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怎麼還不出來?什麼時候需要催生?

「已經超過40週預產期囉!媽咪回家多運動,再觀察幾天,如果下週還是沒動靜,我們要考慮催生!」聽到醫師這樣說,不少準媽咪心情矛盾,期待早點和寶寶相見,又害怕催生萬一失敗,恐怕得吃全餐。坊間對催生常有不少錯誤觀念,究竟哪些情況的孕媽咪必須催生?有請專家來解答。


所謂瓜熟蒂落,在孕期第37~40週出生的寶寶,都算是足月產,反之若小於37週則算早產,超過40週就算是過期妊娠;研究數據顯示,只有5%孕婦會在預產期當天生產,多數孕媽咪的生產週數會落在38~39週,不到37週或超過42週分娩約各占5%~10%。

母體已有產兆 催生加快產程
台中茂盛醫院婦產科主任廖敬慈表示,當孕媽咪已出現落紅、破水等產兆,惟子宮收縮強度不足以推動產程,婦產科醫師施予藥物或物理方式加快產程,稱之為「催生」,其英文 Augmentation 暗示了「加強」之意。
正常情況下,足月的媽咪接近生產時子宮頸會變軟,催生前,醫師會評估準媽咪的子宮頸成熟度,若成熟度較差,給予前列腺素PGE2,一般給藥之後大約1~2個小時母體會有反應,子宮會開始呈現規則收縮,此時要留意子宮收縮是否過度,收縮過度會造成胎盤血流減慢,導致Baby心跳減速產生缺氧,或子宮破裂等危險。
若媽咪的子宮頸已經成熟,且進入第一產程活動期,亦即子宮頸開4公分或以上,此時可採點滴施打催產素(Oxytocin),促進子宮收縮。此外,以內診方式,醫師將手指放在子宮頸內部與羊膜之間滑動(membrane stripping),透過物理性子宮頸刺激,也可引發子宮收縮;或施以人工破水加速產程。

人工進入產程 引產有利母嬰
反觀,在沒有任何產兆發生的情況下,以人工方式來引發進入產程則稱之為「引產」(Labor Induction),廖敬慈醫師表示:「引產必須是對母體或胎兒的最大利益作為考量基礎,施予的治療方式選擇。」針對母體需要施以引產的情況,包括孕媽咪本身患有內科疾病,如嚴重慢性高血壓、心臟病、自體免疫疾病等;或懷孕當中才出現的問題,如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或子癇前症等足以影響健康及繼續懷孕的疾病,唯有提早分娩、終止懷孕狀態,母體症狀才會消退者。
一般來說,若母體病情允許的話,還是盡量待37週寶寶足月再作引產;若母體病情嚴重,雖未足月,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必須馬上終止妊娠,此時寶寶會早產,若是出生在34週以前,寶寶肺部發育尚未完全,則須針對呼吸功能做後續治療。
妊娠糖尿病媽咪除了生出巨嬰的機率大增,嚴重時高血糖會造成胎盤絨毛水腫,導致胎兒氧氣不足,造成懷孕最後4~8週出現胎死腹中的風險提高,不可不慎,醫師會視情況決定是否須提早生產。
羊水過多的孕媽咪會因Baby無法固定胎位,在隨時會移動胎位的情況下,無法確定是否適合自然產。更嚴重的是在產程當中發生破水時,寶寶臍帶可能會被大量的羊水沖出,產生臍帶脫垂,臍帶卡在胎頭及子宮頸中間,寶寶馬上會出現缺氧問題,這也是為何產程中必須全程施予胎兒心跳監測。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8年1月號。
https://goo.gl/VaEW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