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生二胎 又怕忙不過來…做好這些準備 一打二也不怕
隨著大寶逐漸長大,不少人想為孩子添個玩伴,但又怕一次帶兩個忙不過來。專家指出,自己帶兩個孩子固然會面臨重重挑戰,但只要事先做好功課,提前調整身心狀態、找好後援,積極訓練大寶建立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一打二」其實並沒有這麼可怕。
怕「一打二」搞不定 這個時機生二寶最好
許多全職媽咪想要為大寶添個玩伴,但一想到要「一打二」就膽顫心驚。對於自己帶北鼻的媽媽來說,什麼時候才是生二寶的好時機呢?
新店耕莘醫院兒童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師蔡佩珊分析,一般來說,產後大概需要1年~1年半的時間才能讓身體完全復原。「一打二」順利與否的關鍵在於媽咪能否順利調適身心、大寶本身的性情氣質,還有大寶能否建立規律作息及培養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雖然小小孩通常在1歲左右就能建立規律的日夜作息,但1歲以後能否培養規律日常作息及自理能力仍要視個別發展而定。尤其1~3歲的孩子自主意識開始萌芽,進入叛逆期,此時若懷上二寶,從孕期開始就會比較辛苦,遑論二寶出生後更會讓人一個頭兩個大。
正因如此,若能在1~3歲這段期間讓大寶養成生活常規,會自己吃飯、穿脫衣服、大小便,當大寶建立基本自主能力,此時再懷第二胎相對會比較輕鬆。所以什麼時候生二寶比較適合?蔡佩珊建議的時間點是大寶3、4歲左右。不過她也強調二胎懷孕時程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須綜合經濟條件、夫妻間是否達成共識等因素一併考量。若在大寶1~3歲時懷上二寶,還是有很多方法去處理可能產生的問題。
4大難題 專家來解答
狀況1.無法順利安撫兩個孩子入眠,每天睡覺都搞得雞飛狗跳
專家說:大寶、二寶同房睡覺通常會相互影響,尤其是歲數接近的兄弟姊妹,睡覺時多半會彼此玩鬧。如果家裡有足夠空間,睡前最好先將大寶、二寶分開,讓他們分別睡在不同房間,此時可以請先生或其他家人幫忙把兩個孩子哄睡,等孩子睡著後再抱回同一個房間。倘若家裡沒有多餘房間,建議讓孩子各睡一張床,只有一張床也要拿障礙物稍微把孩子隔開。
哄睡時可建立睡前儀式,讓孩子更容易入眠。舉例來說,媽咪可以在睡前1小時關閉所有電子產品,在孩子喝完奶、刷完牙後播放輕音樂或說床邊故事,最後再關燈睡覺,藉此培養孩子固定的就寢習慣。
狀況2.大寶爭寵做出退化行為,開始拿奶瓶喝奶、搶坐嬰兒車…
專家說:爭寵是手足競爭的常見現象,通常手足年齡愈接近、衝突愈多,大寶做出退化行為的比例愈高。而孩子本身的特質以及是否覺得被忽略、不被關愛也會影響退化行為的發生機率。蔡佩珊指出,許多父母都對第一個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習慣說「你是哥哥/姐姐,所以要如何如何…」;或拿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較,譬如說「某某較可愛、某某很愛哭...」等等,這些言語都會讓孩子倍感壓力,因為擔心自己不被愛或不被肯定而做出退化行為來獲取關注。此時爸媽不妨嘗試用下列3種方式緩解孩子內心的不安: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8年4月號。https://goo.gl/yKs1PS
怕「一打二」搞不定 這個時機生二寶最好
許多全職媽咪想要為大寶添個玩伴,但一想到要「一打二」就膽顫心驚。對於自己帶北鼻的媽媽來說,什麼時候才是生二寶的好時機呢?
新店耕莘醫院兒童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師蔡佩珊分析,一般來說,產後大概需要1年~1年半的時間才能讓身體完全復原。「一打二」順利與否的關鍵在於媽咪能否順利調適身心、大寶本身的性情氣質,還有大寶能否建立規律作息及培養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雖然小小孩通常在1歲左右就能建立規律的日夜作息,但1歲以後能否培養規律日常作息及自理能力仍要視個別發展而定。尤其1~3歲的孩子自主意識開始萌芽,進入叛逆期,此時若懷上二寶,從孕期開始就會比較辛苦,遑論二寶出生後更會讓人一個頭兩個大。
正因如此,若能在1~3歲這段期間讓大寶養成生活常規,會自己吃飯、穿脫衣服、大小便,當大寶建立基本自主能力,此時再懷第二胎相對會比較輕鬆。所以什麼時候生二寶比較適合?蔡佩珊建議的時間點是大寶3、4歲左右。不過她也強調二胎懷孕時程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須綜合經濟條件、夫妻間是否達成共識等因素一併考量。若在大寶1~3歲時懷上二寶,還是有很多方法去處理可能產生的問題。
4大難題 專家來解答
狀況1.無法順利安撫兩個孩子入眠,每天睡覺都搞得雞飛狗跳
專家說:大寶、二寶同房睡覺通常會相互影響,尤其是歲數接近的兄弟姊妹,睡覺時多半會彼此玩鬧。如果家裡有足夠空間,睡前最好先將大寶、二寶分開,讓他們分別睡在不同房間,此時可以請先生或其他家人幫忙把兩個孩子哄睡,等孩子睡著後再抱回同一個房間。倘若家裡沒有多餘房間,建議讓孩子各睡一張床,只有一張床也要拿障礙物稍微把孩子隔開。
哄睡時可建立睡前儀式,讓孩子更容易入眠。舉例來說,媽咪可以在睡前1小時關閉所有電子產品,在孩子喝完奶、刷完牙後播放輕音樂或說床邊故事,最後再關燈睡覺,藉此培養孩子固定的就寢習慣。
狀況2.大寶爭寵做出退化行為,開始拿奶瓶喝奶、搶坐嬰兒車…
專家說:爭寵是手足競爭的常見現象,通常手足年齡愈接近、衝突愈多,大寶做出退化行為的比例愈高。而孩子本身的特質以及是否覺得被忽略、不被關愛也會影響退化行為的發生機率。蔡佩珊指出,許多父母都對第一個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習慣說「你是哥哥/姐姐,所以要如何如何…」;或拿孩子和其他小孩比較,譬如說「某某較可愛、某某很愛哭...」等等,這些言語都會讓孩子倍感壓力,因為擔心自己不被愛或不被肯定而做出退化行為來獲取關注。此時爸媽不妨嘗試用下列3種方式緩解孩子內心的不安: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8年4月號。https://goo.gl/yKs1PS