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打造前瞻服務的關鍵,講究小細節才能培養競爭力



台灣高速鐵路公司資訊處副總經理陳銘勳。

2007年1月5日,全球最大規模鐵路BOT、造價高達4,500億元的台灣高鐵正式通車展開試營運,但一上路,就跌了一跤。售票機當機頻頻、部分信用卡無法刷卡、超賣座位等票務系統問題,似乎讓全臺民眾的10年等待落空,一時之間,各界從高度期待轉而質疑聲浪不斷,高鐵甚至延後半價優惠期到1月底,3月初才正式通車。

轉眼間,高鐵已在臺灣西半部馳騁了10個年頭,每天上百班次,成功融入民眾每天通勤生活,更在重要節日時,扮演南來北往的運輸關鍵,十年來累計旅客載運量超過4億人次,光是去年就賣出了5千6百萬張票。

高鐵早已擺脫了初登場的青澀,現在每天上百班次列車往來南北,平均只延誤13.8秒,不到日本東海道新幹線平均延誤時間36秒的一半,管理調度比日本新幹線做的更好。列車長只靠手機就能掌握全車行車、售票情報,甚至不用打擾旅客就能完成查票工作。

第一線服務民眾的票務也屢屢推陳出新,網路訂票已經是基本配備,更率先實現手機App進站乘車,超商購票取票更是全球創舉。

涵蓋5大領域,從智慧行車管理、安全緊急應變、智慧購票、智慧旅客服務到旅遊諮詢的高鐵智慧運輸服務系統,更在2016年獲得智慧運輸世界大會的產業成就獎。甚至連日本新幹線、德國、泰國都派員來臺觀摩,想要一窺台灣高鐵創新的秘訣。

從2006年,高鐵上路前就開始率領高鐵IT團隊的台灣高速鐵路資訊處副總經理陳銘勳,正是高鐵IT創新的關鍵推手,一路將台灣高鐵服務推到全世界。

管理高鐵IT的秘訣是什麼?陳銘勳簡單用一句話來形容,「把每一個流程中的『例外』都納入考量,就是成功的關鍵。」尤其在業務單位提出系統需求時,他都特別要求業務單位詳細、完整地的提出各種例外情況,並和IT團隊一起參與驗證。

全球首創超商購票,上萬站點、24小時全年無休

舉例來說,2010年時,高鐵成為全世界第一家可以在上萬家便利商店訂票、付款及取票的運輸公司,做到可以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實體售票。

儘管高鐵能在超商購票是得力於臺灣特殊的超商市場環境,4大超商已在全臺各分店普設KIOSK自助服務設備,讓高鐵省了一筆鉅額端點裝置部署費用,但要統整ibon、FamiPort、Life-ET、OK-Go等四家截然不同的自助機臺環境,來打造出一套統一的售票服務,卻是一個技術難題。

陳銘勳表示,最大的挑戰就是票紙的選擇。考量各種售票模式的成本效益後,高鐵採用在超商列印票券的模式來售票。旅客憑紙票進站時,使用QRcode條碼刷入閘門,但是QRcode條碼複製容易,任何人用影印機就可以建立副本,「不過,高鐵設計了特殊的機制來防止這種偽造票券。」例如不開放乘客在自家印票,而是在超商的紙票上設有防偽機制,例如浮水印等細節。

而在超商購票推行成功後,高鐵又馬不停蹄地展開下一步,在隔年推出行動的購票App「T Express」。同樣的,這在臺灣也是創舉,更是第一家可以用手機訂票、取票並且用手機票證通關的大眾運輸業者。

而這個廣獲好評的T Express,也在高鐵內部嚴格挑剔細節,斟酌各種例外處理後才推出。「例如用手機一次訂兩張票,民眾如何將票分給另外一個人?密碼怎麼給?退票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全部都要考慮進去。」陳銘勳表示:「IT最大挑戰就是要全盤地考量每一個例外。」對例外處理特別講究,陳銘勳解釋,這也是為什麼一個看似簡單的服務,卻要耗時半年、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為得就是能夠考慮到每一個旅客可能發生的情況,還要反覆驗證來調整。「注意傾聽旅客的意見,能做得到的,就盡力去做,甚至有時在成本上沒有什麼計較。」

《全文請見iThome(http://www.ithome.com.tw/people/11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