本身的熱情,當然也是關鍵之一;基於這樣的初衷,才有辦法走得久、走得遠。我們也都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啊!適時地調整心態,轉換不同視角,才能做出更多好的設計。
(圖)茶籽堂in EXPO誠品生活文創平臺(上)、茶籽堂品牌主視覺(下)
Q:綠能環保為現下備受關註的議題,對於呼應「回歸自然純粹本質」的茶籽堂,趙總經理在產品包裝上,是否亦以此為出發點去落實呢?
趙:其實我覺得我們一直以來並不環保,會這麼說是因為早期茶籽堂希望打造一個臺灣在地品牌;因此使用了許多紙材包裝,力求精緻美感;雖然外型好看,但就某些角度觀點而言,這樣做並不環保。近幾年我們開始著手耕耘契作農場,期望透過源頭來改善環境,也因此對產品的走向產生新的想法。
今年度我們可能轉而採用回收玻璃作為容器包裝,或是之後在處理廠前端以太陽能板供電,這些都是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的辦法。我也不會特別強調說我們是「環保」或「天然」的產品,因為這是立基於不環保和不天然所產生的字詞,茶籽堂所企求的是回歸「自然」與「平衡」,這樣的說法可能會貼近一點。
(圖)冠宇和瑞空間設計 設計作品《逸.靜》
Q:近幾年在空間設計領域也吹起綠色建材及低碳生活的風潮,因此想請王副總監及董副總監,與我們分享針對這塊議題,如何將設計與之結合?
董:就像趙總經理剛所提到的,從源頭做起,同樣地我們也是啊!在規劃室內空間時,盡可能地運用原有的光照優勢減少燈光使用;或重整格局動線,讓空氣得以流通節省空調用量。考量屋主習慣、材質選用和機能設計,進而達到一個更符合、更尊重環境的居住空間。環境的維護需要大家的努力,我們一點一滴從自己做起,就能漸漸累積形成好的循環。
王:冠宇和瑞在早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使用所謂的「綠建材」,它的特性在於可以進行回收分解,但後續還是需要經過加工才能再生循環,你說這樣是環保還是不環保?譬如木板其實也是很不環保的東西,你看它一次要砍多少樹?所以與其定義環保與否,我會訴求說盡量讓生活中是無毒健康的,同時降低對環境產生的傷害。
(圖)臺灣國際飯店暨餐飲設備用品展中臺灣廊設計專區(上)、茶籽堂X金馬54護手霜聯名禮盒(下)
Q:在近年辛勤紮實的耕耘下,茶籽堂陸續接獲誠品、金馬獎以及各大旅宿飯店的合作邀請;對於品牌逐步穩健成長,趙總經理是否也期望從在地推向國際?請與我們分享後續的品牌規劃及目標。
趙:茶籽堂的品牌願景是希望可以達到自然平衡、互利互助的概念,進而影響臺灣其他社區地方發展。我想說的是,很多事其實沒有這麼難;只要做任何事的起心動念都是往好的出發點,那這些東西就會慢慢被改變。因為我們的商品現在也進駐許多飯店旅宿,來臺灣的國外旅客看見了自然能夠建立印象;待這一階段逐步成熟後,我們再往第二階段邁進。而第二階段便是去海外佈點,我認為一個在地性、文化性強的品牌不宜躁進,一步一步來才能夠穩固長久,這也是我們這兩年所要規劃的主軸和方向。
(圖)冠宇和瑞空間設計 設計作品《映》
Q:冠宇和瑞在這兩年接連獲得多項國際大獎肯定,未來發展令人期待!因此也想請王副總監及董副總監與我們分享,對於公司未來進軍國際市場有什麼樣的想法,抑或實際的運作方式?
董:其實就是價值層面以及前面提到的出發點,在這其中有一個核心問題,消費者接收到的是「價格」還是「價值」?以室內裝潢為例,如果這個過程和故事是被看見的,那它是不是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怎麼讓人家看到背後的附加價值,怎麼去傳達品牌的意念,這也是我們一直持續努力的方向。
王:冠宇和瑞從桃園出發,一路走來十多年了;這兩三年陸續參加一些國際比賽,都獲得不錯的成績,也吸引一些國外地產商洽談合作。當然這是非常令人開心的事,但我們出去後所看到的,更多是臺灣設計產業上資源的相對弱勢。所以就目前來說,思考的目標和面向會傾向如何去扶植在地設計力,進而將這些想法意念傳遞下去,在業內形成好的對接交流。
繼承父輩苦茶籽清潔事業的 茶籽堂 趙文豪 總經理,憑著一股熱情沖勁與復育土地文化的初心,將苦茶油的根本精神「祝褔」透過品牌故事蘊含在包裝裡,經歷十多年的耕耘如今已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文創精品。同樣富含傳承意味的 冠宇和瑞空間設計 董家錦 設計副總監、王俊智 設計副總監,在 蕭冠宇 設計總監 的領銜下,透過內部創業將群體效益發揮至最大,近年屢屢拿下多項國際設計大獎。
雖歸屬不同產業,但想要為這塊土地和人們改變的初衷卻是相同的;面對市場趨勢的日星月異,他們選擇回歸到源頭——以「自然」、「平衡」共處的運作模式,傳遞正向理念,發揮品牌的價值及精神,走出獨一無二的道路,亦是事業能長久經營的最大關鍵點!
蕭冠宇 董家錦 王俊智 蘇致豪 蘇美瑩
冠宇和瑞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電話:+886-3-358-4168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藝文一街86-6號11樓
信箱:gudc.design@msa.hinet.net
網址:http://www.gudc2001.com/
OPEN Design 動能開啟傳媒:http://www.openworld.tv/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